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

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

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龍港新街61號,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隸屬於陽新縣文化體育局,是社會科學類歷史專題紀念館。

1975年,由原龍港公社籌資修建紀念館。1977年,收編為縣直事業單位。1981年9月,設立陽新縣革命文物管理所,與紀念館合署辦公,協調龍港、洋港、富水等地區革命舊(遺)址的保護管理。2006年8月,文物管理所與紀念館工作職責分離,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負責收藏、陳列開放宣傳、革命歷史研究等工作。截至2019年末,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有藏品214件/套、珍貴文物126件/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
  • 外文名:Yangxin City Longgang Revolutionary History Memorial Hall
  • 地理位置:湖北省陽新縣龍港新街61號
  • 占地面積:6000 m
  • 類別:社會科學類歷史專題紀念館
  • 投用時間:1976年10月
  • 開放時間:8:00—17:00
  • 門票價格:免費
  • 隸屬:陽新縣文化體育局
  • 創建時間:1975年
  • 建築面積:1600 m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綜述,展廳,館藏文物,綜述,藏品保護,文化活動,宣傳活動,合作交流,學術研究,重要活動,所獲榮譽,機構設定,參觀信息,

歷史沿革

1975年,由原龍港公社籌資修建紀念館。
1977年,收編為縣直事業單位。
1981年9月,設立陽新縣革命文物管理所,與紀念館合署辦公,協調龍港、洋港、富水等地區革命舊(遺)址的保護管理。
2006年8月,文物管理所與紀念館工作職責分離,成為陽新縣文化體育局直屬獨立機構,負責革命舊址的日常維護與維修。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負責收藏、陳列開放宣傳、革命歷史研究等工作。

建築布局

綜述

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緊靠106國道,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公園式格局。進入大門入口是近4000平方米的園林。在園內“中共鄂東南特委遺址”背面,修建紀念館陳列樓,為兩層磚混結構,屋面樹立人字架坡蓋機瓦隔熱。陳列樓左排為辦公(區)樓(二層);辦公區左邊縱向為來賓接待室、保衛室等。另配套修建有二星級旅遊公廁。

展廳

  • 基本陳列
《鄂東南革命鬥爭史》
《鄂東南革命鬥爭史》由前言、題詞及四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馬列主義傳龍港農民運動起風暴”,展示了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後,龍港人民早期的自發鬥爭、馬列主義的傳播形勢、中共黨組織的建立、農民運動的蓬勃興起等;第二部分“‘八七’會議指方向武裝割據建政權”,展示了鄂東南地區暴動烽火燎原、建立蘇維埃政權、彭大將軍到龍燕等真實寫照;第三部分“紅色首府立龍港建設革命根據地”,展示了鄂東南黨政機關相繼成立,龍港成為鄂東南蘇區21個縣市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的過程。中共鄂東(南)特(道)委在此處領導鄂東南人民進行鞏固根據地、發展根據地的鬥爭,開創了鄂東南革命根據地的鼎盛局面,以及同心奮戰反“圍剿”的過程,軍民共建根據地的景象,鄂東南各級政府(被民眾稱譽為“提包政府”)工作人員全心全意為民眾服務的工作作風等;第四部分“堅持鬥爭求解放灑盡熱血寫春秋”,展示了蘇區人民堅持艱苦的游擊戰爭,以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衝破黑暗迎勝利的真實畫面。在幾十年的革命鬥爭中,成千上萬的革命先烈犧牲在龍港這塊土地上。人民不會忘記他們,歷史不會忘記他們。建國後,黨和政府為了表彰革命先烈的英雄業績,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龍港這塊紅色的土地上,樹立了革命烈士紀念碑,建立了革命歷史紀念館。也展示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德懷、王平、何長工、程子華、傅秋濤等人親臨龍港,參觀訪問,憑弔先烈,或親筆題詞,勉勵後人繼承先烈遺志,完成先烈未竟事業等畫面。
陳列設計採用傳統的圖片、文字板塊設計模式,色彩明快,布局合理,配套國畫、燈光、實物展櫃,對外開放。展覽場地面積380平方米,展線長76平方米,陳列版面152平方米。
陳列展出藏品74件(套),以革命文物為主。類別有:鐵器、銅器、紙幣、印章、紙製品等。主要展品有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三師軍號、肖作舟參加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時的生活用具、鄂東南工農銀行發行的紙幣、鄂東南兵工廠贈與新戲團的宣傳部銅牌等。
《鄂東南龍燕區蘇維埃舊址基本功能陳列》
武裝暴動的勝利,摧毀了國民黨反動派在龍港地區的反動統治,開創了工農武裝割據局面。民國十八年(1929年)冬,龍燕區和所屬的村蘇維埃政府相繼成立,龍港人們張燈結彩,歡呼勝利。在蘇維埃政府的領導下,赤衛隊、赤先隊、兒童團等地方武裝,民眾團體紛紛成立,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運動蓬勃發展,龍港成為紅五軍開闢鄂東南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後方。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鄂東南各級政府的工作人員“不要家、不要錢、不要命”,全心全意為民眾服務。他們經常提布包、穿草鞋、翻山越嶺,走村串戶,深入民眾,關心民眾生活,民眾親切稱呼自己的政府為“提包政府”。“提包政府”的工作人員,以普通民眾的身份參加生產,領導生產,參加戰鬥,指揮戰鬥。經常帶領慰勞隊,擁軍優屬,組織代耕隊,解決民眾困難。他們進步的工作,在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元月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工農代表大會上,受到了毛澤東的讚揚。陳列以真實的圖片,語言展示了鄂東南革命根據地軍民團結、奮鬥的革命業績。配以家居器具,再現了當時工作人員的辦公情景。舊址占地面積175.5平方米,陳列版面40平方米。
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
《鄂東南革命鬥爭史》第四部分陳列
《彭德懷舊居基本功能陳列》
民國十九年(1930年)5月,彭德懷率領紅五軍四縱隊從井岡山來到鄂東南。會同李燦、何長工率領的五縱隊開闢鄂東南革命根據地。部隊在龍港整順期間,將司令部設在此處。彭德懷在此處辦公住宿。彭德懷指揮若定,用兵如神,打了許多大勝仗,粉碎了敵人的反革命圍剿,組建了紅三軍團。彭德懷帶領紅軍指戰員,深入工農民眾,宣傳毛澤東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和井岡山鬥爭經驗,並協助地方黨組織發展革命武裝,建立工農政權,擴大和鞏固鄂東南革命根據地。彭德懷的光輝事跡在民眾中傳頌。
陳列以真實的圖片,語言展示了鄂東南革命根據地軍民團結、艱苦奮鬥的光輝革命業績。配以家居器具,再現了彭德懷、何長工、李燦、等革命前輩戎馬倥傯的革命歷程和叱吒風雲的雄才睿智。舊址占地面積558平方米,陳列版面50平方米。

