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中子星是具有超高密度、超強磁場等極端物理屬性的天體,幾乎全部由中子組成。
2019年4月11日,由中國科學家主導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雙中子星合併的產物是磁星,相關論文線上發表在《自然》雜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中子星
- 組成:中子
- 合併產物:磁星
- 性質:超高密度、超強磁場
雙中子星是具有超高密度、超強磁場等極端物理屬性的天體,幾乎全部由中子組成。
2019年4月11日,由中國科學家主導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雙中子星合併的產物是磁星,相關論文線上發表在《自然》雜誌。
雙中子星是具有超高密度、超強磁場等極端物理屬性的天體,幾乎全部由中子組成。2019年4月11日,由中國科學家主導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雙中子星合併的產物是磁星,相關...
2017年10月16日22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雷射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於2017年8月17日首次發現雙中子星併合引力...
脈衝星,就是旋轉的中子星,因不斷地發出電磁脈衝信號而得名。脈衝星是在1967年首次被發現的。當時,還是一名女研究生的貝爾,發現狐狸星座有一顆星會發出一種周期性...
雙脈衝星,是指2003年天文學家發現了的對中子星的軌道相互交錯,並且發出輻射光線。這兩顆中子星都是脈衝星。對這組旋轉天體的深入研究將能為愛因斯坦的引力波理論...
2010年發現的“已瓦解雙脈衝星”被命名為“PSR J2007+2722”,是一顆快速旋轉的中子星,由確定類型的超新星或者恆星爆炸形成。...
“磁星”(Magnetar)是中子星的一種,它們均擁有極強的磁場,透過其產生的衰減,使之能源源不絕地釋出高能量電磁輻射,以X射線及伽瑪射線為主。磁星的理論於1992...
1974年為慶祝改造完成,阿雷西博望遠鏡向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球狀星團M13傳送了...這是一個雙中子星系統,軌道周期為7.75小時。根據廣義相對論理論推算,這個雙星...
超過100,000顆恆星的家,這個星團擁有大量的變星(112)和脈衝星(8),包括一對雙中子星系統,M15 C。M15也包含一個行星狀星雲豌豆1,因是在球狀星團中發現的第一...
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天文觀測設施,於2017年8月17日首次發現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事件。...
到目前為止,類似的雙中子星系統只已經發現了將近10個。但是此次發布會中的雙黑洞系統卻從來沒被發現過,是首次。在實驗方面,第一個對直接探測引力波作偉大嘗試的人...
觀測雙中子星合併、時間晶體的發現、我國潘建偉院士的反事實量子通信等等令人眼花繚亂。事實上,每年都有數百萬項新的研究,即使最狂熱的科學愛好者也無法關注到每一...
小說作家錢小芳策劃寫一部科幻類型的小說,她廣查資料發現雙中子星合併能產生引力波從而導致時空摺疊。小芳接編輯的催稿電話時出了車禍,躺在病床上的她被捲入時空隧...
這是一個雙中子星系統,軌道周期為7.75小時。根據廣義相對論理論推算,這個雙星系統的引力輻射十分強。引力輻射將導致雙星系統軌道周期的明顯變化。泰勒教授利用阿雷西博...
超過100,000顆恆星的家,這個星團擁有大量的變星(112)和脈衝星(8),包括一對雙中子星系統,M15 C。M15也包含一個行星狀星雲豌豆1,因是在球狀星團中發現的第一...
2017年8月18日至28日,中國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合作團隊利用AST3-2巡天望遠鏡探測到引力波事件GW 170817,這是人類首次發現雙中子星引力波。[2-3]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