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嬌山群是王竹泉於1930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嬌山群
- 外文名: Shuangjiaoshan Gr(Shuangchiaoshan Series;Shuangqiaoshan Series)
- 時代:Pt2AnZ
雙嬌山群是王竹泉於1930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
雙嬌山群是王竹泉於1930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王竹泉,1930年命名,雙嬌(樵)山系(江西修水流域地質礦產報告。地質匯報,第14號)。與上樵山層(系)均為誤讀,現統稱雙橋山群(系)[1],廢棄。分布範圍華東,江西省...
上雙嬌山群,是以群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1974年江西區調隊命名。主要成分是凝灰質板岩、粉砂凝灰質板岩、綠泥絹雲板岩為主,間夾變質細屑沉凝灰岩、變石英角斑岩及變余凝灰質粉砂岩。與下伏的下雙嬌山群,上覆的震旦系硐門組砂岩均為不整合接觸。命名:江西區調隊1974年命名(1∶50萬江西地質圖說明書...
修水群,是以群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時代屬青白口紀,分布於贛西北地區,為一套淺變質岩系。自下而上分為觀音閣組、程山亭組和東流坑組。主要為凝灰砂岩、粉砂岩和板岩。命名 江西區調隊1979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江西修水城北觀音閣。沿革 1974年江西區調隊將贛西北的變質岩系稱為雙嬌山群並進一步劃分上、...
構造侵蝕低山、丘陵地形 位於縣區中部,包括芳溪--村前公路線以北的芳溪、橋西、天寶、敖橋、澄塘、棠浦和新莊等鄉的部分地區。山林由元古界雙嬌山群淺變質岩組成,標高200-500米。山坡坡度35度-40度。山頂多呈尖楞狀,溝呈“U”型。地勢自東向西增高,山坡變陡,山頂尖棱。植被自東向西逐漸繁茂。構造剝蝕低丘...
1970年1∶20萬衢縣幅地質調查報告中,將前震旦系自上而下劃分出上墅組、雙嬌山群、鐘呂群,但將上墅組置於下震旦統。1975年1∶20萬諸暨幅地質調查報告中,將原變質岩系自上而下劃分上墅組、虹赤村組、駱家門組和雙溪塢群,但時代劃分上卻將上墅組與虹赤村組置於震旦系。1989年《浙江區域地質志》重新厘定...
落可崬群 落可崬群(Luokedong Gr.)的時代屬青白口紀。落可崬群(Luokedong Gr.)的時代屬青白口紀。出露於江西武寧縣盤溪落可崬地區,為一套淺變質火山岩—碎屑岩系。以火山碎屑岩為主,近底部夾中酸性火山熔岩,厚218米。與上覆震旦系硐門組及下伏上雙嬌山群均為不整合接觸。
1982年江西區調隊命名,命名剖面位於修水縣城東程山村。1974年將本區前寒武系正式命名為雙嬌山群,1979年江西區調隊命名為“修水運動”。1987年將修水群置於新元古界。命名 江西區域地質調查大隊1982年命名;徐備,1987年介紹。命名剖面位於修水縣城東程山村。沿革 江西區調隊於1974年將本區前寒武系正式命名為雙嬌山群...
東流坑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徐備,1986年命名,剖面位於修水城東部東流坑。與下伏程山亭組為整合接觸;和上覆落可崬群不整合。厚度大於120米。命名 中國地質大學徐備1987年命名。 命名剖面位於修水城東部東流坑。沿革 江西區調隊於1974年將本區前寒武系稱為雙嬌山群,並進一步劃分為兩個亞群,四個...
1974年江西區調隊將贛西北的前寒武系正式命名為雙嬌山群並分為上、下兩個亞群。1978年江西區調隊在進行中元古界地層總結時,於修水城北觀音閣、鳳浪洞、祝家等地上雙嬌山群中見有一不整合,並將不整面以上地層命名修水群。1987年中國地質大學徐備在此進一步研究,再次肯定了修水運動的存在,並對修水群作了進一步...
硐門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王竹泉,1930年命名為橫路硐門砂岩,江西區調隊,1974年改稱硐門組。主要為一套灰綠,灰白色石英砂礫岩及含礫石英砂岩,底部與下伏上雙嬌山群或落可崬群不整合接觸。厚450-500米。簡介 硐門組(Dongmen Fm)位於南華系底部。分布於贛西北地區,為粗碎屑岩地層。在武寧...
木坑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安徽冶金地質局1971年命名。本組岩性單調,為灰綠色中厚層千枚狀含砂粉砂岩夾粉砂質千枚岩,千枚岩,頂部淺紅、紫紅色千枚狀含鈣粉砂岩,有時與綠色砂岩互層,厚度大於4600m。該組與下伏雙嬌山群不整合接觸,與上覆牛屋組黑色變質含砂粉砂岩整合接觸。命名 安徽冶金地質...
彭澤馬澗橋地區該群主要為紫紅色薄、中厚層安山質層凝灰岩,水平層理髮育,近底部與英安岩互層,底部為紫紅色巨厚層火山角礫岩。該群厚度在落可崠地區為218m,馬澗橋地區為224m。該群與上覆震旦系硐門組及下伏新元古界上雙嬌山群均為不整合接觸。備考 編撰者 :王自強 作者1 :江西省地質礦產局 年份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