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河集農民暴動

雙河集農民暴動是中國共產黨於1932年在安徽長豐縣雙河集一帶組織的,以反國民黨圍剿為目的的一次農民暴動,暴動失敗。1931年9月,國民黨反動派增調了15個師的兵力,對我鄂豫皖蘇區根據地進行第三次“圍剿”。1932年初,中共皖西北中心縣委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開展春荒鬥爭,會議決定成立春荒鬥爭指揮部,確定在合肥北鄉雙河集舉行農民暴動,開展游擊戰爭,創立新的蘇區。雙河集位於合肥長豐縣,是壽縣、定遠、長豐三縣交界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河集農民暴動
  • 時間:1932年4月
  • 地點:北鄉費家村李壽元家
  • 目的:反國民黨圍剿
歷史過程,意義,

歷史過程

1932年4月初在北鄉費家村李壽元家,崔筱齋主持召開了北鄉區委黨團聯席會議,制定武裝暴動的具體計畫和日期。4月7日,在黨團組織的領導下,在北鄉游擊隊、赤衛隊和紅槍會的武裝保護下,1000餘名有組織有領導的廣大農民民眾舉行了暴動,還有不計其數的農民自發參加扒糧行列。扒糧鬥爭持續了幾天,並奪取了一批槍枝,震動了整個北鄉的地主豪紳。不久,國民黨下塘集團防局頭子糾集楊家廟惡霸勢力來鎮壓扒糧民眾,因寡不敵眾,扒糧隊伍被迫撤退。敵人撤走以後,中共皖西北中心縣委加強了雙河農民暴動的領導力量,派軍委書記李星三等同志來北鄉繼續指導農民暴動。4月12日,在崔筱齋、李星三的指揮下,雙河集農民暴動進入第二階段,當晚,數千名扒糧民眾再次行動,首先從崔瓦房、白小河、造甲店三處同時展開,直到下塘集附近的榮家崗、松樹崗、馬家崗等地,參加扒糧的農民人山人海,川流不息,超過上次十幾倍,達萬餘人。民眾發動之廣泛,規模之大,在合肥地區是前所未有的。這次鬥爭持續了三天三夜,在縱橫十里的北鄉,所有大地主的糧食都被扒光,還奪取地主槍枝40餘支,在鬥爭中壯大了游擊隊的力量。正當扒糧鬥爭還在進行時,國民黨合肥縣政府調集了大批正規軍隊和地方民團,對扒糧民眾進行野蠻的報復,北鄉游擊隊奮勇抵抗,掩護民眾撤退,先後打退敵人幾次進攻。敵人不斷增調部隊,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崔筱齋率領部隊轉移到肥東邊緣,不得不化整為零,分散活動。6月16日,崔筱齋在羅集東山家崗繼續從事革命活動,由於壞人告密,來不及撤退,被葉奮九民團逮捕,關在下塘集團防局看守所。葉奮九先是用刑具,妄圖迫使崔筱齋供出革命同志的下落,遭到嚴詞拒絕,繼又以死來威脅,崔筱齋怒不可遏,他大義凜然地回答:“革命終究是要實現的,我此時的生死已置之度外。”6月18日晨,正值下塘集逢集,崔筱齋在荷槍實彈的數十名敵人層層押解下,從容不迫地步行,路過街道時,他吟詩一首:“天上小星簇大星,筱齋死了為革命。死了筱齋容小可,革命自有後來人。”一路上他還高唱《國際歌》,高呼“打倒國民黨!”“共產黨萬歲!”在場的民眾紛紛流下了熱淚,有的還低聲地跟著呼口號。崔筱齋英勇就義,年僅36歲。

意義

雙河集農民暴動雖然失敗了,但烈士的鮮血沒有白流,它點燃了農民運動的熊熊烈火,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人民去和反動派作更加頑強的鬥爭,在合肥地區武裝鬥爭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在雙河集農民暴動的帶動和影響下,先後暴發了吳山廟武裝起義和西鄉“五一”扒糧鬥爭等革命運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