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的九個錯誤

雨天的九個錯誤

《雨天的九個錯誤》是2014年5月1日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月斌。

基本介紹

  • 書名:雨天的九個錯誤
  • 出版社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 頁數:249頁
  • 開本:32開
  • 作者:趙月斌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700523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雨天的九個錯誤(趙月斌作品集)》收錄作者曾在《山花》《朔方》《福建文學》《鴨綠江》等文學期刊發表過的小說十三篇。趙月斌的這些作品呈現出浪漫的想像力,以及一個白日夢者縱橫交織的思緒特徵。他在人的來路與去路、可能與極限、幻覺與現實之間,小心翼翼又稍嫌莽撞地來回探究。其中既有一些蕪雜和瑣屑的日常生活場景,又有大膽假設般的異樣描述。
《雨天的九個錯誤(趙月斌作品集)》是趙月斌的中短篇小說結集,收錄曾在《山花》《朔方》《福建文學》《鴨綠江》等文學期刊發表過的小說十三篇,約15萬字。趙月斌的小說立足於對歷史和現實的思索和拷問,不僅追求內涵的凝重深邃,在形式上也勇於進行大膽的實驗和探索

圖書目錄

【上卷】
追念一九□九
尋父記
啞巴歌手
狂犬日記
尋找公主白雪
關於合歡的三種說法
【下卷】
羊皮記
一九六〇年的月餅
硬幣項鍊
十年懷胎
誰是禿子
雨天的九個錯誤
在深夜裸行
【卷外】
真相·假相·迷宮·烏托邦
我的藏身之處
後記

作者簡介

趙月斌,生於1972年,山東滕縣人。評論家,作家。1987年發表詩歌,1996年開始發表文論、小說等,迄今發表作品200餘萬字。著有文學評論集《迎向詩意的逆光》《曖昧的證詞>、小說集《雨天的九個錯誤》及詩集、長篇小說多部。曾獲泰山文藝獎(文學創作獎)、劉勰文藝評論獎等獎項,2012年入選“齊魯文化英才”。

文摘

追念一九□九
我已記不清那是一九□九年了。
我只記得,那時人們大都在談論一個叫北平的地方,有人從那兒神秘地歸來,還有人繼續狂熱地往那兒去。
我只能想像北平是什麼樣子,在我的想像中,北平就像我從來沒見過面的父親,遙遠而又虛無,讓我永遠無法親近。
……每天早上,我踩著嘎嘎作響的竹梯,提著馬桶下了樓,就得趕快洗淨手臉,用鹽水漱了口,隨母親進入正室一一這問屋子從沒打掃過,桌椅、地面和牆壁都吸足了灰塵,像下著一場無度的灰雪。推開房門,只有一行腳窩是清晰可鑑的,那是我和母親恪遵的足跡。母親手捂胸口,低著頭,踏著原有的腳窩,挪出七步,到了堂屋正中,站穩了,道一個萬福,走向左側的太師椅,斜簽著坐了,這才抬頭看我一眼,我方才踩著母親的腳印,也走出七步,稍向右側上首跪下,朝那兒叩了頭,再起身向母親打恭,母親正色道:“好,開始吧。”我即袖手而立,仰觀中堂,誦讀父親題撰的《示子》之詩,等念完了,我深鞠一躬,也不抬頭,後退至門口,才轉身跨出門檻,到院中隨意走走。直到該吃飯了,母親才從正室出來,我的八個腳印重又被她覆蓋,所以,那裡真正屬於我的痕跡實際只有五處:我用兩個膝蓋、兩隻手掌和額頭擦掉了地上的塵埃,露出了紅木地板質地細膩的紋路。
如果母親在正室待的時間能儘量長一些,哪恫我餓一會兒肚子也好,因為一吃完飯,我就不得不坐在小書房裡,一遍遍臨寫父親的那首《示子》詩。整整一上午,母親都在一邊坐著,為我研墨、扯紙,不時指出哪一個字哪一筆還不太準確。直到將近正午,母親才會說:“好了,給你父親上香去吧。”我便登上竹梯,上了二樓,跪在陽台的香案後,朝南方磕頭。
正午是上香的時間。其實我只要上了二樓就行了,母親說她是女人,沒有祭拜的資格,她從未到樓上來過,我在上面乾什麼她是不知道的。不過從記事起,我一直都遵從著母親的意旨,每天都嚴格例行跪拜大禮。直到我十六歲那年,也就是一九口九年,我無意中看到了一個紫衣女孩,上香的儀禮才逐漸荒疏下來。
實際上,每天上香並沒有培養出我對父親的虔敬。香案上連睥位都沒有,母親甚至連父親的名字都沒說清。我跪在那兒,無非是對著天空發發獃,看看太陽。最初陽光刺得我睜不開眼,後來,我就能滿不在乎地盯著它了。有時我好像看到太陽表面會出現黑點,有時候我能感覺到太陽在一點點向西移動。到十六歲時,我的視覺已經非常敏銳,只要天氣晴朗,透過閣樓的北窗,我能看清村外農田裡莊稼人的表情,我甚至能通過他們的口形,分辨出他們談話的內容。也就是從他們的嘴裡,我看到了兩個頻繁出現的字:北平。我驚異地發現,這兩個字眼如此多姿多彩,像一隻變色蝴蝶,在麥地上空恣肆飛揚。
想到北平,想到父親,我不知哪一個更為真實。
我已記不清那是一九□九年了。
給父親上過香,下樓吃了午飯,再回到樓上,整整一下午,我都得待在二樓大書房,閱讀父親卷帙浩繁的藏書,直到母親在下面叫:“吃晚飯了。”我才能再次來到樓下。晚飯後我要到小書房,向母親稟告當天的讀書進程,背誦一遍父親的《示子》詩,才能上樓歇息。下午和夜間,那架通向二樓的竹梯是要撤掉的,除了大書房,再也沒有別的去處,我只能面對一卷孤零零的書。我已經習慣了,習慣了一個人,習慣了擁書而眠,因為這些不知底細的藏書,有時倒也覺得,那從未見過面的父親,好像就在身邊。隨著年齡的增加,教我識文習字的母親反離我越來越遠了,我以為她早已隨我的父親去了,留下的只是一幀母親的繡像。
十六歲以前,我的全部記憶就是大書房和小書房,除了書中人物,除了父親,除了我自己,我接觸過的人只有母親。我最大的活動範圍僅限於院內,除了牆外幾棵高大的老槐樹和老桑樹,我沒想到外面還會有別的什麼,我甚至從來沒注意過,我家的大門在哪兒,當然也從沒想過走出家門。我總以為我就該是這樣活著的,母親也說:“你父親已經走了,在他回來之前,你出去凶多吉少。”
直到那年夏天,我知道了北平,意識到北平的重要,在一天晚上,背完了父親的《示子》詩,我才壯著膽子問母親:“父親是不是去了北平?”
P3-5

