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鴨山市安全生產“十三五”發展規劃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黨和政府形象和聲譽。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安全生產的決策部署,根據國家安監總局《關於做好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安監總規劃函〔2014〕74號)精神及《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的通知》(黑政辦規〔2017〕7號),制定本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鴨山市安全生產“十三五”發展規劃
  • 頒布時間:2018年6月7日
  • 實施時間:2018年6月7日
  • 發布單位:雙鴨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印發的通知,政策解讀,

全文

一、發展條件
(一)發展基礎。
1.安全生產各項指標較為平穩。“十二五”期間,我市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由2011年47人下降為2015年18人,下降61.7%;億元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由0.06下降為0.05,下降16.79%;工礦商貿企業十萬從業人員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由1.75下降為0.9,下降48.57%;道路交通萬車事故死亡率由1.41下降為0.29,下降60.3%;煤礦百萬噸事故死亡率由1.17上升為3.1,上升164.95%。從上述指標來看,煤礦是我市安全生產工作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間我市總體指標較為平穩。
2.安全生產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檔案,認真推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建立健全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考核到位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定量考核、檢查考評、獎罰兌現的評價系統。
市、縣(區)政府由主要負責人擔任本級安委會主任,常務副職或擔任常委的副職分管安全生產工作,其他黨政班子成員按分工領域承擔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各縣(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全部納入了政府工作部門,53個鄉鎮(街道)全部成立了安監站,安全生產三級監管網路基本形成,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步入規範化和制度化軌道。
3.安全生產打非治違成效顯著。一方面鐵腕治違。我市高危行業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隱患自查自改月報工作正在逐步展開。通過實行嚴管嚴查的執法監管機制、從緊從嚴的責任追究機制、重獎重罰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發揮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中依法監管主體作用,督促企業切實履行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中的責任主體作用,實現了按時自查、及時自改、準時月報。另一方面鐵拳打非。在全市建立了聯合執法格線化打非工作格局,以村(社區)行政區域為基本格線,初步建立起了全面覆蓋、分級管理、責任包乾、民眾參與、輿論監督、打擊到位的安全生產“打非”網路,進一步遏制和打擊取締了非法生產經營行為。
4.宣傳教育培訓卓有成效。大力加強對“三項崗位”人員資格考核發證工作的管理,我市“十二五”期間安全生產培訓機構累計舉辦“三項崗位”人員培訓班380期,培訓18000餘人,合格率達99%。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月活動,形成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家庭常態化,向廣大市民宣傳黨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進一步增強全民安全生產意識。
5.應急救援體系建設不斷健全。成立了市、縣(區)兩級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基本形成;加強了礦山、危險化學品、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市、縣(區)兩級及市專業部門互聯互通的安全生產應急指揮平台網路初步形成。
(二)發展機遇和挑戰。
1.發展機遇。我市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發生根本改變,做好“十三五”時期安全生產工作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一是市委、市政府把安全生產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為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證。二是我市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加快,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經濟結構調整不斷深入,為解決深層次、結構性、區域性的安全生產問題創造了有利條件。三是安全生產執法監察體系和機制進一步完善,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全民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為做好“十三五”時期安全生產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2.發展挑戰。“十三五”時期,安全生產既要妥善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又要積極應對新情況、新挑戰。一是安全生產基礎依然薄弱。