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民族鄉村地區旅遊小城鎮形態演變過程與機制研究》是依託昆明理工大學,由車震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民族鄉村地區旅遊小城鎮形態演變過程與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車震宇
- 依託單位:昆明理工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旅遊促進民族鄉村地區城鎮化及文化遺產保護,形成有別於其他產業主導的小城鎮,其發展既要保護和利用好原傳統形態,又隨著保護與開發出現新的形態變化。本課題結合城市形態學、建築學、地理學等學科,通過建築、地塊、街巷、節點、標誌物、邊界和建成區域所構成物質形態把民族旅遊村落向小城鎮演變過程連貫起來,分析人口結構、產業結構和生活方式的轉型,以及它們對物質形態變化的空間映射。把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進行關聯研究,結合案例地歷時性與共時性定性研究,利用GIS和空間句法定性定量分析,歸納小城鎮形態演變的過程、特徵及類型。把相關影響因素作為一個動態系統綜合考慮,分析其演變主次要影響因素和動力機制,在此基礎上提出結合地方政策的調控研究。. 課題拓展當代鄉村聚落演變研究,構建本土化村鎮形態學初步理論,豐富旅遊城鎮化理論,為西部地區旅遊小城鎮持續發展提供策略參考。預期成果為核心期刊論文10-12篇,專著1部。
結題摘要
旅遊促進民族鄉村地區城鎮化,實現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同時也推動了當地文化遺產保護,形成有別於其他產業主導的小城鎮發展模式。本課題結合雲南大理、麗江、西雙版納等地不同案例研究雲南鄉村旅遊村落向小城鎮形態演變。本研究結合9個案例從建築、地塊、街巷、節點、標誌物、邊界和區域7個方面研究村鎮物質形態變化,了解當地人口結構、經濟結構變化情況。利用歷時性與共時性分析,從旅遊發展、經濟發展、生產生活、村鎮建設、修繕保護、物質形態等方面,研究非物質形態與物質形態的空間映射和關聯性。旅遊介入後村鎮空間規模增大,出現空間分異,形成遊客活動空間和居民活動空間兩大社會空間,而一些村鎮出現空心化現象。村落向小城鎮演變都經歷了從自組織發展到政府力量、市場力量共同推動的過程。會發生漸變型、突變型、恢復型、穩定型四種變化類型中的某1種或其中2-3種的組合,使得村鎮空間形態呈現出“村落——區域村落、村落——小城鎮、村落——區域性村落——小城鎮、村落——城中村”四種空間演變模式。人口結構、產業結構、生活方式轉型、利益相關者、空間生產機制、單體建築轉型等因素都會影響村鎮形態演變,但本質是各利益相關者對利益的角逐而產生。利益是一個隱性因素,村落向小城鎮變化過程中的主要顯性因素為:政府(編制規劃、政策與管理)、旅遊企業、社區居民(人口、生產生活方式)、遊客等,其中政府已經成為影響村鎮形態變化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政府規劃、政策與管理。旅遊小城鎮演變的建成區面積增加,空間城鎮化進度超過了人口和經濟城鎮化。小城鎮核心區變化較明顯,但小城鎮緩衝區和外圍房地產發展起來了,同時,地方特性對各地的不同影響導致旅遊城鎮化的表現形式不一樣,並出現了傳統民居向旅遊民居的轉型。課題組通過綜合研究、國內外案例借鑑和主要影響因素分析,從小城鎮的規劃與建設、保護與發展等方面提出旅遊小城鎮形態演變的相關調控機制。結合本課題,發表SSCI論文1篇,國核心心期刊論文21篇,國內一般刊物發表論文6篇,培養畢業了15名碩士,為地方政府編制了5個傳統村落保護規劃。成果的科學意義在於拓展了我國傳統村鎮研究,豐富了形態學與雲南村鎮結合的研究,通過雲南實證研究彌補了學界對麗江、大理、西雙版納村落向小城鎮演變機制的研究,為地方政府部門制定村鎮保護與開發相關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及建設實踐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