後記

趙月斌
這些小說寫於十多年前的棗莊。那個溫厚的小城,縱容了我的慵懶和不安分,讓我得以在濁重的生活里,尚有餘暇在夢想的暗流中潛游。在持續的五六年(1998-2003)里,寫出了最初的《一九六○年的月餅》,和最後一篇《在深夜裸行》。篇幅雖然不多,又大都怪模怪樣,卻讓我摸索到了一些寫小說的感覺。
就在我剛剛建立起對小說的自信,需要更進一步時,偶然的機緣卻使我中斷了小說寫作——從2003年起,我誤打誤撞走進了文學評論的場子,由此重敲鑼鼓另開張,成了所謂評論家。原以為只是將小說暫放一邊,卻未料一放就是十年,其間僅勉力寫過一部長篇。——已很少有人知道,我曾是寫過小說的。那段恍惚迷離的小說時光,顯得遙遠而不真實,有時連自己也不好意思提及。寫小說的念頭一再落空,好像只是給自己畫下了一張無邊的大餅。
藉由出版這樣一本小書之機,重讀這十來篇舊作,竟會生出莫名其妙的陌生感,有些故事情節已全然忘卻,有些句式行文不明就裡,只有那個隱藏在小說里的自己,是確鑿無疑的:他在虛虛實實的句讀中,自顧隨性縱情,放誕撒野,即便如今看來破綻百出,啼笑已非,卻仿佛免卻了時間的盤剝。我已虛度半生,他卻依然年輕。重讀這些久違的文字,感覺像流浪歸來的孩子——兩手空空,一無所有,反倒是這些單薄的文字,讓人稍覺踏實。
這十多萬文字即便如今讀來已輕飄寡淡,我還是十分感慰:它寫照了我的年輕時代,也激活了那顆打瞌睡的心。我已離開小說太久了,就像飢腸轆轆的絕食者,很想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通。重新編訂這本小說集,於我,好像一條長路的開始。感謝張煒先生的鼓勵,我還要繼續年輕,在沒寫出有嚼勁的作品之前,我還不敢輕易變老。
2013年秋,濟南,老虎洞

序言

趙月斌的小說許多人還有些陌生,因為他是以一個犀利的青年批評家的面貌為人注意的。但是他的這部小說集卻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時又引人思索:何以走入文學批評的深部、想像的深部?
理性是否構成感性的傷害?這是人們在寫作學中爭論過的問題。看了月斌的小說,也許我們就會覺得理性對於虛構的牽引和襄助。具備強大的理性思維是美好虛構的重要條件,而不一定是某種遏制力和破壞力。相反,我們平時看到的一些小說故事,卻常常是缺乏理性的放縱和衍生,是因此而出現的相當輕浮的文字。
月斌的這些作品呈現出浪漫的想像力,以及一個白日夢者縱橫交織的思緒特徵。他在人的來路與去路、可能與極限、幻覺與現實之間,小心翼翼又稍嫌莽撞地來回探究。其中既有一些蕪雜和瑣屑的日常生活場景,又有大膽假設般的異樣描述。他比一般的講述虛構故事的人有更大的勇氣和耐心,所以極不滿足於平庸的模式。
對比人們常常引以為傲的山東文學傳統,月斌似乎多出了一點什麼。他這裡雖然仍舊具有強烈的地域色彩,但實驗性卻大大地加強了。異質的楔入,不安的嘗試,猶豫的情狀,都在他的文字中形成了特別的品貌和氣象。
從文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勤奮閱讀。數字時代的信息接受成為每一個嗜讀者搬山似的苦役。這裡的選擇就成了至關重要的。月斌顯然是一個不曾例外的嗜讀者,但他似乎自有堅定的主意。
他還如此年輕。拉美作家略薩談到年輕人的創作時說過一句直截了當和一針見血的話,這在我們這個泥沙俱下的寫作時期尤其重要。他說:當一個年輕人投入文學工作時,首先要想好是要當一個好作家,還是當一個壞作家。這句話讓許多人難以理解,認為既然寫作,就沒有人想當一個壞的作家。
其實不然。嚴格對待自己寫下的每一個字,始終懷抱追求真理的熱情,這樣的人會很多嗎?
如果從事寫作卻又不能如此,那就是不想當一個好作家。
令人高興的是,月斌是最可以期待的年輕一代~一那就讓我們的期待從本次閱讀開始吧。
2013年5月3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