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領域)產業布局和結構不合理,經濟成長方式粗放等影響安全生產的深層次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交通、能源等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的剛性約束日趨明顯,安全生產保障難度加大。從業人員安全技能與自我防護能力亟待加強,部分企業工藝技術落後、設備老化陳舊、安全管理水平低、安全投入不足。超高層建築、城市地下管網等施工、運行與管理的新老安全生產問題聚集,安全風險加大,面臨重大考驗。二是安全監管及技術支撐、應急救援能力亟待提升。各級安全監管機構技術支撐能力不足,安全監管信息化水平較低,執法人員專業化水平不高,主要依靠行政管制、人盯死守的傳統監管方式。安全生產科技支撐體系不健全,安全生產檢測檢驗等技術支撐機構服務能力還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安全生產工作需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滯後,專業機構人員缺乏,裝備設施、物資儲備嚴重不足,應急預案可操作性不強,企業應急預案演練尚未按規範要求開展,應急救援能力亟待提高。三是安全發展壓力依然較大。全社會對安全生產的關注度和期望值不斷提高,對政府安全監管監察執法效能、事故災難應對處置能力、安全文化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免受職業危害、實現“體面勞動”正日益成為廣大從業人員的共識,勞動者對自身安全和職業健康權益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安全生產的決策部署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要求,深入貫徹落實新《安全生產法》,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的紅線意識,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緊緊抓住落實責任,遏制重特大事故為主線,深化改革創新,強化治理整頓,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全面推進安全生產各項工作,促進安全生產狀況根本好轉,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雙鴨山建設提供有力的安全生產保障。
(二)規劃目標。
到2020年,全市基本形成明晰的安全責任體系、完善的安全監管體系、成熟的安全體制機制和完備的法律法規制度,事故總量持續下降,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職業病危害防治取得明顯成效,安全生產狀況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協調,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相適應。具體指標為:
1.安全生產事故起數下降10%;
2.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下降10%;
3.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死亡率下降8%;
4.工礦商貿就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0%;
5.煤礦百萬噸死亡率下降15%;
6.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下降6%。
註:降幅為2020年末較2015年末下降的幅度。三、主要任務
(一)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1.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建立健全企業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內生機制和生產經營全過程安全責任追溯制度。落實企業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全面責任,依法設定安全管理機構,配齊配強安全管理人員、註冊安全工程師,建立崗位安全生產責任清單,明確責任人員、責任範圍和考核標準,採取安全績效獎懲等有效措施,加強班組管理、崗位管理、現場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訓,合理保障基層安全員待遇。建立健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全面開展安全風險辨識,科學評定安全風險等級,有效管控安全風險,實施安全風險公告警示,建立隱患排查治理清單,完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實現隱患排查治理的閉環管理,落實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措施。建立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落實職業病危害告知、日常監測、定期檢測評價和職業健康監護等措施。全面推進以一線班組建設為重點的企業達標、專業達標和崗位達標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將企業標準化建設與安全誠信、社會認可相結合,採取審批手續簡化、部門聯合激勵、媒體宣傳推廣等措施,提高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自覺性與主動性。
2.強化安全監管責任。
健全完善以“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為核心的責任制度體系,實行黨政領導幹部任期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各級黨委、政府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和整體工作部署之中。全面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要求,釐清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的關係。落實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和監管監察範圍,制定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實現監管責任與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相匹配的全過程、全覆蓋監管。在各類功能區建立政府直屬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推動各有關部門分行業制定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分級標準及管控辦法。
