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和湯

陽和湯,中醫方劑名。為溫里劑,具有溫陽補血,散寒通滯之功效。主治陰疽。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細。或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等屬於陰寒證者。臨床常用於治療骨結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結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無菌性肌肉深部膿腫、坐骨神經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哮喘、腹膜結核、婦女乳腺小葉增生、痛經等證屬陽虛寒凝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和湯
  • 功用: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 主治:陰疽
  • 分類:溫里劑-溫經散寒
歌訣,組成,用量,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配伍特點,運用,加減化裁,禁忌,附註,附方,組成,用量,功用,主治,禁忌,出處,重要文獻摘要,

歌訣

陽和湯法解寒凝,貼骨流注鶴膝風,熟地鹿膠姜炭桂,麻黃白芥甘草從。

組成

熟地、肉桂、白芥子、姜炭、生甘草、麻黃、鹿角膠。

用量

熟地30g,肉桂(去皮,研粉)3g,麻黃2g,鹿角膠9g,白芥子6g,姜炭2g,生甘草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主治

陰疽。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細。或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等屬於陰寒證者。

方義

本證多由素體陽虛,營血不足,寒凝濕滯所致,治療以溫陽補血,散寒通滯為主。痹阻於肌肉、筋骨、血脈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見一系列虛寒表現。方中重用熟地,滋補陰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膠,補腎助陽,益精養血,兩者合用,溫陽養血,以治其本,共為君藥。少佐於麻黃,宣通經絡,與諸溫和藥配合,可以開月腠里,散寒結,引陽氣由里達表,通行周身。甘草生用為使,解毒而調諸藥。綜觀全方,補血與溫陽並用,化痰與通絡相伍,益精氣,扶陽氣,化寒凝,通經絡,溫陽補血與治本,化痰通絡以治標。用於陰疽,猶如離照當空,陰霾自散,故以“陽和"名之。

配伍特點

溫陽與補血並用,祛痰與通絡相伍,可使陽虛得補,營血痰滯得除。

運用

本方用於陰疽,臨床套用以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細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兼氣虛不足者,加黨參、黃芪等甘溫補氣;若陰寒重者,加附子溫陽散寒;肉桂亦可改桂枝,加強溫通血脈、和營通滯的功效。

禁忌

方中熟地用量宜重,麻黃用量宜輕。陽證瘡瘍紅腫熱痛,或陰虛有熱,或疽已潰破者,不宜用此方。

附註

附方

小金丹

組成

白膠香、草烏、五靈脂、地龍、木鱉、沒藥、歸身、乳香、麝香、墨炭。

用量

白膠香、草烏、五靈脂、地龍、木鱉(制末)各45g,沒藥、乳香(淨末)、歸身各22.5g,麝香9g,墨炭(陳年錠子墨,略燒存性,研用) 3.6g。

功用

化痰除濕,祛瘀通絡。

主治

寒濕痰瘀所致的流注、痰核、瘰癧、乳岩、貼骨疽等病,初起膚色不變,腫硬作痛者。

禁忌

正虛者不可用,孕婦忌用。

出處

《外科證治全生集》

重要文獻摘要

①《成方便讀》:“夫癰疽流注之屬於陰寒者,人皆知用溫散之法,然痰凝血滯之證,若正氣充足者,自可運行無阻,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其所虛之處,即受邪之處。瘍因於血分者,仍必從血而求之。故以熟地大補陰血之藥為君;恐草木無情,力難充足,又以鹿角膠有形精血之屬以贊助之;但既虛且寒,又非平補之性可收速效,再以炮姜之溫中散寒,能入血分者,引領熟地、鹿角膠直入其地,以成其功;白芥子能祛皮里膜外之痰,桂枝入營,麻黃達衛,共成解散之勛,以宣熟地、鹿角膠之滯;甘草……協和諸藥。”
②《外科症治全生集》:“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氣血兩虛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結也。治之之法,非麻黃不能開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雖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開,寒凝一解,氣血乃行,毒亦隨之消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