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廟村(河北省趙縣前大章鄉雙廟村)

雙廟村(河北省趙縣前大章鄉雙廟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趙縣雙廟村,現行政區劃屬前大章鄉一行政村。位於趙縣縣城北約8公里,臨近藁城、欒城縣。其前身為雙廟鄉政府所在地,後合併歸入前大章鄉。雙廟村現有人口2000餘人,主要居住郅、白兩姓居民,東西兩條主要街道南北貫通,村落平面占地約53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雙廟村
  • 別名:雙廟李家莊
  • 行政區類別:河北省趙縣前大章鄉
  • 電話區號:0311
  • 郵政區碼:051530
  • 地理位置:河北省趙縣前大章鄉雙廟村
  • 面積:530畝
  • 人口:2000餘人
  • 著名景點:人祖廟,俗稱:哥哥姐姐廟
趙縣雙廟村,現行政區劃屬前大章鄉一行政村。位於趙縣縣城北約8公里,臨近藁城、欒城縣。其前身為雙廟鄉政府所在地,後合併歸入前大章鄉。
石家莊市趙縣雙廟村
雙廟村現有人口2000餘人,主要居住郅、白兩姓居民,東西兩條主要街道南北貫通,村落平面占地約530畝。
雙廟比肩
雙廟村的雙廟在村北,一個圈著圍牆的院子裡,面北背南比肩矗立著兩座廟宇。院門掛著鐵鎖,村民告訴記者,東邊的是伏羲廟,也就是“哥哥廟”,西邊的是女媧廟,俗稱“姐姐廟”。這兩座廟宇中間的距離5步,廟前建有八角重檐琉璃瓦小亭。伏羲廟與女媧廟內香案前各有一口圓形水井,名曰“龍井”、“龍泉”,這也正是雙廟龍泉村名的來歷。在兩廟前的院子裡,還有一口井,有“五步兩座廟,十步三眼井”之說。
村中老人說,如今的“哥姐廟”是後來重修的,早先“哥姐廟”也叫“人祖廟”。雙廟村早先也是鄉政府所在地,後來鄉鎮合併後鄉政府駐地外移,但是“哥姐廟”香火旺盛,每逢節慶,前來上香祈願者絡繹不絕,“既是祈願,也算祭祖吧”。
人類始祖
伏羲女媧是誰?雙廟村人都知道這二人是人類的始祖。在上古神話中,伏羲的母親踩了一個大腳印,被一道青虹纏身,受孕生下蛇身人首的伏羲。據說,伏羲出生在甘肅,葬於河南,曾經在新樂生活過。伏羲是三皇五帝中的人物,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教會了人們結網捕魚,發展了畜牧業,制定了婚嫁制度,是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又稱媧皇,與伏羲一起,被認為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女媧也是人首蛇身,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後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兄妹成親
在雙廟村人眼中,伏羲與女媧地位平等,並無尊卑之分,這從“哥哥廟”與“姐姐廟”並排而立就能體現出來。村民告訴記者,伏羲與女媧雖然是兄妹,但是各吃各的井水,從不混用。在中國神話傳說中,伏羲與女媧兄妹成親,既然是兄妹,為啥井水分吃呢?這個傳說也引起了眾多學者的注意。有學者認為,當地人稱呼伏羲廟與女媧廟為“哥姐廟”,叫二人為“龍哥”、“龍姐”,這種叫法說明二人在此生活期間尚未成婚。在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個女人嫁夫就說她多吃了一眼井水;若改嫁再婚,人們就會她又多吃了一眼井水。
伏羲女媧各住各的廟,各吃各的井水,也傳遞出了一個信號,趙縣雙廟村是伏羲女媧結伴遊徒尋覓世界的暫居點,其文化特點是結伴而未成婚。
商周遺址
伏羲女媧被人們奉為神祗,供奉尊崇。雙廟村的歷史卻也確為久遠。
1971年,雙廟村進行大規模平整土地、“改造農田工程”。在村東的地里,發現一處古代遺址,經考古發掘,初步探明古遺址呈正方形,邊長240米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文化層深1.6米。遺址內有大面積的燒土層和灰坑,還有多座古墓葬。挖掘出土了精美的蕉葉紋爵、素紋爵饕觚、曲內戈等青銅器和瑪瑙環、磨光斑石穿孔石器等珍貴文物,還出土了戰國簡瓦、宋代注水壺等不同時期的文物。根據文物斷定,雙廟遺址為商周遺址,距今約3000-3500年。1988年,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雙廟商周遺址’,2009年被定為省重點保護單位。如今的商周遺址成了一片沃野,長滿了金燦燦的麥子。雙廟村人早已告別了古代傳統的農耕生活。
據縣史《趙州志.清代趙州村莊圖》載:雙廟古莊,亦稱雙廟李家莊,是由雙廟和李家莊兩個自然村落組成,兩個村只有一條古道(現在的東街)溝隔開。雙廟主要居住著郅、白兩姓;李家莊由韓氏居住,無李姓。1983年地名普查時,為了有別於各子公社李家莊,更名雙廟村。雙廟村的最早記載見諸於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的《大金沃州柏林禪院三千邑眾碑記》,碑刻:雙廟龍泉古莊。
據年長村民回憶,清末時雙廟村仍保留著一座古廟宇,懸掛巨大匾額,陽刻斗大楷書“人祖廟”三個大字。廟內並排兩座廟:一曰伏羲廟,俗稱“哥哥廟”;一曰女媧廟,俗稱“姐姐廟”。廟前建有八角重檐琉璃瓦小亭。廟內亭中有井,曰“龍井”、“龍泉”。廟建於何時,確切時間無考,但廟宇在文革時期遭破壞。
雙廟村(河北省趙縣前大章鄉雙廟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