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帶副緋鯉(雙帶海緋鯉)

二帶副緋鯉

雙帶海緋鯉一般指本詞條

二帶副緋鯉,為羊魚科副緋鯉屬的魚類,學名:Parupeneus trifasciatus (Lacepède, 1801) ,俗名:雙帶海緋鯉。分布於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諸島、台灣島以及西沙群島等,屬於熱帶和亞熱帶近岸底層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二帶副緋鯉
  • 拉丁學名:Parupeneus trifasciatus (Lacepède, 1801) 
  • 別稱:雙帶海緋鯉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Perciformes
  • :羊魚科 Mullidae
  • :副緋鯉屬 Parupeneus
  • :二帶副緋鯉 P. bifasciatus
  • 分布區域:海洋
  • 英文名:Two barred goatfish
物種名稱,分類信息,雙帶副緋鯉,種群分布,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物種名稱

二帶副緋鯉,俗名海鯉。體長橢圓形。頭較大,短鈍,頂部較隆起。體長為體高3.0~3.5倍。體側具3條寬橫帶。第二背鰭最後鰭條正常,不特別延長。觸鬚較粗短,後端達不到鰓蓋後緣。暖水性珊瑚礁魚類。體長110~280毫米,較少見。分布於熱帶印度洋和太平洋中、西部淺海。我國見於南海

分類信息

二帶副緋鯉,體長橢圓形。稍側扁。一般體長9~17厘米。體重40~100克、背鰭兩個,第一背鰭有8棘,其中第一棘短小。上下頜,犁骨及顎骨均具絨毛狀齒、下頜有兩條長須,其後端達前腮蓋骨後緣下方、體側有2條平行的金黃色縱帶,自眼後直達尾鰭基部,故名“雙線”、兩背鰭均有三條黃色縱帶。尾鰭上下葉均無斜條紋。尾鰭深叉形、體被櫛鱗,鱗薄極易脫落、吻端及眼前部無鱗、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並延伸至尾鰭基部。體背部玫瑰紅色、腹部淺黃色、胸鰭、腹鰭、臀鰭、尾鰭及觸鬚均為黃色。
二帶副緋鯉二帶副緋鯉

雙帶副緋鯉

二帶副緋鯉,為羊魚科副緋鯉屬的魚類,主要棲息1-80公尺深度的溫暖向海礁坡礁區、瀉湖等內外側泥砂地。白天時獨自或三五成群的遊動在充滿多毛類、甲殼類的砂泥地上,用敏銳的觸鬚、探索躲藏在砂泥地的食物;夜晚來臨時,則在平坦的砂泥地上靜靜的獨眠。
雙帶副緋鯉雙帶副緋鯉

種群分布

副緋鯉屬的魚類,俗名雙帶海緋鯉。分布於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諸島、台灣島以及西沙群島等,屬於熱帶和亞熱帶近岸底層魚類。
二帶副緋鯉二帶副緋鯉

形態特徵

二帶副緋鯉,體長橢圓形。頭較大,短鈍,頂部較隆起。體長為體高3.0~3.5倍。體側具3條寬橫帶。第二背鰭最後鰭條正常,不特別延長。觸鬚較粗短,後端達不到鰓蓋後緣。
二帶副緋鯉二帶副緋鯉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僅達吻部的中央,後緣為斜向彎曲;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齶骨無齒。具頦須一對,末端達眼眶後方。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5-7 + 18-21。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8-30,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第二背鰭最後軟條特長;胸鰭軟條數15-17(通常為16);尾鰭叉尾形。體澹灰至棕紅色;吻部至眼後有一短縱帶;第二背鰭基及其鰭後呈黑色,末緣及臀鰭膜上有黃色縱帶斑紋。體側具五條橫帶,第一條在第一背鰭前方體側,第二條在第一背鰭下方體側,第三條較窄在第一與第二背鰭間,第四條在第二背鰭下方體側,第五條在尾柄側方。三帶海緋鯉(Parupeneus trifasciatu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生活習性

二帶副緋鯉,暖水性珊瑚礁魚類。體長110~280毫米,較少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