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技術規程

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技術規程

《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技術規程》(DB36/T 1173-2019)是2020年5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地方標準,歸口於江西省農業農村廳。

地方標準《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技術規程》(DB36/T 1173-2019)規定了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技術,包括區域布局、品種選擇、壯秧培育、移栽、大田管理、收穫等要求。該標準適用於江西省內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技術規程
  • 外文名:Cultivation technique standards for Japonica-Indica hybrid late-season rice
  • 標準號:DB36/T 1173-2019
  • 發布日期:2019-11-05
  • 實施日期:2020-05-01
  • 中國標準分類號:B 05
  • 國際標準分類號:65.020.20
  • 批准發布部門: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 行業分類:農、林、牧、漁業
  • 標準類別:方法標準
  • 性質:推薦性地方標準
  • 狀態:現行
  • 歸口單位:江西省農業農村廳
制定過程,編制進程,制定依據,起草工作,標準目次,內容範圍,引用檔案,實施建議,意義價值,

制定過程

編制進程

地方標準《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技術規程》(DB36/T 1173-2019)由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提出並歸口。
2018年4月,江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組織技術人員,根據多點試驗研究結果與示範生產實踐情況,嚴格按照《標準化工作導則》的要求,於2018年8月份完成初稿和項目建議書,2018年11月通過了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的立項答辯並獲得立項。經反覆修改,於2018年12月完成徵求意見稿,並向相關專家徵求意見。
2019年11月5日,地方標準《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技術規程》(DB36/T 1173-2019)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0年5月1日,地方標準《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技術規程》(DB36/T 1173-2019)實施。

制定依據

地方標準《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技術規程》(DB36/T 1173-2019)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GB/T 1.1-2009)規則起草。
該標準依據起草組成員多年來從事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新品種引進篩選、播期、播量、育秧、栽插、施肥(用量和模式)、管水、化控劑、除草劑、病蟲害防控、收穫時期等一系列技術專題試驗和簡比試驗基礎上,結合大田驗證效果和高產攻關經驗,經過科學的總結、梳理和提煉而成。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人:文喜賢、程飛虎、陳忠平、樂麗紅、黃大山、曹開蔚、余進、方明珍、陳恆、黃梅梅、孫明珠、劉凱麗、龍瓏、張昆、王雪橋、劉雲發、邱水勝、鄭海燕、劉根如、周文新、鄢國亮、高春庭、吳生根、劉綿慶、肖志強、錢國明、晏才剛、虞興華、蔡輝。

標準目次

前言
1 範圍
1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區域布局
1
5 品種選擇
1
6 壯秧培育
1
7 移栽
2
8 大田管理
3
9 收穫
3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技術規程》(DB36/T 1173-2019)規定了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技術,包括區域布局、品種選擇、壯秧培育、移栽、大田管理、收穫等要求。該標準適用於江西省內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

引用檔案

GB 5084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T 8321.10 農藥合理使用標準(十)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DB36/T 1077 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規程
參考資料:

實施建議

該標準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性,建議發布實施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在該標準規定區域範圍和生態條件下套用;還應當加強該標準的宣傳與實施,在當前套用面積較大的環鄱陽湖區和贛撫平原區生產基地上首先套用,加快推動糧食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發展。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技術規程》(DB36/T 1173-2019)的制定,可以進一步規範從種到收全程生產技術措施,以更好地指導各地生產,充分挖掘品種潛力,助力糧食增產、糧農增收、糧企增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