3.嚴格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
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工作考核機制和考核辦法,強化對各級黨委、政府的履責檢查和履職考核,加大安全生產在經濟社會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考核中的權重。建立安全生產績效與業績評定、職務晉升、獎勵懲處掛鈎制度,嚴格落實“一票否決”制度。加強安全生產事故責任追究力度,強化事故掛牌督辦和調查處理,嚴肅追究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加快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完善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及失信行為懲戒機制。
(二)全面推進安全生產依法治理。
1.改革行政審批制度。
按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依法推動相關審批事項的改革。推進相關行政審批事項的取消和下放工作,重點是取消或簡化前置性審批,消除審批管理的“灰色地帶”。堅持簡政放權與“放管服”相結合,指導和規範行政審批行為,提高審批質量和效率,建立規範、公正、邊界透明的安全生產網上審批制度,建立健全行政審批服務的全過程動態監督制約機制。嚴格專業技術服務機構和人員管理。健全專業技術服務機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加強日常監督檢查。
2.嚴格規範監管執法。
全面推進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監察信息化建設,推行清單式安全監管執法,開展執法效果評估,實行執法信息公開。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明確行政執法職責、主體和程式,建立執法行為審議制度和重大行政執法決策機制,規範執法程式和自由裁量權。行政執法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將隨機抽查結果納入市場主體社會信用記錄。實施“四個一律”“五個一批”、掛牌督辦以及停產、停建、停電、停供、扣押、關閉等依法治理措施,建立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健全通報、移送、受理、立案、辦案和評價等制度,依法懲治安全生產領域的違法行為。嚴格實施重大非法違法行為備案督辦、“黑名單”和“一案雙查”等制度,開展典型案例公開審判和約談警示。
3.提高整體執法效能。
整合基層執法力量,開展安全生產同類事項綜合執法,實行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一體化監管執法,以委託執法、派駐執法等方式落實基層監管責任,強化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功能區安全監管。完善執法部門聯動機制,開展跨地區、跨部門綜合執法試點。
(三)標本兼治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
1.構建雙重預防機制。
建立統一、規範、高效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指導督促企業以車間、生產系統、設備設施、輸送管線、操作行為、職業健康、環境條件、礦山採空區、施工場所、廢棄物堆場和安全管理等為單元,建立風險點排查管控和重大隱患排查治理台賬和資料庫。結合企業風險辨識和評估結果、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進行整體評估,確定企業整體安全風險等級,推行企業安全風險分級分類監管,實行差異化、精準化動態監管。對重大安全風險和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實施“格線化”監管,推動企業加快實施管控整治措施。大力推進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套用,推動企業利用信息系統開展自查自改自報,建立健全保障系統運行各項制度,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鞏固和提高系統使用率,實現隱患排查、登記、上報、監控、整改、評價、銷號、統計、檢查和考核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激勵機制、通告制度和約談制度,組織開展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績效考核。
2.強化區域風險防控。
全面強化城市運行風險源頭管控,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等環節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有關規定。建立完善覆蓋城市生產、生活、運營等各方面,貫穿城市規劃、建設、運行、發展等各環節的全方位、全過程城市運行安全預防控制網路。加強城市運行安全管理,開展城市安全生產專項治理。嚴格管控審批人員集中的大型經營性活動。制定加強城市房屋建築、道路橋樑、隧道、燃氣管線、地下管道和寄遞物流等領域安全監管和監測監控措施,全面排查分析安全風險。排查治理危舊房屋、玻璃幕牆、渣土堆場和人員密集場所事故隱患。加強車站、地下空間、公園景區、商場超市、人員聚集場所等安全風險管控。
建立安全風險評估與重大安全風險源頭防控制度,嚴格安全準入,明確高風險項目審批必須把安全生產作為前置條件。實施礦山、化工等高危行業企業準入退出機制,實行安全生產和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風險“一票否決”。對煤礦、非煤礦山、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民用爆破器材生產企業嚴格實行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規範安全生產條件。對新、改、擴建工程項目特別是新規劃、建設的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嚴格執行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
