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辯(二)

《雜辯(二)》是汪康年所著作品,出自於《汪康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雜辯(二)
  • 作者:汪康年
  • 作品出處:汪康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前人謂六朝衰亂,故佛教得乘機而入,此語適倒置矣。彼時佛教灌注之力甚盛,幸吾國猶力崇儒術,不至大中其毒。蓋天朝雖兵亂頻仍,而士大夫家,雅崇禮教,不為彼說所變,雖聰明子弟溺於其說,然不過資為談助,用為學說,而決不能以此變其門內世傳之禮俗。即朝廷奉民間頂禮,雖亦極盛,而決不能與向用之儒教客主易位也。且不特不能奪儒教之席而已,反以為儒教之所用,故人子超度父母,則用經懺;為父母冥福,則造寺院,豈非不能獨立而反為儒教用乎?
抑余更有所考。佛之被逐於婆羅門而東來,所過之國極多,無不傳其本教,絕無移改。已而至中國,知中國已有數千年之古教據於其中,佛教雖極閎瑋,決不能反客為主,故將經典儀式均有改變,以就中國綱常之說,忠孝之經,如是始得見客而遍布於各地,然而與其本教則異矣。此說余偶然得之,惜余法書不多,而精力又衰,後之君子必有起而證明之者。吾國之不即流而為印度,墮落而為今印藏三民,或猶恃此也,海內同志其試詳之。
今人惑於外人之說,則以為吾國之皇帝,自小亞細亞來,吾國之人種,皆由彼來也。雖然,吾竊有一疑焉,夫黃帝以前世所傳帝皇之名,謂之渺茫可也,若伏羲、神農前乎黃帝,固不誣也,既有帝必有人民,得無謂黃帝勝神農之裔,又逐蚩尤,而吾國古代之民族鹹被誅逐乎?如是,則既依外人之說,承認黃帝為西北來之人,又必平空添出黃帝殺盡古漢族之一段血史,而後其說可通。吾不知若輩何樂而為此?按:黃帝為少典之後,古書言之多矣,雖不盡符,而要不能謂之無因也。今一概抹煞,奇乎不奇!

作者簡介

汪康年,出身於從顯赫走向衰敗的家族,出生於戰亂動盪的年代。伴隨著家族衰敗、朝廷衰敗、國家衰敗,汪康年一生都在為興家、為救朝廷、為振興國家而奮爭。在他努力為自己出人頭地的同時,也為實現政治改革而呼喊、而奔走,甚至準備為此而“動粗”。但汪康年在近代更重要的身份是報人。在他51年生命里,整整26個年頭是在辦報,除《時務報》外,還有《昌言報》、《時務日報》(《中外日報》)、《京報》、《芻言報》等,而且都享譽於言論界。不僅其言論在當時很有影響,他對報業的許多創新和改革,也是對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的重大貢獻。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