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文物遺存,遺址保護,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雒城始建於東漢,據《華陽國志·蜀志》載:“初平中(公元190年至193年間),益州牧劉焉自綿竹移雒城縣城,築闕門。”《三國志·龐統傳》記載“進圍雒縣,統率眾攻戰,為流矢所中”。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至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蒙古軍入蜀,戰亂中城垣遭受嚴重破壞。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在原州城基址上建城垣。明末城池又毀。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再次修築,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增修炮台。
自1982年以來,省市文物部門配合基本建設先後進行過選點發掘,出土了一大批“雒城”和“雒官城墼”的漢代篆書體銘文磚、城牆磚,這一發現對研究古雒城的歷史沿革和城垣建設都具有重要的考古都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
文物遺存
文化層厚1米左右,發現有繩紋筒瓦、雲紋瓦當、花邊磚、陶罐、五銖錢等器物。己發掘城牆兩段,共長70米,寬2.5~8.9米,高0.3~1.4米。城牆用夯土築成,內側、外側均包砌城磚。此處應是漢代廣漢郡治“雒城”所在地。在雒城鎮東南角城牆廢墟上發現有篆隸“雒城”、“雒官城墼”銘文磚砌築的牆基。此後又多次發現城牆牆基、銘文磚,以及大量的繩紋筒瓦、雲紋瓦當、陶豆及東漢五銖錢等。遺址範圍東至外東順城路(今蘇州路、杭州路),南至房湖公園南邊城牆(今九江路),西抵濱西路北鄰鴨子河南岸。總面積為1.7平方公里。
遺址保護
1991年4月,古雒城遺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參見《中國考古學會第五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圖信息
地址:中山大道北一段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