對公共區域內的安全風險進行全面辨識和評估,並結合企業報告的重大安全風險情況,建立區域安全風險資料庫,繪製區域“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對不同等級的安全風險採取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實行差異化管理,健全安全風險信息報送、應急回響、現場指揮、協調聯動、信息發布、社會動員和統籌協作等機制,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3.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
煤礦:加快實施小煤礦關閉退出。產能小於30萬噸/年且發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煤礦、產能小於15萬噸/年且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煤礦以及採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採煤方法、工藝且無法實施技術改造煤礦,一律列入產能淘汰計畫;引導災害隱患嚴重且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難以有效防治的煤礦,長期虧損、資不抵債的煤礦,長期停產、停建的煤礦,資源枯竭、資源賦存條件差的煤礦,不承擔社會責任、長期欠繳稅款和社會保障費用的煤礦以及省煤礦整治整合方案批覆保留規模小於15萬噸/年的煤礦有序退出。停止審批和建設30萬噸以下小煤礦、停止核准新建生產能力低於90萬噸/年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嚴格煤礦復產復工驗收。
加大煤礦重點災害和隱患排查力度。健全並嚴格落實“一礦一組”隱患排查工作責任制,強化瓦斯、水、火、衝擊地壓等重點災害治理,落實水害“防、堵、梳、排、截”五項綜合治理措施,嚴格落實瓦斯超限撤人制度,大力推進“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強化自然發火和衝擊地壓災害的治理,嚴格落實檢測、監測監控和災害治理措施。加強煤礦生產、運輸、提升等系統以及採掘工作面、井下硐室、各類設備設施安全監管。加大對地方停產和檢修維修礦井的安全檢查力度。推動礦井通風、提升、運輸、排水、供電等系統信息化與自動化融合,加快推進大中型煤礦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標準化建設。
非煤礦山: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違法、違規生產行為。依法取締關閉存在非法違法開採行為的礦山,依法關閉限期停產整改後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礦山,限期關閉工藝、技術、裝備落後,不符合產業發展政策的礦山。強化對非煤礦山安全間距、開採設計、開採方式、技術保障能力等關鍵要素的審查,嚴守安全準入門檻。制定不同礦種的最低開採規模,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開展“多、小、散、亂”非煤礦山整合,實現非煤礦山改造升級。完善非煤礦山安全風險分級方法,確定非煤礦山及礦山內部各生產區域、崗位的安全風險級別,建立非煤礦山企業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資料庫,推動構建非煤礦山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完善非煤礦山安全風險公告、崗位安全風險確認制度,在非煤礦山企業推行安全操作“明白卡”。大力推廣套用先進適用安全技術裝備,鼓勵非煤礦山企業採用新型實用安全技術及設備實施技術升級改造,減少作業現場人員,提高開採機械化和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開展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採空區治理和尾礦庫“頭頂庫”重大隱患治理,加強三等以上尾礦庫、“頭頂庫”“三邊庫”監測監控和運行管理,確保尾礦庫安全運行。監督指導石油天然氣企業加強鑽井、井下作業、壓裂、儲運等重點作業環節的安全管理,嚴防井噴失控、硫化氫中毒、火災爆炸等事故發生。
危險化學品:最佳化化工產業布局,提升化工產業安全發展水平。嚴格園區安全準入,科學制定園區安全容量,開展園區安全風險評估,實施一體化管理。新建化工項目必須進入園區,對安全防護距離不足、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化工企業實施搬遷。繪製危險化學品分布電子圖、安全風險等級分布電子圖,建立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資料庫。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格線化管理、分級管控、公告預警制度和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制度。健全完善重大危險源緊急切斷裝置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監測系統。完善重大危險源檔案,做好辨識、評估、登記建檔、備案、核銷及管理工作,完善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重點加強人口密集區內化工和危險化學品企業油氣罐區、液氯、液氨儲罐等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經營、運輸、使用和廢棄各環節的安全監管,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當按國家規定辦理危險化學品登記手續。
煙花爆竹: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經營、運輸行為。繼續深化煙花爆竹經營安全專項治理,嚴格落實零售點“兩關閉”“三嚴禁”和批發企業“六嚴禁”措施。加強煙花爆竹流通環節的管理,健全完善煙花爆竹產品採購、儲存、銷售等過程流向信息管理制度。
工貿行業:深入開展粉塵防爆專項整治,健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繼續開展涉氨製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重點抓好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等行業企業涉氨、涉燃氣、高溫液態金屬吊運和有限空間等作業環節隱患的排查治理,增強涉氨企業事故防範和應急處置能力。規範金屬冶煉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嚴把安全準入關。完善受限空間、交叉檢修等作業安全操作規範。開展勞動密集型企業場所專項治理,加強消防設施、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管理,完善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系統或簡易噴淋設定。
