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陽春市第一中學的前身是“陽春縣立中學”現更名為陽春實驗中學,誕生於1919年春,校址在春城五循祠和試院(陽春市教育局舊址)。
同年11月招生,招四年制中學甲乙兩班。
1923年因匪亂停課。
1924年複課。
1926年8月,停辦四年制中學改招三年制國中新生,此後每年秋季招生一班。
1939年,因日機轟炸春城,學校遷到三甲石咀劉氏宗祠上課,至1942年遷回春城原址,並在縣城東關帝行宮廟前(今陽春市實驗中學)籌建新校舍。
1944年秋,學校搬至新校舍上課。
1945年7月開始招高中一班,45人。
1946年下半年至1951年,每年招一個班,每班45人。
1952年因為在校高中學生太少,特別高三學生更少,所以將高三學生併入陽江兩陽中學,高一、高二停辦。1955年下半年恢復高中招生。
陽春縣立中學於1953年改名為“陽春縣第一中學”。1958年,陽江、陽春兩縣合併為兩陽縣,學校改名為“兩陽縣第二中學”。1961年兩陽分縣,學校又復名為“陽春縣第一中學”。“文革”期間,學校曾改名為“紅衛中學”。1978年12月,學校被定為縣重點中學。1994年,陽春撤縣設市,學校改名為“陽春市第一中學”。2007年秋,陽春一中搬遷到風光秀麗的春城東湖公園南側現校址(原校址改為“陽春市實驗中學”)。
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先進,辦學目標明確】學校的辦學理念是“使學校每一個人都得到最好發展”,在這個核心理念下,學校為師生員工創造最佳發展空間,努力通過教育行為來改變人的狀態,開發人的潛能,發展人的能力,張揚人的個性,提高人的價值,讓每一個人都得到發展,讓每一個人都快樂發展,讓每一個人都能得到可持續發展,從而全面實現學校的發展。辦學目標是: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遵循現代教育的基本規律,堅定不移地實施素質教育,把學校辦成高質量、有特色、有示範性的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名校。
校園文化
校訓
團結、嚴謹、勤奮、進取
校風
愛國、誠信、和諧、創新
教風
樹德、立言、啟智、求真
學風
勵志、博學、慎思、躬行
辦學條件
教學設備
學校功能場室、設施齊全,設備先進,有標準的塑膠運動場、有先進的實驗室、功能室、活動室、電子閱覽室等;教學、管理手段現代化,所有課室安裝多媒體教學平台,有千兆計算機校園網、校園廣播系統、校園一卡通系統、閉路監控系統等;生活配套設施齊全,校園內有超市、校醫室等。
師資力量
353名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和研究生學歷128人。“南粵教壇新秀”、“勞動模範”等省級以上榮譽稱號獲得者40餘人,青年教師都是重點師範大學的優秀畢業生。
教學成果
學生成績
2000年以來,陽春一中為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輸送了20多名優秀學子,每年為高等院校輸送2000多名優秀學生。2007年,高考文科總分陽江市前10名和理科總分陽江市前10名,陽春一中共占10名;達到省定高分層645分(相當於標準分800分)的考生,陽江市共12人,其中陽春一中占7人;達到省定高分層605分(相當於標準分700分)的考生,陽江市共216人,其中陽春一中占109人;在2007年高考的14個科目中,陽春一中共有7個科目獲得陽江市狀元,是陽江市獲單科狀元最多的學校。自2000年來,高考本科上線率均超65%、大專上線率均超96%。全校高考總上線率突破90%,喜獲新校區首屆高考開門紅;2008至2012年連續四年,本科上線率逐年攀升,2012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突破1500人。特別是從2009年開始,尖子生有新的突破。
年份
| 姓名
| 成績
| 錄取大學
|
2003年
| 劉炫
| 陽江市高考狀元
| |
2004
| 蘇博覽
| 陽江市高考狀元
| |
2005
| 楊瀟
| 陽江市高考狀元
| |
2006
| 譚富文
| 陽江市高考狀元
| |
2007
| 李志
| 陽江市高考狀元
| |
2007年
| 周殿清
| 廣東省理科基礎狀元(150分;滿分)
| |
2008年
| 莫奔、黃世紀
| 陽江市高考物理類總分狀元
| |
梁劍平
| 陽江市高考政治類總分狀元
| |
黃大為
| 陽江市高考生物類總分狀元
| |
陳泳龍
| 廣東省體育術科狀元(100分;滿分)
| |
2009年
| 李明峰
| 陽江市理科應屆考生總分狀元
| 北京大學
|
2010年
| 黃文澤
| 陽江市理科總分狀元
| 清華大學
|
陳偉揚
| | 北京大學
|
2011年
| 相苑升
| | 清華大學
|
2012年
| 成家駒
| 陽春市理科狀元 | 清華大學
|
2013年 | 吳德暉 | 陽江市理科狀元 | 清華大學 |
知名校友
陽春市第一中學的傑出畢業生有:著名書法家、原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黃雲(黃昌熺)、原中央黨校馬列主義研究室主任鄭宏璋教授、原廣東省科委主任、省委委員、省人大常委羅傑、前香港教師聯合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藍榮生先生、濟南軍區少將周承材,還有一批學成報國的留學生,如留蘇學者郭漢斌、留美學者湯平、哈佛大學博士蘇星等20多人。
學校榮譽
首批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廣東省現代化信息技術實驗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廣東省中小學生教師培訓實踐基地、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