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譯林046:克雷洛夫寓言選

雙語譯林046:克雷洛夫寓言選

《克雷洛夫寓言選:漢英對照》是伊萬·安德烈耶維奇·克雷洛夫(Ivan Krylow)寓言的集會,其寓言大都繼承了俄羅斯動物故事的傳統,寫的都是鳥蟲魚獸、山水花草,它們不僅栩栩如生,富有性格特徵,而且象徵了某種階層和人物,表現了現實的內容。《克雷洛夫寓言選:漢英對照》由韓桂良翻譯,採用中英文對照的板式,讓讀者不僅能了解外國文學的藝術,更能通過閱讀提高其自身英語水平,可謂一舉多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語譯林046:克雷洛夫寓言選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228頁
  • 開本:16
  • 外文名:Selected Fables of Krylov
  • 譯者:韓桂良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英語
  • ISBN:9787544728409, 754472840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克雷洛夫寓言選:漢英對照》是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對照寓言讀物,《克雷洛夫寓言選:漢英對照》匯集了俄羅斯最傑出的寓言作家伊萬?安德烈耶維奇?克雷洛夫的寓言。其寓言內容生動,情節緊湊,語言精練,幾乎每一篇都是一個概括性很強的小小的現實主義戲劇。

作者簡介

作者:(俄羅斯)伊萬·安德烈耶維奇·克雷洛夫 譯者:韓桂良

伊萬·安德烈耶維奇·克雷洛夫(1769-1844年),最傑出的俄羅斯寓言作家,世界三大寓言作家之一。第一個深入人民生活、思想和語言的俄國古典作家,被稱為俄國文學史上“最人民性的詩人”、“最民族和最通俗”的現實主義文學家。主要代表作有《狼和小羊》、《狐狸和葡萄》、《獅子和蚊子》、《狐狸和烏鴉》。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克雷洛夫的文字並非只是寓言,那還是小說,是喜劇,是充滿幽默的正劇,是極具諷刺性的文學。總而言之,那並非簡單的寓言。
——別林斯基

名人推薦

克雷洛夫的文字並非只是寓言,那還是小說,是喜劇,是充滿幽默的正劇,是極具諷刺性的文學。總而言之,那並非簡單的寓言。
——別林斯基

圖書目錄

前言
克雷洛夫小傳
兩個鄉下佬(七.21)
獅王教子(三.12)
小溪(二.9)
磨坊主(七.2)
大官(九.11)
狼落狗圈(二.8)
三個鄉下佬(八.23)
分紅利(二.6)
烏鴉和母雞(一.4)
卵石和鑽石(七.3)
慳吝人(七.18)
梭子魚和貓(二.16)
驢子和夜鶯(二.23)
蛇麻草(五.18)
特利施卡的大褂(四.8)
象當了執政官(二.22)
窮漢暴富(八.9)
四重奏(四.1)
明察秋毫(四.15)
貓和廚子(三.8)
歌手們(一.3)
農夫和僱工(二.19)
熊主管蜜蜂(五.7)
狗和馬(八.16)
傑米揚魚湯(五.1)
狼群和羊群(九.5)
影子和人(五.12)
老狼和狼崽子(三.5)
群魚起舞(七.25)
梭子魚(八.5)
鵝(三.15)
獅子和豹(二.2)
梳子(六.3)
作家和強盜(六.24)
母鹿和高僧(三.19)
狗情狗誼(二.5)
布穀鳥和公雞(九.10)
農夫和大江(四.18)
麻袋(三.7)
命運女神和乞丐(五.22)
杜鵑和鷹(八.6)
毛驢(八.13)
主人和耗子(三.3)
農夫和綿羊(七.17)
剃刀(八.7)
鏡子和猴子(五.8)
象受到寵幸(五.19)
狼和小耗子(七.20)
老鄉落難(三.2)
馬刀(八.10)
雨雲(五.20)
笤帚(七.16)
鷹和蜘蛛(三.18)
商人(八.11)
豬(三.16)
狐狸遭冰凍(九.4)
富人米隆(八.14)
狼和狐狸(四.3)
夜鶚和驢子(八.17)
長尾猴和眼鏡(—.17)
大象和鬈毛狗(三.4)
勤快的熊(六.23)
營造師狐狸(五.24)
命運女神來做客(五.26)
獅子、羚羊和狐狸(八.2)
先知(一.9)
驢和農夫(六.11)
羊群和狗群(六.18)
運貨的馬車(二.20)
潛海探寶(五.4)
一夫三妻(一.20)
杜鵑和鵓鴿(六.2)
樹葉和樹根(四.2)
狼和布穀鳥(二.17)
叛逆的暴民(一.21)
狐狸和土撥鼠(二.10)
農夫和強盜(四.14)
螞蟻(六.14)
蛇和誹謗者(五.21)
兩條狗(七.23)
石塊和蚯蚓(五.6)
紙鳶(四.4)
松鼠當差(八.4)
農夫和斧子(五.13)
松鼠和畫眉(九.2)
驢子和朱庇特(一.16)
貓和夜鶯(七.24)
農夫和馬(八.3)
蚊蚋和牧人(五.9)
狼和貓(八.19)
火炮和船帆(八.12)
鷹和蜜蜂(二.14)
獅子(八.22)
附:中譯者的幾點說明