道路交通:嚴把新設立運輸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產條件審核關。持續推進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督促道路運輸企業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制度、規範和技術標準,強化對車輛和駕駛人的安全管理。嚴格長途客運和旅遊客運安全管理,合理確定營運線路、車型和時段。建設監控平台,加強車輛和駕駛人的動態監管。嚴格落實交通安全設施與道路建設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三同時”制度。進一步加強幹線公路安全防護設施建設,特別是加強臨水、臨崖、連續下坡、隧道、急彎陡坡等事故易發路段和公鐵立交的安全防護設施建設。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以營運客車、貨車、危險品運輸車、校車、農村麵包車“五類重點車輛”等為重點,嚴厲打擊“三超一疲勞”、酒駕等非法違法行為。實施農村公路安全設施專項治理,進一步加大危橋改造、安保工程、災害防治工程和平交道口改造工程整治力度,不斷提高農村公路安全設施水平。
建築施工:完善建築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建設、勘察、設計、施工和工程監理安全責任。嚴格建築勘察、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資質管理。加強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制訂、審批情況檢查。推進建築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提高建築施工企業及施工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嚴厲打擊建築施工轉包、違法發包分包和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等行為。加強臨邊、洞口、腳手架、建築起重機械、臨時用電等重點環節專項治理。加快建築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將信用評價結果與招標投標、資質資格、工程評優等掛鈎,形成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
特種設備:加強大型遊樂設施、旅遊觀光車和滑雪場客運索道安全監管。依法開展壓力管道使用登記,開展燃氣輸送管道安裝工程和管道使用企業監督檢查,依法開展燃氣管道安裝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重點推動高風險區域管道檢驗檢測工作。嚴格落實電梯使用單位、安裝維保單位、檢驗單位的相關責任,推動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台建設,鼓勵實行電梯安全責任保險。深入開展氣瓶充裝、運輸、儲存、經銷、使用和檢驗專項整治。
民用爆炸物品:民用爆炸物品生產企業、銷售企業和爆破作業單位應當建立民用爆炸物品登記制度,如實將本單位生產、銷售、購買、運輸、儲存、使用民用爆炸物品的品種、數量和流向信息輸入國家建立的計算機管理系統。以工業炸藥、工業雷管為重點,減少民爆生產危險作業場所操作人員和危險品儲存數量。
消防火災:圍繞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推動市、縣(區)及重點鄉鎮編制和修訂城鄉消防規劃,切實加強城鄉消防規劃與其他專項規劃間的統籌銜接。加快城市消防站建設,配齊配足消防人員、裝備及相關設施。完善城市消防供水建設。加快城市消防安全遠程監測系統建設,提高火災報警等消防安全防控信息化水平。加強消防車通道管理。建立健全基層消防組織,大力推進鄉鎮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建設,全面加強鄉鎮和農村志願消防隊伍建設。開展易燃易爆單位、人員密集和“三合一”場所、高層地下建築、大型批發集貿市場、棚戶區、城區老舊民房和連片村屯等區域火災隱患治理。完善養老院、中國小、幼稚園、醫院等場所消防安全服務。
農業機械: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建設活動,加強鄉鎮安全監理員和村屯安全員建設。將農機培訓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提高農機安全使用和操作水平。提高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上牌率、駕駛操作人員持證率。加大農機安全專項整治力度,消除農機事故隱患,報廢、淘汰安全性能差、可靠性差的農業機械。開展農機安全防護性能提升試點,推進強制性國家標準貫徹實施。強化農機安全監理裝備現代化和信息化建設,以研究開發和推廣套用駕駛人考試、事故勘查處理等技術與裝備為主要內容,依託農業生產安全保障項目實施,逐步配齊農機監理機構駕駛人考試、事故勘查和執法車輛,建設農機牌證管理、駕駛考試、事故報送分析、行政執法、檔案管理等信息系統。
(四)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
1.提升安全生產基層監管能力。
健全安全監管執法機構。強化基層安全監管機構和執法隊伍建設,明確職能定位,落實監管責任。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生產經營單位增加、安全形勢變化相協同的執法力量配備同步增長機制。推動安全監管系統內部監察執法與業務管理分離。落實國家關於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基礎設施建設及裝備配備標準要求,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機構規範化、標準化建設,推進執法機構辦公業務用房、執法車輛以及執法標識、制式服裝、執法記錄儀、移動執法終端等標準化建設。
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隊伍建設。充實鄉鎮安全監管力量,鄉鎮安全監管機構配備2名以上專(兼)職安全監管人員,且保證1名為專職人員,確保鄉鎮能有效承擔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監管及執法處罰職責。嚴格人員選拔標準,最佳化監管人員結構,專業監管人員配比不低於在職人員的75%。加強安全監管監察人員持證上崗和培訓考核制度,增強現場執法監察能力,提升整體執法監察水平。健全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經費保障機制,將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經費納入同級財政保障範圍。
