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多紫堇(學名:Corydalis zadoiensis L.H. Zhou)是罌粟科紫堇屬植物,無毛草本,高7-12厘米。鬚根多數成簇,棒狀肉質增粗,長達7厘米,末端驟然變狹成絲狀,黃褐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雜多紫堇
- 學名:Corydalis zadoiensis L.H. Zhou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目:罌粟目 Rhoeadales
- 亞目:罌粟亞目 Papaverineae
- 科:罌粟科 Papaveraceae
- 亞科:荷包牡丹亞科 Fumarioideae
- 族:紫堇族 CORYDALEAE
- 屬:紫堇屬 Corydalis
- 組:鱗莖紫堇組 Sect. Oreocapnos
- 種:雜多紫堇
- 分布區域:中國青海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無毛草本,高7-12厘米。鬚根多數成簇,棒狀肉質增粗,長達7厘米,末端驟然變狹成絲狀,黃褐色。
根莖短,具小鱗莖;鱗片數枚,長5-7毫米。莖1-3,柔弱,上部1/3較粗壯,向下逐漸變細,近基部線形,不分枝。
基生葉5-7枚,葉柄長8-14厘米,常超過莖,上部較粗,下部線形,葉片輪廓近圓形,直徑1.5-2.5厘米,二回三出全裂,第一回全裂片近無柄,3至2全裂或深裂,小裂片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常互相疊壓或否,先端圓或鈍,背面具白粉,縱脈僅在背面較明顯;莖生葉無,極稀有1枚。
總狀花序生於莖頂端,長2-2.5厘米,有8-12花,排列密集;苞片最下部者菱狀卵形,全緣,稀3-5淺裂,中部者倒卵形,上部者倒披針形至鑽形,均全緣;花梗較粗,短於苞片。
萼片鱗片狀,近腎形,白色,膜質,邊緣撕裂狀,早落;花瓣紫紅色或藍色,上花瓣長1.5-1.8厘米,花瓣片舟狀卵形,背部具矮雞冠狀突起,距圓筒形,與花瓣片近等長或較短,下花瓣長0.7-0.8厘米,花瓣片寬橢圓形,背部具極矮的雞冠狀突起,中部縊縮,下部呈囊狀,內花瓣提琴形,長0.6-0.8厘米,花瓣片倒卵狀長圓形,先端圓,具1側生囊,基部具鉤狀耳,爪狹楔形,與花瓣片近等長;雄蕊束長4-5毫米,花葯極小,花絲披針形,蜜腺體貫穿距的3/5;子房狹橢圓形,長2-3毫米,胚珠數枚,排成2列,花柱與子房近等長,柱頭雙卵形,先端具2乳突。果未見。
花期7月前後。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200-5000米的高山流石灘。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全草具有治療瘟病時疫,火燒傷,赤巴病之熱症的功效。《中國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