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前旗境內的隋長城修築於隋文帝時期。為防禦突厥,由大臣崔中文主持修築,是隋朝第三次修築的長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隋長城遺址
- 修建時間:隋文帝時期
- 特徵:不堅固,泛白色,呈魚脊狀凸起
- 牆體:堆築土牆
簡介,人文歷史,
簡介
“北國橫亘一青龍,氣壯神州萬里程。”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特別是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歷代修建與堅守的作用與代價如左河水所云“千古胡兵屈仰止,萬重血肉鑄安寧。”
為了對付來自漠北突厥的南下襲擾和掠奪,隋文帝楊堅自建國伊始,就把修築長城、鞏固邊防,作為重要國防建設來抓。隋煬帝楊廣即位以後,除了繼續防禦北方突厥的襲擾之外,還要著力對付來自西北方面吐谷渾的侵襲,為此曾先後兩次修築長城,動用勞力之多隋代前所未有。自開皇元年至大業四年的28年中,隋朝兩代統治者先後7次調發近200萬勞力,於北部和西北部邊境修築長城、增建城壘,在前代北魏和周、齊修築長城的基礎上,使東迄紫河,中經朔方、靈武之境,西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2010年,鄂爾多斯市博物館長城調查小組在鄂前旗文物管理所的協助下,通過察看航空影像、地形,定位GPS,查閱文史資料,分析衛星照片以及專家論證後,確認鄂前旗上海廟境內發現一處隋長城遺址。
人文歷史
隋長城位於鄂前旗上海廟鎮特布德嘎查境內,共有3段,牆體為堆築土牆,不堅固,泛白色,呈魚脊狀凸起,寬約3到6米,殘高約0.5到1米,均在明長城以北約90到200米處,約6.8公里。更多的遺址位於明長城大邊和二邊以北,距離明長城50到300米,牆體筆直。與明長城走向一致,時而單獨出現,時而與明長城重疊一處。呈東西向,貫穿整個旗境上海廟鎮特布德南端,折向東南深入寧夏鹽池縣高沙窩鄉境內。長城沿途區域多為草原戈壁和灌叢沙灘以及鹽鹼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