2.提升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能力。
改革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管理體制,強化行政管理職能。完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職能,配齊配強應急管理人員,落實職責、編制、人員、經費、裝備。推動市屬企業、高危行業大型企業建立安全生產應急機構。推動化工園區、開發園區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機構建設。規範應急預案分級屬地監管和行業管理責任,實現政府和企業以及行業領域間應急預案的有機銜接。推進應急預案實戰化演練,不斷增強應急準備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以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企業、各類公共聚集場所、建築施工、交通、電力、旅遊、冶金有色、特種設備為重點,建立應急預案定期培訓、評審、修訂製度,實施應急預案的動態化、信息化管理。
強化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加強指戰員的技戰術、個人體能、設備維護使用、災區救援等科目的培訓。廣泛運用模擬仿真、實戰化演練等新技術新手段改進培訓手段、創新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加強安全生產應急專家隊伍建設。探索建立政府主導、企業配合、委託專業機構培訓的救援人員培訓方式。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基地建設,建立健全儲備物資更新、補充、調運和運輸等機制,提升應急物資儲備能力。完善應急預案、應急救援隊伍、應急物資等應急資源信息化管理,提高應急救援物資調動和使用的智慧型化管理水平。
3.提升職業病危害治理能力。
加強職業病危害防護基礎能力建設。開展職業病危害基本情況調查摸底,建立職業病危害資料庫,完善基於職業衛生監管職責的信息監測與統計制度。加強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定期檢測評價與控制。開展中小微型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防治支持和幫扶工作。嚴格執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職業衛生培訓等各項制度,到2020年重點行業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職業衛生培訓率達到95%以上。
強化對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的防治。加大對非煤礦山、金屬冶煉、煤化工、燃煤發電、建材、家具等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行業領域職業衛生監管力度,深入開展矽塵、有機溶劑、重金屬等高危粉塵和高毒物質的專項治理。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逐步淘汰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工藝、設備和材料,關閉粉塵危害嚴重、不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的企業,嚴肅查處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強度)超標超限問題。
提高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能力。圍繞粉塵、化學毒物等重點職業病危害治理,加強科技攻關、成果轉化與推廣套用,建設一批職業病危害治理示範樣板。建立完善技術支撐網路體系,強化技術支撐機構的人員、裝備與能力建設。
4.提升科技支撐能力。
加快新一代網際網路技術與安全生產的融合發展,大力實施“網際網路+安全生產”科技戰略。積極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平台建設,加強頂層設計,統籌開發利用信息化資源,實現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推進安全生產辦公自動化、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化、重大危險源監控精準化、應急救援指揮系統科學化,創新安全生產監管模式,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方法,為政府和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安全生產信息服務。利用信息化和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對重大危險源、重點設備設施、重點工藝環節、危險區域、重要崗位以及影響生產作業安全的環境狀態進行監控和預警。人員密集場所、道路交通、軌道交通建設及運營等企業建設並完善視頻監控、遠程監測、自動報警、智慧型識別等安全防護系統。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完善安全科技成果轉化激勵制度,建立安全生產先進適用工藝設備與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平台,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安全生產技術成果。依法淘汰不符合安全標準、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產的技術、工藝和裝備,在高危行業領域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科技強安專項行動。建立中小企業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技術推廣服務體系。
加強安全生產專家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專家隊伍和服務機制。培育扶持行業協會、專業服務組織和註冊安全工程師事務所參與安全生產工作,完善專家工作業績考核機制,充分發揮專家在專業檢查、事故調查等活動中的技術支持作用。
5.提升宣教培訓能力。
