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產蛋下降綜合徵(Avian egg drop syndrome),二類傳染病,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一種無明顯症狀,僅表現產蛋母雞產蛋量明顯下降的疾病。於1976年發現,故又命名為產蛋下降綜合徵1976。
雞產蛋下降綜合症是由禽類腺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任何年齡的雞都易感。雞感染禽類腺病毒後影響整個產蛋期的生產。本病多為垂直傳播,通過胚胎感染小雞,雞群產蛋率達50%以上時開始排毒,並迅速傳播;也可水平傳播,多通過污染的蛋盤、糞便、免疫用的針頭、飲用水傳播,傳播較慢且呈間斷性。籠養雞比平養雞傳播快。肉雞和產褐殼蛋的重型雞較產白殼蛋的雞傳播快。病原
產蛋下降綜合症病毒屬於腺病毒Ⅲ群,無囊膜,能在鴨胚、鴨胚腎細胞和鴨胚成纖維細胞、雞胚肝細胞和雞胚成纖維細胞上生長繁殖,但在雞胚腎細胞和火雞細胞中生長不良,在哺乳動物細胞不能生長。在鴨胚生長良好,可使鴨胚致死。
本病病毒能凝集雞、鴨、火雞、鵝、鴿的紅細胞,但不能凝集家兔、綿羊、馬、豬、牛的紅細胞。國內外分離的病毒株有十餘個,國際標準為荷蘭127株。已知各地分離到的毒株同屬一個血清型。病毒對乙醚、氯仿不敏感,對pH適應譜廣,0.3%福馬林48小時可使病毒完全滅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雞產蛋下降綜合症
- 起因:腺病毒
- 應對措施:0.3%福馬林
- 感染範圍:任何年齡的雞都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