館藏文物

綜述

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藏品主要通過民眾捐贈、單位徵集、收購等途逕取得。以革命文物為主。有鐵器、木器、紙製品等類。截至2019年末,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有藏品214件/套、珍貴文物126件/套。

藏品保護

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陳列配套展示的文物,設有專用展櫃,玻璃罩密封保護:其他藏品存放於庫房保險柜,由專職人員負責保管。經鑑定為三級以上的文物,全部進入館藏文物信息系統資料庫管理。

文化活動

宣傳活動

1989年,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邀請湖北電視台拍攝完成“土地革命時期的紅色小鎮一龍港”專題片,在中央電視台播放。
2004年3月,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完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共15卷(包括文字、圖片、圖紙等),呈國家文物局存檔。
2006年8月,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為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攝製了“鄂東南名鎮一龍港”專題紀錄片等影視資料。

合作交流

2005年10月,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與清華大學合作完成“龍港革命舊址文物總體保護規劃”。

學術研究

2009年,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成功出版《陽新文物精粹》,有大批保存比較完好的革命舊址、遺蹟,有珍貴的文物藏品;另外印製有彩色膠印圖片冊,贈與觀眾留念。

重要活動

2000年,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完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文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01年6月25日公布“龍港革命舊址”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獨立完成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申報文本,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於2008年10月14日公布龍港鎮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並授牌。

所獲榮譽

2009年5月2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公布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機構設定

歷任館長
楊前松(1976年8月一1984年10月副館長)。
張健(1984年7月一1994年8月副館長)。
陳敬大(1985年5月一1994年8月)。
梁謙益(1994年8月—2001年11月)。
李朝華(2001年11月)。
單位性質: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是公益性全民文博事業單位。
經費來源: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人員經費由縣級財政全額撥款;事業運轉經費由國家免費開放資金補貼。
機構設定: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下設有辦公室、陳列辦、安全保衛室。
人員編制組成: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編制數為8個。
服務觀眾項目:該館除基本陳列專職講解之外,對該地區的歷史文化遺存、遺蹟全程導覽。
觀眾接待: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全年接待觀眾、遊客8萬人次參觀。

參觀信息

  • 地理位置
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龍港新街61號。
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
  • 交通指引
從龍港長途客運站駕車1.4千米,途徑龍港大道,到達陽新縣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附近。
  • 開放時間
8:00—17:00。
  • 票價
免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