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叢刊》,1941年6月創刊於雲南昆明,半年刊,由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印行,屬於農林專業刊物。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1941年第1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叢刊
- 類別:農林專業刊物
- 創刊時間:1941年
- 出版周期:半年刊
期刊簡介,人員編制,報導內容,文化傳統,
期刊簡介
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成立於1938年,由靜生生物調查所的蔡希陶與雲南教育廳合辦,選址於黑龍潭公園,專事調查研究雲南全省之植物。[胡宗剛著,《靜生生物調查所史稿》,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141頁。]胡先驌兼任所長,任命即將回國的汪發纘為副所長。
人員編制
農林所主要研究人員有蔡希陶、俞德浚、陳封懷、王啟無、張伯英等。[《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志》編纂委員會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第23頁。]
報導內容
該刊旨在研究純粹植物學,兼注重探討雲南省農林經濟植物。載文有《雲南經濟植物概論》、《紅茶製法之研究》等。其中,《雲南經濟植物概論》一文,占據大量篇幅。在總論方面,將雲南經濟植物分為木材、油漆料、纖維料、單𡩋料、肥皂料、橡膠料、糊料等十六種,又對其進行分科各論;並對於雲南經濟植物的種類、分布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紅茶製法之研究》一文,則詳細記錄了紅茶製作方法及過程,比如採摘這一環節,就記載了切采法、搔采法、折采法、鋏采法等四種方法;該文也記載了其他制茶流程,並且特別繪製流程圖,以便讀者理解。此外,還刊有《本所之回顧與前瞻》,對於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成立及發展的有關情況進行報導。
該刊雖僅存有一期,但其中有關雲南農林植物的調查報告,對於研究民國時期雲南農林情況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同時,對了解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的有關情況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文化傳統
《發刊詞》 胡先驌
雲南地近赤道之北回歸線,屬於亞熱帶,而地勢高逈,大部分為高約六千尺之高原。其西北部密邇康藏,雪山山脈遙接喜瑪拉耶,海拔常逾萬數千尺。地形變化多端,故氣候差池亦大。蓋其時季雖僅分旱雨,而其氣候實兼寒溫熱三帶,復為東亞馬來康藏印度四植物區系匯萃之地。以茲三故,其植物種類之繁賾,乃世界之冠矣。其卉木之茂,近百年來滇省乃為歐美各國植物學家園藝家之樂園。頻年挾巨資涉重洋,窮幽探險搜奇異者踵相接。探討益勤,所獲益多。今日歐美各國中,殆無不植雲南產之卉木者。其所產如杜鵑報春龍膽等美麗冠世者各數百種,百合木蘭綠絨蒿等各數十種,其他殆難悉舉。然西人之足跡雖窮吾之奧區,而國人之搜討反寂寂無聞焉,無亦吾人之恥辱乎?靜生生物調查所有鑒於此,自民國十九年組隊來滇採集,蔡君希陶,俞君季川,王君啟無,及其助手,於滇省四境邊區先後跋涉探討於茲十年,所獲臘葉標本及卉木種子之多甲於世界。英美各國植物園研究所莫不爭以分得一份為珍異,尤以王君在滇南雨林中之採集成績特著。其發現珍異之新種殆逾數百,新分布之發現亦如之。蓋已能超邁前人為我國之學術光矣。予鑒於滇省植物學之研究,尚有待勤探,而靜生生物所之研究事業,不能永久集中於一省,乃商請滇省教育廳合組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於茲三載,規模粗具。復得總裁與教育部農林部雲南全省經濟委員會農產促進委員會各方之資助,經濟益裕,乃除純粹植物學研究外,兼注重滇省農林經濟植物之探討。一年以來,成績已著。諸研究員搜討所得,乃有問世之必要,遂有業刊之發行。茲於斯刊問世之初,乃略其經過以弁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