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詩餘》是宋代王炎創作的詞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雙溪詩餘
- 作者:王炎
- 創作年代:宋代
- 類別:詞集
《雙溪詩餘》是宋代王炎創作的詞集。
《雙溪詩餘》是宋代王炎創作的詞集。內容簡介詞集,一卷。其世居婺源、武水合流處,因以自號“雙溪”。明王麟《雙溪類稿序》:“公世居婺源、武溪之曲,雙溪合流,因以為號。”“詩餘”,詞的別稱。在古代詩論中,謂詩衰而詞興,詞乃詩之...
紅滿斜陽自在流。作者簡介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雲淡秋雲"、〔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餘》。存詞80餘首。
王炎的詞集《雙溪詩餘》,有《四印齋匯刻宋元三十一家詞》本、《又次齋詞編》本。其文集《雙溪文集》有明嘉靖刻本、萬曆刻本和清康熙刻本,內附詞1卷。王炎的詩文博雅精深,甚具根柢。作詞主張以婉轉曲折為善。貴婉約、輕豪壯之論,成為後世以婉約為本色、以豪放為變調的先聲。簡介 王炎(1137——1218)字晦叔...
《送游大冶歸建陽》是宋代詩人王炎創作的一首詩作。作者簡介 王炎(1138年-1218年),字晦叔,徽州婺源人。提刑王汝舟從曾孫。生於紹興八年,自幼篤學,乾道五年鄭僑榜進士。乾道六年二月為軍器少監。慶元中期出守湖州。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著有《雙溪詩餘》。詩詞正文 震澤黃柑熟,苕溪紫蟹肥。天寒留...
無處尋春色。簌簌輕紅飛一片,便覺臨風悽惻。莫道無情,嫣然一笑,也似曾相識。惜花無主,自憐身是行客。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無休歇。買田築屋,是何時節。從今事事都休說。巢安寮里藏疏拙。藏疏拙。許誰為伴,溪山風月。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多虧缺,天邊月。算人生必有,衰羸時節。恁是一陽來復後,梅花柳眼先春發。料明年、又老似今年,當休歇。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想北山猿鶴,南溪鷗鷺,怪我歸遲。青雲事、今已晚,倚小窗、誰與話襟期。對酒有愁可解,擘箋無怨休題。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河漢橫斜天似水,玉鑒光寒。草草具杯盤。相對蒼顏。素娥莫惜少留連。秋氣平分蟾兔滿,動是經年。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水沉為骨玉為膚。留得春光少住。鴛帳巧藏翠幔,燕釵斜嚲纖枝。休將往事更尋思。且為濃香一醉。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過雨濕殘紅。老色菱花影里,客愁蕉葉香中。柳梢飛絮,桃梢結子,斷送春風。莫恨春無覓處,明年還在芳叢。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海棠落盡青春晚。青春晚。少年遊樂,而今慵懶。春光不可無人管。花邊酌酒隨深淺。隨深淺。牡丹紅透,荼蘼香遠。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三山來鶴駕,萬戶識鳧仙。手種河陽桃李樹,暫時來看春妍。綵衣一笑棹觥船。明年當此日,人到鳳池邊。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清明時候,故遣人憔悴。竹雞啼罷山村雨。正寥落、無情緒。猛省從前多少事。綠楊堤上,樓台如畫,此景今何處。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都是作者重視法度的表現。(《宋詞鑑賞辭典》)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年)進士。張拭帥江陵,邀入幕府。官至軍器監,中奉大夫,賜金紫,封婺源縣男。所居在武水之陽,雙溪合流,因以自號。有《雙溪集》、《雙溪詩餘》。詞存五十二首。
昔年此地往來頻。認得綠楊攜手處,笑語如存。往事不堪論。強對清樽。梅花香里月黃昏。白首重來誰是伴,獨自銷魂。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吹香飄縞袂,脫跡委紅裙。枝上青青結子,子中白白藏仁。那時別是一家春。劈泥嘗煮酒,拂席臥清陰。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怯聞梅弄殘。蕭蕭黃落客氈寒。不禁衣頻寬。身外事,意闌珊。人間行路難。尋思百計不如閒。休貪朱兩轓。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十分自在,只恁么、有何不可。過眼空花都看破。紅塵外、獨行獨坐。也沒籌量,也沒系絆,更覓甚、三乘四果。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歌鳳將雛。笑酌流霞,問人何處,別有瑤池。相將月佩霞裾。領鳧舄、歸朝玉墀。管取長年,進封大國,穩住清都。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未許輕紅破蕾、綴桃枝。社前歸燕穿簾語。似說人憔悴。自緣老去少歡悰。不是春寒料峭、怯東風。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1218年)卒。王炎博聞強志,著述甚豐,其詩文議論醇正,引據精審,頗富文采。所著《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等,總題曰《雙溪類稿》,今已亡佚。明代程敏政輯《新安文獻志》多有採錄。亦工詞,反對寫詞“字字言閨閫”,認為這樣便“語懦而意卑”;亦不提倡一味叫囂的“豪壯語”(《雙溪詩餘自敘》)...
欲試縷金衣。一種出塵態度,偏宜月伴風隨。初疑邂逅,湘妃洛女,似是還非。只恐乘雲輕舉,翩然飛度瑤池。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一番飛次春風巧,細看工夫。點綴紅酥。此際多應別處無。玉人不與花為主,辜負芳菲。香透簾帷。誰向釵頭插一枝。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社近東皋農務急,催耕。又見菖蒲出水青。池面縠紋平。掠水迎風燕羽輕。試出訪尋春色看,相迎。巧笑花枝似有情。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詩編酒榼總無緣,閒中贏得瞢騰睡。塵暗犀梳,香消翠被。悄無音信來青羽。新愁正上自眉峰,黃昏庭院瀟瀟雨。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天意人情都好。煙柳露桃枝上,覺今年春早。遏雲一曲鳳將雛,疑是在蓬島。玉筍扶杯瀲灩,願黑頭難老。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才報東風訊息。雖則清臞如許,有生香真色。相看動是隔年期,忍不飲涓滴。莫待輕飛一片,卻說花堪惜。作者簡介 王炎(1138-1218),字晦叔,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嘗佐張拭江陵幕,歷任崇陽主簿、臨湖知縣、軍器少監等職。有《雙溪集》二十七卷,《雙溪詩餘》一卷。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武陵春:詞牌名。此詞在《詩詞雜俎本·漱玉詞》《類編草堂詩餘》《匯選歷代名賢詞府全集》《文體明辨》《古今名媛匯詩》《詞的》《嘯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詞統》《古今詩餘醉》《歷城縣誌》《花鏡雋聲》《見山亭古今詞選...
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後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於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鬱,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