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缺口論

雙重缺口論,研究如何利用外資來填補開發中國家的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的理論。又稱兩缺口模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重缺口論
  • 別名:兩缺口模型
  • 釋義:研究如何利用外資來填補開發中國家的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的理論
歷史
1962年,美國經濟學家H.B.錢納里和M.布魯諾在《開放經濟中的發展策略:以色列的經驗》中,首次提出了兩缺口模型;
1966年,錢納里和A.M.斯特勞特在《國外援助與經濟發展》一文中進一步闡述了這一理論。雙重缺口論是在J.M.凱恩斯巨觀經濟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基本論點是,開發中國家的國內儲蓄和外匯供給與完成經濟預期目標所必需的數量之間通常存在著缺口。
假定這兩個缺口互不相等,且無替代性,則每一缺口都對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約束性。從巨觀經濟分析中,我們可知一個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國民經濟的基本核算恆等式:總收入=總支出=消費+投資+出口–進口。
由於總收入減消費等於儲蓄,通過整理並移項得:投資–儲蓄=進口–出口。即儲蓄缺口=外匯缺口,儲蓄缺口要靠外匯缺口來平衡,或者說,在一既定核算階段,儲蓄缺口應與外匯缺口相等。但這兩個缺口相等是事後的相等。事前,投資、儲蓄、進口和出口這4個變數是獨立地變動的,從而投資超過儲蓄的數額不一定等於進口大於出口的數額。
為此,開發中國家必須進行調節,如果儲蓄缺口大於外匯缺口,必須削減投資或增加儲蓄。相反,如果外匯缺口大於儲蓄缺口,就必須削減進口或增加出口。這種調節是一種消極的調節,只是從缺口本身的修補來考慮的。開發中國家可以通過引進外資來同時彌補上述兩個缺口,使外資在克服外匯緊張和提高實際經濟成長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例如,通過利用外資引進一台新型機器,既不需要出口資源也不必由國內儲蓄彌補,就能得到這項投資貨物,從而有助於同時減緩外匯和儲蓄不足的瓶頸現象,為調節經濟均衡增長創造條件。當經濟高速增長需要追加投資時,外資的淨流入對加速發展尤為關鍵。
雙重缺口論說明了經濟發展中利用外資和爭取外援的必要性。成功地利用外資,可以起到既增強一國的生產和出口能力,擴大出口創匯,又增加人民收入和國庫收入,提高國內儲蓄能力的雙重作用,從而使兩個缺口自然地趨於平衡。但國外資源只暫時、局部地緩解國內儲蓄不足和國際收支失衡問題,因此兩個缺口的平衡最終有賴於國內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改造。這一理論還為國家調節經濟活動,實行經濟“計畫化”提供了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