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孜孜矻矻

《雨霖鈴·孜孜矻矻》是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上片闡述人這一生為事業拼搏,有時不知所以然,直到參悟明理靜心的佛學,才真正在精神上超越他人、提升自我;下片呈奔放之勢,又適可而止調勢歸於收斂,使人情不自禁聯想到當時的社會現實細細品味,又感到十分符合客觀實際。全詞行文謹慎,言簡意賅,明理至深,獨具匠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雨霖鈴·孜孜矻矻
  • 出處:《全宋詞
  • 作者:王安石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詞
  • 詞牌名:雨霖鈴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雨霖鈴
孜孜矻矻。向無明里、強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濟,堪留戀處,輪迴倉猝。幸有明空妙覺,可彈指超出。緣底事、拋了全潮,認一浮漚作瀛渤。
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沒。貪他眼花陽艷,誰信道、本來無物。一旦茫然,終被閻羅老子相屈。便縱有、千種機籌,怎免伊唐突。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雨霖鈴:詞牌名,又名“雨淋鈴”“雨淋鈴慢”,原為唐教坊曲名。以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為正體。
②孜孜:勤勉;不懈怠。矻矻(kū kū):勤勞不懈的樣子。
③明:目標,意志所趨。
④強作:盡力而做,勉力而做。出自《孔叢子·執節》。窠窟:動物棲身之所。亦喻指事業。
⑤濟:對困苦的人給予幫助。
⑥堪:能,可以,足以。
⑦倉猝:亦作“倉卒”,意思是匆忙急迫。
⑧彈指:捻彈手指作聲。佛家多用來比喻時間短暫。
⑨浮漚: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滅,常比喻變化無常的世事和短暫的生命。瀛渤:指渤海。
⑩本源: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自性:佛教語。指請法各自具的不變不滅之性。
⑪妄想:佛教語。狂妄地打算;不能實現的想法,不切實際的夢想。
⑫誰信道:意為誰料到,沒有料到。
⑬一旦:不確定的時間詞,表將來有一天。有“萬一”“突然”等預設意味。
⑭閻羅:亦稱“閻王”“閻王爺”,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陰曹地府中的冥王,是掌管人間地獄眾生靈壽命生死的半神半鬼之王。
⑮機籌:計謀;計策。
⑯唐突:指橫衝直撞、突如其來等狀態。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勤勤懇懇地勞作而不懈怠,但一向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志向,只是勉強自己去做事業。感覺功名利祿都是過眼雲煙,對於身處困境的人沒有什麼幫助,哪能有值得留戀的地方,只覺得時光在輪迴中匆匆消逝。幸虧有明理靜心的佛學,可以使我在短時間內能在精神上把他人超越。到底經歷過怎樣的事情,才能像現在這樣拋卻潮水般洶湧澎湃的情緒,認清人這一生就像那渤海上的泡沫般瞬間消散。
無論怎樣滄海桑田,世事變遷,事物的根本是不會改變的。只有那些極其微不足道的、藏在心中不切實際的夢想才會被埋沒。貪戀他人眼中的榮華富貴、光鮮亮艷,誰又會料到,這世間本來就無物。人一旦心中茫然沒有歸處,最終被生死命運所屈服,容易被功名利祿所誘惑。所以縱使有千種計策在心頭,也難以避免那些突如其來的變故。

創作背景

宋人喜歡借舊曲之名另倚新聲,也多用《雨霖鈴》詞牌抒寫離情別恨。此詞當作於王安石晚年時期,具體年份未得確考。

作品鑑賞

王安石這首詞善於運用佛語,批評了那些迷失自我、貪圖名利的人們同時也是藉此自勉。王安石晚年遠離政治舞台,生活逐步趨於平靜,所以常到附近的定林寺參禪靜修、讀書練字、著述為文,喜歡以佛語入詞鬧明所感悟的禪理,以此來打發閒居山野的時光。但作為一個積極入世的政治家,在這種閒居的處境下,他又怎能不有所慨嘆呢?所以說,這首詞不僅言簡意賅,而且明理至深,獨具匠心。上片闡述人這一生為事業拼搏,有時不知所以然,直到參悟明理靜心的佛學,才真正在精神上超越他人、提升自我。作者行文謹慎,迂緩沉滯。下片呈奔放之勢,又適可而止調勢歸於收斂,使人情不自禁聯想到當時的社會現實細細品味,又感到十分符合客觀實際。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慶曆二年(1042)進士。嘉祐三年(1058)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