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雌

雄雌

比喻勝敗、高下、強弱。《史記·孟嘗君列傳》:“此雄雌之國也,勢不兩立為雄,雄者得天下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雄雌
  • 出處:《墨子·辭過》
  • 讀音:xiónɡ cí
  • 釋義:雄性和雌性
釋義,“雄雌”為什麼不寫成“雌雄”,圖片介紹,

釋義

1.雄性和雌性。
墨子·辭過》:“人情也,則曰男女。禽獸也,則曰牡牝雄雌也。”古樂府《木蘭詩》:“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唐 李紳 《南梁行》:“喬木幽溪上下同,雄雌不惑飛棲處。”
2” 唐 王維 《夷門歌》:“七雄雄雌猶未分,攻城殺將何紛紛。” 宋 蘇軾 《賈誼論》:“ 灌嬰 連兵數十萬,以決 劉 呂 之雄雌。” 郭沫若 《黃山之歌》:“人力解放非昔比,要與天工決雄雌。”
3.借指日月。
楊雄太玄·太玄告》:“聖人察乎朓朒側匿之變,而律乎日月雄雌之序,經之於無已也。” 范望 註:“日雄月為雌,聖人觀其變會之次序,經於天而無已也。”

“雄雌”為什麼不寫成“雌雄”

北朝著名的敘事詩《木蘭詩》中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作喻,讚嘆木蘭的機智勇敢。篇末以雙兔比喻,奇妙之至,給讀者留下了無窮餘味,但仔細一想,作者為何要把“雄”寫在前而把“雌”寫在後?為何不寫成“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不是也很通順?其實這裡的“雄雌”順序問題並不是用簡單的語序可以回答的,而套用複雜的社會語言學這門科學中的語言的性別歧視來回答了。
中國的語言文字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積澱,形成了許多有趣的語言現象,比如許多四字短語一般都是平聲在前仄聲在後,如高高興興、千頭萬緒、心驚膽戰、興高采烈、忠心耿耿等,這種現象不是巧合,這與古人講究平仄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樣語言的性別歧視所形成的語言現象也屢見不鮮,在長期的語言習慣中,對男女兩性的語序大都遵循男先女後的原則,如漢語中的“男女、夫妻、夫婦、子女、公婆、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外祖父母、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岳父岳母、夫唱婦隨、男尊女卑,男男女女、男耕女織、男歡女愛,男婚女嫁、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由於這種語言習慣的影響,以至於一些貶義詞語也沿用這種語序,如“男不男女不女,男盜女娼”,同樣也影響到與動物有關的語序排列,如“雄雌”,再如“公母、鴛鴦,龍鳳、龍飛鳳舞”等。

圖片介紹

怎辨烏龜是雄雌---巴西龜的雌雄辨別方法
左邊雌性,右邊雄性(二者除了尾部的差異之外,要注意雄性巴西龜的前爪指甲特別長)
雄雌
左邊雌性,右邊雄性(本圖由鞍山 龜之家提供拍攝)
(注意雄雌尾部的對比)
雌性龜:背甲較短且寬,腹甲平坦中央無凹陷,尾細且短,尾基部細,泄殖孔距腹甲後緣較近,腹甲的2塊肛盾形成的缺刻較淺,缺刻角度較大。
雄性龜:背甲較長且窄,腹甲中央略微向內陷,尾粗且長,尾基部粗,泄殖孔距腹甲後緣較遠,腹甲的2塊肛盾形成的缺刻較深,缺刻角度較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