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期以後中央與河北發生的這個變化,是中國歷史東西轉移的關鍵之處。如何從這種角度認識河北,將有助於理解唐朝中央與河北地方的關係。但是,我們在這裡也僅僅是涉及到這樣的問題,許多具體的情節有待今後更深入的研究和討論。
基本介紹
- 書名:隋唐對河北地區的經營與雙方的互動
- 作者:李鴻賓
- ISBN:9787811084139
- 頁數:407
- 定價:30 元
-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3-1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開
- 字數:320000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內容簡介,本書目錄,後記,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隨著全國局面的確立,東部的發展,特別是南方的崛起,原有的控制格局逐漸不能適應,政治、經濟、軍事等各種形勢的變化,有一個突出的發展方向,即由西向東轉移。安史之亂將這個轉移明確起來,以河北為中心的藩鎮勢力割據該地,正是這種轉移的某種表現,只不過它是以地方割據的形式反映出來而已。到唐末,王朝控制能力的喪失,使包括河北在內的各個地區不再受到限制,紛紛割據獨立,又一次形成分裂局面。在這裡,河北的發展,在契丹人建立遼朝的衝擊下,河北與東北開始形成新興勢力崛起與發展的核心地區,以後的王朝由此而興,正如早期王朝從西北興起的那樣,後期王朝都將河北視為控制全國的重心而予以特別的關照。
本書目錄
序論
六至七世紀河北政治地位的轉變——以地方行政區劃設定及變化為線索
隋初王朝統轄之下的河北
隋朝中央與河北地方之關係
隋唐嬗代之際官吏士人群體走向之分析——以墓志銘為例
唐朝對河北地區的經營及其變化
唐代後期河北地區的文化分區與社會分群
從《李寶臣紀功碑》看成德軍的早期發育
營州在唐代環渤海地區民族形成
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
唐中晚期昭義鎮研究
後記
後記
2002年,我向學校申報了中央民族大學“十五”科研規劃項目的一個課題,即“唐朝對河北邊地的經營與蕃族的互動”,重點討論的是中央王朝對河北地區如何治理、經營,河北在唐朝處於什麼位置、如何發展以及如何變化,中央與河北的關係在唐朝前期和後期的表現如此之不同,為什麼會這樣?特別是在晚唐,河北地區的南北呈分離狀態,北部被納入契丹人的勢力範圍,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而這些問題也是我近年比較關注的,於是選擇了這樣的題目。
到2004年,我又申報了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的項目,蒙允不棄,被列入計畫之內。我申報的內容包括兩項,一是唐代後期的河北社會與河朔藩鎮等問題,二是唐後期北方的邊地與民族問題。前一個題目與學校“十五”項目是連續的,因為時間比較短,學校的課題還沒有完成,所以我在設計的時候打算把這兩個不同的項目做一點結合,之所以能夠結合起來,主要是二者的目標一致。這樣,通過數年的積累和努力,希望課題能做得更好一點。可以說,本書是我參與的兩個項目共同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李鴻賓,1960年生於吉林省長春市,歷史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隋唐五代史暨中古民族關係史的教學和研究,並及長城學研究。出版個人專著《唐朝朔方軍研究一一兼論唐廷與西北諸族的關係及其演變》、《唐朝中央集權與民族關係一一以北方區域為線索》和《隋唐五代諸問題研究》等,發表相關學術論文80餘篇;先後擔任《長城百科全書》(長城區域歷史、人物、關隘等分卷)、《中國社會通史·隋唐五代卷》、《中國改革通史·隋唐五代卷》、《民族史研究》第4輯和《史事探微》等著作的主編或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