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榮譽表彰,社會任職,
人物經歷
雨果·迪米尼-科潘,1985年出生,2005年高中畢業於巴黎路易勒格蘭德高中MPSI和MP*(預備班),2007年碩士畢業於巴黎第十一大學,2008-2012年在日內瓦大學讀博士和博士後。2013-2014年任日內瓦大學助理教授。2014年起任日內瓦大學教授。2016年起擔任法國國際高等科學研究院終身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雨果·迪米尼-科潘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機率論。他解決了統計物理學中長期存在的相變機率理論問題,特別是三維和四維兩個方面。
雨果·迪米尼-科潘是一位機率論研究者。他的工作聚焦統計物理學的數學分支。他利用機率論的思想來研究各種網路模型的臨界行為,例如伊辛模型(Ising)、Potts、自迴避行走(the self-avoiding walks)模型和逾滲(percolation)模型。這些數學對象通過隨機軌跡、集合或圖形對一些物理現象進行重構,從而描述這些物理現象,例如磁化、聚合物、材料孔隙率等。
雨果·迪米尼-科潘改變了統計物理學中與相變有關的數學理論,他解決了幾個長期存在的開放性問題,尤其是在三維和四維以及在二維的不可積的情況下。他的工作開闢了幾個新的研究方向。
迪米尼-科潘的最顯著的成果是三維和四維的伊辛型模型。他與合作者一起建立了三維相變的連續性和銳度,這些都是自80年代起就一直懸而未決的問題。在四維空間,他與艾森曼(Aizenman)一同證明了伊辛模型的平均場臨界行為,並證明了四維歐幾里得標量量子場論的平凡性,這是一個自70年代以來就困擾物理學家的開放性猜想。
同樣,在二維相關的福圖因-卡斯特林滲流中,迪米尼-科潘與合作者一起證明了所有參數值變化的連續性或不連續性,以及在等角點輻射線圖上的臨界福圖因-卡斯特林模型的普適性。此外,通過證明臨界福圖因-卡斯特林模型的大尺度旋轉不變性,他朝著建立它們的大尺度共形不變性邁出了重要一步,這反過來又能為將它們嚴格與二維共形場論的世界相連提供重要的缺失部分。
榮譽表彰
曾獲2012年江詩丹頓獎(Vacheron Constantin Prize)、2012年洛勒·戴維遜獎(Rollo Davidson Prize)、2013年Oberwolfach Prize、2015年國際數學物理協會早期職業獎(Early Career Award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thematical Physics)、2016年歐洲數學會獎(Prize of the European Mathematical Society)、2017年數學新視野獎(New Horizons Prize in Mathematics)、2017年Loève國際機率獎、2019年Dobrushin prize等。
當地時間2022年7月5日,獲得菲爾茲獎,獲獎方向是機率論。
社會任職
雨果·迪米尼-科潘是以下學術期刊編委會成員:
-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Physics(main editor)
- Duke Mathematical Journal
- Publications of IHES
-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 (2016–2020)
- Annals of Probability (2016–2021)
- Annales de l’Institut Henri Poincaré (B) Probabilités et Statistiques (2015-2021)
- EMS Monographs in Mathema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