完善安全生產宣傳體系。建立完善政府、部門、企業、媒體及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安全生產宣教聯動機制,全面強化新聞發布、輿論引導、事故警示等制度和全媒體、立體化的宣傳平台建設。加強與宣傳和新聞部門的溝通協調,緊緊圍繞安全生產大檢查等重點工作,認真謀劃長期型、固定型宣傳欄目、板塊,在廣播電台、電視台、網站等主流媒體全覆蓋設立安全生產宣傳專欄,建立安全監管政務微博、政務微信平台,發揮新媒體技術推動信息發布常態化、規範化。充分發揮“一報一刊一網”宣傳平台作用,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加強安全文化宣傳。結合“安全生產月”“安康杯”競賽、“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等活動,推進安全生產、應急避險和職業健康知識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家庭,普及應急法律法規基礎知識,普及和宣傳避險逃生、自救互救知識和技能,增強社會大眾應急意識。
大力推進安全文化示範建設工程。推進安全文化建設示範企業創建工作,切實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提高預防事故、控制職業危害和應急處置能力。
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體系建設。把安全知識普及納入中國小安全教育和高危行業職業教育範圍。強化各級各類人員安全培訓和考核工作。加強各級安全監管人員執法資格培訓,突出抓好鄉鎮(街道)安全監管人員的業務能力培訓。落實企業安全培訓主體責任,確保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和其他從業人員安全培訓到位,以提升實際操作技能為重點,加強高危行業和中小企業一線操作人員安全培訓,強化農民工崗位技能安全教育培訓。加強安全培訓專項檢查,強化培訓效果。
6.深化安全生產市場機制建設。
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推動作用,完善工傷保險制度,取消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在高危行業領域強制實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推進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完善失信懲戒和誠信激勵機制。實行安全生產不良記錄 “黑名單”制度,完善信息報送和季度通報機制,注重與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舉報等制度的有機結合,加大對納入“黑名單”管理的生產經營單位監管力度,依法限制或禁止其新增項目的核准、土地使用、採礦權取得、政府採購、證券融資、政策性資金和財稅政策扶持,對安全生產誠信企業在相關安全生產行政審批等工作中優先辦理。
建立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推行政府購買安全生產專業技術服務,為安全監管執法提供技術支撐,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標準、招標投標和監督評估等制度,研究制定專業技術服務機構和人員從業規範,落實專業技術服務機構依法執業並對技術服務結果負責。四、重點工程
(一)市級煤化工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依託煤化工企業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市級煤化工應急救援隊伍,承擔全市煤化工項目服務區的重特大、複雜煤化工和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任務。
(二)安全生產培訓考試考核體系建設工程。
建設全市範圍內遠程巡考、線上考試、全程跟蹤、信息公開的安全培訓考試考核體系。
(三)市級安全生產信息中心建設工程。
實施“網際網路+安全生產”行動計畫,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技術與安全生產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安全生產工作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實效性。重點加強安全生產信息化平台、安全生產輿論宣傳信息平台和移動互聯信息平台建設。
安全生產信息化平台將整合安全生產辦公自動化系統、應急救援指揮系統、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執法監察系統等現有業務系統,做到統一登錄、統一平台、統一資料庫,實現信息共享、數據共享。採用雲計算數據中心,將大數據套用到安全生產中,提升源頭治理能力。
安全生產輿論宣傳信息平台依託安全生產入口網站,完善改版安全生產入口網站,充分發揮入口網站視窗作用,加大安全生產宣傳力度,向社會充分展示安全監管系統日常安全生產工作,接受全社會監督,充分發揮各功能模組作用,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
“網際網路+安全生產”移動互聯信息平台通過建設安全生產微信公眾平台、微網站、微培訓等套用平台,加快網際網路與安全生產的深度融合,促進服務創新供給和服務資源整合,構建面向公眾的一體化線上公共服務體系。
(四)危險化學品領域本質安全水平提升工程。
完善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部門協調機構,落實監管責任。開展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條件的普查和評估,對安全距離不達標、設備老化陳舊、工藝技術落後等不符合安全準入條件的企業,綜合利用專項整治、行政許可等手段實施危化品企業搬遷、技改、退出綜合治理工程。開展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化工裝置、危險化學品儲存設施安全儀表系統建設、在役安全儀表評估和改造,實現緊急停車(緊急切斷)功能,逐步提升自動化、信息化水平。到2018年,新建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化工裝置和危險化學品儲存設施設定安全儀表系統,達到標準化。到2019年,完成安全儀表系統評估和完善工作,開展化工園區整體安全風險評估,完善安全管理監管機制體制。
(五)職業衛生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工程。
開展職業衛生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基本建成覆蓋全市、布局合理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網路,建成1個市級技術支撐機構。
(六)煤礦安全生產重點工程。
