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峨山彝族火把節是雲南省峨山縣的民族節日。峨山是中國第一個彝族自治縣,中國彝族花鼓舞之鄉。每年的火把節,是峨山縣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民族特徵的節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峨山彝族火把節
- 節日時間:農曆六月二十四
- 節日類型:民族節日
- 流行地區:雲南省峨山縣
活動起源,活動內容,
活動起源
在彝族傳統火把節的基礎上,1989年縣政府決定在縣城舉辦首屆雲南峨山彝族火把節。火把節,峨山彝語稱之為“除伙咩震節”(除伙:漢意“六月”,咩震:漢意“火把”,節:即節日)。峨山彝族於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件舉行,前後為3天,二十四日為正日子。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太陽運行至地球最北端,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即將返南運行之際,因而火把節亦稱“星回節”。據民國初年董貫之所著《古滇土人圖志》載:“星回節亦名火把節,火把用松木製成,長八尺,上部鑿裂縫貫木塞。毎年六月廿四日晚間,青年夷民皆各執一柄,就門前燃炬戲舞,照耀如晝,亦有吹笙鳴金鑼以助歡者……”
舊時,彝族歡度火把節,六月二十三日宰殺牛、羊,生肉分配到戶帶回家中烹食用小松木製作成長1.5〜2.5米不等的火把。二十四日,各家各戶備辦酒食而餐。夜晚,青年、孩童點燃火把從村寨出發,耍火把繞行於村寨附近的田間地頭,田野間星火燎原,時而用松香粉末噴撒於火把上,使火焰驟然噴發,光焰四射,療如白晝,意為焚燒害蟲、驅邪禳災,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隨後,在村寒曬場或山間礦野燃起篝火,男女青年圍聚成圈,盡情歌舞。各家各戶煨炒黃豆、碗豆而食,意表嚼蟲子。
1987年7月1日,《峨山縣彝族自治縣自治條例》正式頒布施行,《條例》中明確規定,火把節為峨山彝族傳統節日,全縣各級機關事業單位放假一天。1989年起,自治縣人民政府開始在縣城舉辦彝族火把節。同時,遠離縣城百十公里的大西山,仍以自己傳統的方式歡度彝族火把節。
活動內容
開幕式、文藝演出、點火把儀式、唱歌跳舞、物資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