《雲南鄉村旅遊小城鎮空間生產與重構研究》是依託昆明理工大學,由車震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鄉村旅遊小城鎮空間生產與重構研究
- 項目類別: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車震宇
- 依託單位:昆明理工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鄉村旅遊小城鎮有別於其他產業主導的小城鎮,許多空間功能與形式主要以滿足遊客需求為出發點。空間生產既是一種理論和解釋工具,也是鄉村旅遊小城鎮的變化現象和發展方式。課題整合多學科知識,以物質空間、感知空間和交往空間為載體,把空間實踐、空間表征、表征空間連貫起來研究空間生產。結合物質空間分析空間實踐過程及特徵,結合感知空間分析權力、資本等利益相關者的空間表征和強、弱空間轉換,結合交往空間分析居民、遊客等利益相關者的表征空間和交往變遷。通過案例地歷時性和共時性研究,依託空間表征和表征空間對空間實踐的反饋解析,歸納旅遊小城鎮空間生產的過程、特徵、差異性和相關影響因素。利用定性定量的分析軟體和模型,確定主次要影響因素和構建動力機制,並從物質空間和社會關係兩方面整合小城鎮空間重構體系。 課題拓展小城鎮研究視角和領域,初步構建本土化旅遊小城鎮空間生產理論,為西部地區旅遊小城鎮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指南。
結題摘要
鄉村旅遊小城鎮的許多空間成為了從權力資本至草根百姓利益角逐的場所和產物。空間生產體現了各種利益相關者的博弈,它既是一種理論與解釋工具,也是當前旅遊小城鎮的變化現象和發展方式。本項目重點結合9個案例,以物質空間形態為載體,從巨觀到微觀,把空間實踐、空間表征、表征空間連貫起來研究空間生產。縣域層面的空間生產對小鎮的影響以“多規合一”為代表,形成為地方政府決策、部門審批和實施提供規劃信息支撐的“一張圖”。 鎮域層面隨著村落旅遊的興起與道路交通改善,出現了“村鎮連綿區”。村鎮個體層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傳統村落向小城鎮的空間實踐演變呈現出:村落——連線型村落——小城鎮、村落——小城鎮、村落——城中村三種空間演變模式。具有鎮政府的“小城鎮”採用改造、重建、保留等手段對老鎮區公共建築區進行重構,且在外圍建設新的政府職能組團。旅遊村鎮特色空間主要是邊界、地塊、街巷、節點和標誌物等,其空間生產是村鎮空間生產的關鍵,村民的自建房屋會導致村鎮特色空間變化。為滿足遊客和商家需要,傳統民居向旅遊民宿轉型是一個必然過程。民居功能轉型多分為民居轉型餐飲、民居轉型客棧、民居轉型零售、民居轉型娛樂四類。此外,課題組對旅遊城鎮化、貧困地區農村空間生產、基於旅遊凝視的表征空間、基於居民行為的空間生產、旅遊村鎮中家的空間重構等進行研究。旅遊小城鎮空間生產形成了地方政府、開發商、村民、遊客、外來經營者等多利益相關者網路格局,政府和開發商在此網路空間中占據主導地位,決定著空間生產的方向和內容。項目組發表CSSCI論文4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3篇,會議論文2篇,普通期刊論文6篇,出版專著2部,培養畢業25名碩士,編制了11個村鎮規劃,拓展出4個國家基金新課題。本課題豐富國內旅遊小城鎮的研究視角和領域,促進本土化的空間生產理論研究。可為雲南乃至西部地區旅遊小城鎮可持續發展提供指導,為小城鎮規劃建設提供對策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