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麥柄鏽菌

雀麥柄鏽菌

雀麥柄鏽菌雀麥亦稱之為燕麥病原菌有兩種: ①禾生殼二孢(Ascochyta graminicola)。 ②雀麥核腔菌(Pyrenophora bromi)。對無芒雀麥危害很大。還侵染其它禾本科牧草。早春病葉上形成小黑點後擴大為黃色嚴重時葉片枯死。

基本介紹

  • 拉丁學名:Puccinia bromi-japonicae
  • :擔子菌綱
  • 鏽菌目
  • :柄銹科
  • 分布區域:國內外燕麥種植區
  • 中文學名:雀麥柄鏽菌
簡介,分布與危害,症狀,防治方法,

簡介

雀麥隱匿柄鏽菌:症狀與葉鏽病類似。病原菌夏孢子淡黃色單孢球形至橢圓形
雀麥柄鏽菌
雀麥柄鏽菌
雀麥柄鏽菌
雀麥柄鏽菌
壁有細刺大小為17.526微米×1525微米。冬孢子雙胞棒形偶見單胞者壁呈褐色頂部色深下部較淡頂壁厚呈錐形或平截大小為37.560微米×12.520微米。
病原菌有兩種:①禾生殼二孢(Ascochytagraminicola)。病葉上出現長橢圓形至不正形病斑灰褐色邊緣色澤較深後生小黑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也可匯合呈雲紋狀②雀麥核腔菌(Pyrenophorabromi)。對無芒雀麥危害很大。還侵染其它禾本科牧草。早春病葉上形成小黑點後擴大為黃色嚴重時葉片枯死

分布與危害

雀麥隱匿柄鏽菌PucciniareconditeRob.EtDesm.F.sp.BromineErikss.此病是雀麥屬較重要的病害。
雀麥柄鏽菌
雀麥柄鏽菌
該病包括冠銹、稈銹和條銹3種遍布國內外燕麥種植區。

症狀

中國前兩種受害重且偏南燕麥區受害重。鏽病主要發生在燕麥生長的中後期病斑生在葉、葉鞘及莖稈上。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橙黃色橢圓形小斑後病斑漸擴展出現稍隆起的小瘡胞即夏孢子堆。當孢子堆上的包被破裂後散發出夏孢子。後期燕麥近枯黃時在夏孢子堆基礎上產生黑色的、表皮不破裂的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

1使用抗病類型根據本地情況選育或引入抗病的種屬、品種等。這是最可行和經濟的防治方法。不同基因型的禾草往往對某些鏽病的抗性有顯著差異。由外地或國外引人的抗病材料應先試種視其在當地表現再決定是否大面積種植。目前我國禾草抗銹育種工作尚待開展。
雀麥柄鏽菌
雀麥柄鏽菌
2科學施肥根據當地土壤分析結果進行配方施肥。務求土壤中磷、鉀元素有足夠水平不宜過施速效氮肥。
3合理排灌播前細緻平整土地;不在低洼易澇處建立草地和草坪;及時排澇防止植株表面經常存在液態水。不在傍晚灌溉儘可能在清早及上午灌水以便入夜時禾草地上部分已乾燥。這些措施目的是減少孢子在液態水膜中萌發和侵染的機率。
4草地衛生髮病較重草地應適當提早刈割以減少菌源並且不宜留種。刈草時儘可能降低刈茬高度減少病原菌殘留量。
5藥物防治對草坪及科研等地塊可適時噴藥防治。發病期內每710天施藥一次。可選用以下藥物萎銹靈、氧化萎銹靈、放線醋、粉銹寧、福美雙、代森缽、百菌清、吡銹靈、葉銹敵、麥銹靈、甲基托布津等。刈割後噴藥效果顯著提高。用藥量及濃度應認真參照所購藥品的說明書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