貫徹落實國家煤礦瓦斯(煤層氣)抽采利用政策措施,嚴格落實兩個“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堅持應抽盡抽、以用促抽,以抽保用,推廣低透性瓦斯抽采和低濃度瓦斯發電技術,切實提高煤礦瓦斯(煤層氣)抽采和利用量,大力發展煤礦瓦斯發電、民用燃氣、汽車燃料、鍋爐燃料等煤層氣產業。
(七)營運車輛動態監控系統安全保障工程。
完善我市各級衛星定位系統監管平台軟硬體配置與系統功能,推動班線客車、旅遊客車、包車客車衛星定位系統車載終端2G傳輸視頻向3G/4G傳輸視頻轉換。全面推進公路營運的載客汽車、危險品運輸車輛、半掛牽引車及重型載貨汽車安裝衛星定位系統車載終端,爭取安裝率達到100%。五、保障措施
(一)落實目標責任制度。
各縣(區)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加強領導,定期分析規劃實施情況,及時解決存在的重大問題,要制定規劃實施方案,分解落實規劃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指標,明確責任主體,推動實施規劃重點工程。充分發揮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的作用,促進各縣(區)政府和橫向部門間協同聯動與信息共享,協調解決規劃實施中跨部門、跨行業的重大問題。要建立規劃實施評估的監督機制,切實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強化對重點項目的過程考核。
(二)健全規劃推進機制。
建立橫縱相連的規劃實施推進機制,明確有關部門在規劃推進工作中的任務分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規劃工作的統籌協調和指導,發改、財政等部門要制定有利於安全生產的財稅、產業、價格和投資政策,科技部門要加強對安全生產關鍵技術的研發與示範支持,工業部門要加大企業安全技術改造力度,行業安全監管部門要切實承擔好規劃賦予的重點任務。
(三)強化政策資金保障。
各縣(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安全生產的政策和財政資金支持保障力度,將安全生產重大項目工程納入政府預算投資範圍和公共財政支出優先領域。完善淘汰落後產能及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企業整頓關閉、重點煤礦安全升級改造、重大災害治理、整頓關閉政策。支持非煤礦山企業實施採空區治理、尾礦綜合利用。健全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與使用管理制度,建立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機制。完善工傷保險與工傷事故及職業病預防相結合的機制,合理確立工傷保險基金工傷預防費用的提取比例,充分發揮工傷保險浮動費率機制的作用。
(四)定期開展考核評估。
各縣(區)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將安全生產目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體系。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要建立完善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體系,加強對規劃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定期公布各地區、各行業領域安全生產規劃目標指標、重點工程項目的實施進展情況。規劃編制部門在2018年開展規劃中期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對規劃範圍、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進行動態調整,最佳化政策措施和實施方案;在2020年對規劃最終實施情況進行評估並向社會公布。

印發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屬單位:
《雙鴨山市安全生產“十三五”發展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雙鴨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6月7日

政策解讀

一、出台背景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安全生產的決策部署,根據國家安監總局《關於做好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安監總規劃函[2014]74號)檔案精神及《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的通知》(黑政辦規[2017]7號),制定本規劃。
二、重點內容解讀
各縣(區)政府、各相關部門按照《雙鴨山市安全生產“十三五”發展規劃》全面開展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統籌抓好各項措施落實,確保規劃工作目標的實現。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安全監管責任嚴格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二)全面推進安全生產依法治理。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嚴格規範監管執法,提高整體執法效能。(三)標本兼治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強化區域風險防控,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四)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提升安全生產基層監管能力,提升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能力,提升職業病危害治理能力,提升科技支撐能力,提升宣教培訓能力,深化安全生產市場機制建設。
四、重點工程
(一)市級煤化工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二)安全生產培訓考試考核體系建設工程。(三)市級安全生產信息中心建設工程。(四)危險化學品領域本質安全水平提升工程。(五)職業衛生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工程。(六)煤礦安全生產重點工程。(七)營運車輛動態監控系統安全保障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落實目標責任制度。(二)健全規劃推進機制。(三)強化政策資金保障。(四)定期開展考核評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