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小米

雙城小米

雙城小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雙城小米生長在松嫩平原。地處黃金積溫帶,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養分積累多。雙城小米籽粒飽滿,粒圓,籽徑0.8毫米左右,色澤鮮亮金黃,均勻一致;蒸製後香味濃郁,口感綿軟、風味獨特、粘著力強,具有較好的粘聚性,不易散。煮製後產品表現出黏度高,顆粒狀態好,小米粥有“代參湯”之美譽。

2016年8月16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雙城小米”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城小米
  • 產地名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
  • 品質特點:籽粒飽滿,口感綿軟,粘聚性好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435號
  • 批准日期:2016年8月16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特徵,內在品質指標,產地環境,地貌土壤,氣候特徵,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歷史文化,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雙城小米籽粒飽滿,粒圓,籽徑0.8毫米左右,色澤鮮亮金黃,均勻一致;蒸製後香味濃郁,口感綿軟、風味獨特、粘著力強,具有較好的粘聚性,不易散。煮製後產品表現出黏度高,顆粒狀態好。
雙城小米雙城小米

內在品質指標

雙城小米的營養價值高,據測定,雙城小米蛋白質含量大於10%,脂肪含量小於3%,粗纖維含量大於1%,直鏈澱粉含量大於16%。雙城小米粥有“代參湯”之美譽。

產地環境

地貌土壤

雙城區位於松嫩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土壤類型主要以黑土黑鈣土草甸土為主,其中黑土面積占58%,土壤比較肥沃,土壤有機質平均為2.74%,富含微量元素,自然肥力高,適宜雙城小米種植。

氣候特徵

雙城區居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年有效活動積溫2700-2900℃,年日照時數平均為2582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12.2千卡,無霜期125-135天,年降雨量410-52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月份,70%以上的降水在農作物生長期。雙城區地處黃金積溫帶,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小米養分積累多。

歷史淵源

穀子,通稱粟,去殼即為小米。在中國已有8000餘年栽培歷史。
雙城小米雙城小米
遼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達起兵反遼時,用小米飯、殺豬菜、花園酒犒賞前線征戰得勝回來的將士。自那時起,雙城小米就成為朝廷貢米。
清朝吉林將軍富俊奉旨興辦京旗雙城堡屯田,卓有成效後,進京面聖,特意給道光皇帝帶去由京旗人家生產的各種農產品,道光帝吃著用小米磨成粉面做的京旗餑餑,龍顏大悅,遂將雙城小米粉定為皇家貢品。
2001年以來,原雙城市採取公司加農戶、農戶連基地的辦法,科學調整雙城小米種植結構,嚴格執行綠色食品生產標準及質量監控。

生產情況

2003年,原雙城市樂群鄉樂群村雙城小米種植面積1000畝。
2016年,雙城區雙城小米種植面積10000公頃,生產小米37500噸。
雙城小米雙城小米

產品榮譽

2003年,雙城小米被評為“國家綠色食品A級標準產品”。
2016年8月16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雙城小米”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雙城小米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哈爾濱市雙城區水泉鄉公正鄉、農豐鎮、杏山鎮、同心鄉、臨江鄉、萬隆鄉韓甸鎮金城鄉蘭棱鎮朝陽鄉單城鎮聯興鄉青嶺鄉東官鎮周家鎮、新興鄉、五家鎮、幸福鄉、雙城鎮、希勤鄉、團結鄉、永勝鄉、樂群鄉24個鄉鎮,生產區域分布在246個村。地理坐標東經125°41'-126°42',北緯45°08'-45°43'之間,地域保護面積224996.4公頃。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6-02-1908。
雙城小米雙城小米
質量安全要求
雙城小米在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產品符合農辦質(2013)17號茄果類蔬菜等55類無公害農產品檢測目錄小雜糧類標準。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雙城小米產地環境條件符合NY5332-2006《無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產地環境》技術條件。基地的土壤環境質量符合GB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標準,基地的灌溉水質量符合GB4284-84《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準》的標準,基地的大氣環境質量符合《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1996的標準。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選用黑龍江省登記或國家審定允許在黑龍江省種植的優質、抗逆性強、高產的優良品種。根據生態條件,選用龍谷2號等抗病、熟期適宜的優良品種。
3、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嚴格控制種子來源;生產用種必須是三證(營業執照、種子經營許可證、種子質量合格證)俱全的種子;從中國國外或外省市進口的種子必需有檢疫證明;種子應有詳細的購買記錄。農藥使用符合GB/T 8321《農藥合理使用標準》和GB 4285 《農藥安全使用規定標準》;在生產中嚴禁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和國家明文規定不得使用的農藥;病蟲害防治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種植抗多種病害品種為主,加強預測預報工作,優先採用生物防治,結合物理防治,科學合理使用化學防治。嚴格掌握農藥使用的安全間隔期;安全合理使用農藥;及時做好農藥使用的田間檔案記錄。嚴格執行肥料合理使用準則;根據植物生長需要平衡施肥,施用經過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及配合施用配比合理的無機複合肥。施肥原則: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其它肥料;以多元複合肥為主,單元素肥料為輔;以施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儘量限制化肥施用;及時做好肥料使用的田間檔案記錄;不施用城市生活垃圾肥。
4、產品收穫:最後一次追施化肥在收穫前30天進行。在穀子蠟熟期,籽粒變硬時要及時收穫。
5、生產記錄要求:要做好生產全過程的記錄,包括:種子、化肥、農藥的購銷、使用記錄,小米銷售記錄等,記錄要完整、真實,保存兩年以上,投入品使用記錄要真實反映原料生產全過程。凡無投入品記錄的,合作社不負責銷售。

專用標誌使用

地域範圍內的生產經營企業要按照《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使用規範》的要求和公共標識授權規定,在產品或產品包裝上正確使用全國統一的公共標識,建立標識使用制度,對標識的使用情況如實記錄,登記造冊並存檔,存期三年。小米在運輸儲藏過程中要遵守有關規定,運輸要合理。

歷史文化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月,東北軍662團團長趙毅率隊打響雙城堡阻擊戰,嚴重痛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雙城民眾在商會會長車玉堂等倡導下,主動出資參與烙大餅,熬小米粥送到火車站慰勞參戰官兵。民國三十五年至民國三十七年(1946年-1948年),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四野前身)遼瀋戰役前線指揮部設在雙城。兩年間,東野的將領們吃著雙城的黃豆、小米,指揮了著名的“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及冬夏秋季攻勢,制定了遼瀋戰役作戰方案,為解放東北全境,乃至全國解放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連續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條件下,老百姓把節省下來的最好小米送到部隊。解放戰爭中,雙城共繳納軍糧3億多斤,榮獲“支前第一縣”的光榮稱號。
雙城小米雙城小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