序言

筆者在這裡向英語讀者奉獻的這份散文譯作,其詩體寓言原作在其祖國俄羅斯享有的那種普遍聲望,或許是在其他任何國家都不大可能期待的。在俄羅斯,這些寓言詩故事活躍在人們的唇舌之間,活躍在老少貧富各類人群的記憶之中,成了俄羅斯人的某種“傳家寶”。而在國外,它們卻常常會有被當做某種海外奇談或諸如此類的危險。寓言詩的獨特優異之處在於它精巧的語言運用和藝術的詩體結構;因此,當它們被譯介成另一種語言的散文體之後,要讓讀者構建起有關原文優異之處的充分認知,大概可能性極小。但是,即使披上另一種語言的外衣,我以為,散文譯本也依然能弓i起讀者的興趣並博得他們的喜愛——只需讀者足夠寬宏,明白散文譯本並不容易,而不利條件卻很多。原作的閃光點自然會受到遮掩,原作的樂感會整體變得遲滯,但原作中對人類心底深處的意念和動機的敏銳審視,對獸類世界中盛行的那種難以言喻的感受所作的直白解讀,以及把故事講述得既清晰又周全的技能,所有這一切都會在散文譯本中保留著;這方面應該能得到異國讀者的讚賞。譯本中遣詞造句所提供的俄羅斯人生活圖景,對於所有肯花點氣力研究它們的讀者來說,也都是可以理解和把握的;對一個陌生的心靈來說,它們所傳遞的有關俄羅斯人生活方式和習俗的理念,遠遠要比從某些知識貧乏、但憑想像提筆作畫的畫家最用心思的圖畫中所得的要多要好。例如,在《兩個鄉下佬》、《老鄉落難》、《三個鄉下佬》、《農夫和僱工》以及諸如此類的故事中,你將找到有關俄羅斯普通百姓言行舉止的大量信息,儘管他們也是數以百萬計的我們歐洲同鄉,但我們對他們的了解卻比了解中國入或美洲印第安人少多了。更讓人感興趣的應該還有某些寓言故事所呈現的,在俄羅斯長期流行的對種種專制壓迫腐敗墮落的抗議;對以強凌弱、為富不仁、壓榨窮人等種種社會現象的抨擊。讀者將欣喜地注意到,促使克雷洛夫提筆寫下《農夫和大江》、《熊主管蜜蜂》以及《群魚起舞》之類寓言故事的那種對受欺壓凌辱的弱者深厚的同情,以及對罪惡的強權所表達的果敢義憤。這樣的故事,即使是在脫盡奢華無所裝飾,披掛上不尋常的散文外衣時,其吸引力也不可能被完全剝離轉移。
很多譯者都曾竭力把克氏寓言譯成詩體。筆者則未嘗試圖冒此風險,而是把努力局限於創作一份自己所希望的忠實傳達克雷洛夫詩作精神的散文譯本。譯本可能會因為外貌笨拙而有所欠缺,但它追求的目標在於保有一分照錄原作的忠實。筆者唯一放任自己對所選寓言作出的冒昧處置是,有時捨棄了一些看來並不太必要的“道德說教”。克雷洛夫作為道德說教高手是從來不知倦怠的,但所有這些“說教”和“申明”,以及類似的結語和評點,都很容易使讀者感到累贅。因此,假如連我自己額外加上的寓言註解也可能被證明是某種累贅的話,我不會感到絲毫意外。
筆者譯介了克氏寓言全集近一半的篇幅。筆者捨棄的,有很多是克氏開始其寓言寫作時改寫他人的作品,筆者以為稍收幾篇作為代表也就足夠了。其餘的,看來較少獨創和不太典型的篇章,以及某些在當時和對當事人來說有意義和趣味,但後來卻顯得比較缺乏要領的篇章,筆者也都捨棄了。必須時時切記於心的是,克氏寓言絕非僅僅是某種文學花絮,炮製出來只為暫時的取樂和虛榮,並不追求任何有用的結果,也並不提出任何嚴肅的理念。實際上,猶如一定之規,克氏每一則寓言都在傳遞或有價值的警示,或有益的懲戒規勸。
在結束本前言之前,筆者希望對幾位曾鼎力相助的作家表示由衷的感謝。由於某些至今無法解釋清楚的原因,俄語文本的英譯譯者表現出一種獨特的、全都不願提起先行譯家的做派,而按理,先行者會使後來者完成其任務相對容易得多。大量地利用——不說是全盤利用吧——俄語文本的法語譯作或德語譯作,然後完全地隻字不提受惠匪淺,這幾乎成了我們這行里的一種常規陋習。這樣的行為,依筆者淺見,也太不明智了。因為,它會很容易讓有此愛好者受到難堪的評點。筆者以為,在譯介俄語之類不太熟稔的語種文本時,每個人都應該儘可能利用前輩譯家提供的幫助;當然更應該讓此類幫助得到坦蕩的承認和感謝。
筆者本人的情況是,儘管譯本譯自俄語原作,但必須在這裡表達筆者對查理·帕爾費先生(Mr.Charles Patfait)的法語詩體譯作、費迪南德·托爾內先生(Mr.Ferdinand Tomey)以及另一位未加署名的德國夫人@的德語詩體譯作的感謝之情——這些譯本都極其忠實可靠,尤其是考慮到其艱難玉成就更是可貴了。至於克雷洛夫傳記部分,那我幾乎完全要歸功於由聖彼得堡科學院普列特尼夫先生(Mr.Pletnef)、洛巴諾夫先生(Mr.Lobanof)和格羅特先生(Mr.Grot)等作者所寫的紀念論文(俄文文本)了。
筆者很高興有機會表達對格羅特先生眾多善意幫助的由衷感激之情,尤其是他所贈予的由克涅維奇先生(Mr.Kenevich)撰寫的那份傑出而又周密詳盡的評論文章,讓我從中汲取了譯作結尾插入的大部分註解。
最後,筆者必須向另一位俄國朋友亞歷山大·奧涅金先生(Mr.Alexander Onegine),表示感謝。他擔當起了為譯作進行覆核校閱的重任,並因此使筆者免除了常為自己不經意間極有可能留下種種失誤的擔心,而這種擔心就像是一抹陰影,始終伴隨著譯者在萬難欽羨的譯作進程中踽踽而行。
W.R.S.R.於內殿
1868年12月14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