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台寺雙石塔

陽台寺雙石塔

陽台寺雙石塔,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五龍鎮嶺後村淇河北岸天寧寺舊址內。陽台寺始建於唐天寶九年(750年);陽台寺雙石塔建於後周文順二年(952年)。陽台寺明、清、民國時期均曾修葺,後來寺毀於兵火,只有塔獨立存在。

陽台寺雙石塔呈平面方形,東西並列,單層檐塔, 兩塔均為平面方形密檐式,青石質,大小、裝飾幾乎完全相同,僅個別細節略有差異。兩塔高低相去不遠。石塔保存基本完好,兩塔所有內容大致相同。各層塔檐周邊均線刻纏枝花卉,檐四角微翹。每層中間有一龕,龕內雕坐佛一尊。 陽台寺雙石塔上雕刻形態生動,線條流暢,為唐代建築和雕刻藝術的佳作,是研究當時雕刻水平的重要參考文物。

1986年,陽台寺雙石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陽台寺雙石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台寺雙石塔
  • 地理位置: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五龍鎮嶺後村淇河北岸天寧寺舊址內
  • 所處時代:唐代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1161-3-459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文物價值,文物保護,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唐天寶九年(750年),始建陽台寺。
後周文順二年(952年),建陽台寺雙石塔。
明、清、民國時期,陽台寺均曾修葺,後來寺毀於兵火,只有塔獨立存在。
2023年6月19日,安陽市文物局推出“佛韻流光”造像主題游徑文物主題游徑包含了陽台寺雙石塔。

建築格局

陽台寺雙石塔呈平面方形,東西並列,單層檐塔, 兩塔均為平面方形密檐式,青石質,大小、裝飾幾乎完全相同,僅個別細節略有差異。兩塔高低相去不遠。石塔保存基本完好,兩塔所有內容大致相同。各層塔檐周邊均線刻纏枝花卉,檐四角微翹。每層中間有一龕,龕內雕坐佛一尊。
陽台寺雙石塔的西塔為方形七層密檐式,高3.04米,雙層須彌基座,底部為方形石板塔基,其上為雙層須彌座,束腰內雕一獸頭、樂舞伎、負塔力士。塔身南面辟方形門,火焰型門楣券面上雕二龍戲珠、龍頭、迦陵頻伽,飛天捧塔等,塔門兩側各雕一天王(力士)及蹲獅。東壁刻有楷書塔銘:“維大唐天寶九載歲次庚寅八月十八日,浮圖主孟崇仙抽減淨財,敬造石浮圖級”題銘。南部辟半圓拱券門,門楣為尖拱形,楣角刻龍頭,中刻二龍戲珠。塔身之上為七層疊澀檐,檐邊陰刻忍冬紋,檐角翹起。相鄰兩層檐之間中央刻尖拱龕,龕內雕坐佛,龕外線刻纏枝花卉。塔剎不存。
陽台寺雙石塔的東塔東塔殘存5層,高2.79米,為雙層須彌座,塔門之上雕單層重檐六角形小塔,頂部稍殘,顯露塔剎。塔基為方形石板承須彌座,四邊雕獸頭、伎樂、力士和仰蓮。

文物遺存

  • 陽台寺雙石塔伎樂人
西塔共刻樂伎8人,東面左龕為1舞伎,右臂向下斜伸,左臂屈肘置於頭側,右腿跪地,腰系長裙。衣帶繞身飄拂;右龕為1樂伎,胸前系腰鼓,雙手叉開作拍擊狀。北面左龕樂伎膝上置箏,雙手置於其邊;右側已漫譴不清。西面左龕1樂伎,跽坐於地,雙手執排簫吹奏;右龕樂伎,所持樂器已殘。南面兩龕可能均為舞伎,衣帶周身飄拂,雙腿一前一後,屈膝作舞。
東塔樂舞伎所刻位置形式同西塔。西面左龕為舞伎,左手斜上舉,左腿平伸,屈其右腿作舞,衣帶飄拂,舞姿優美;右龕為1樂使,坐勢,懷中似抱一琴。南面左龕樂伎,衣帶繞臂飄於身外,懷中抱琵琶彈奏,右側樂伎已看不清,東國兩龕均殘毀無存,北面左龕1樂伎胸前置細腰鼓,兩手作拍擊狀;右惻樂伎亦看不清。
陽台寺雙石塔
陽台寺雙石塔伎樂人

文物價值

陽台寺雙石塔上雕刻形態生動,線條流暢,為唐代建築和雕刻藝術的佳作。 尤其是迦陵頻伽和飛天,飄逸瀟灑,極具藝術價值,是研究當時雕刻水平的重要參考文物。

文物保護

1979年,陽台寺雙石塔被申報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陽台寺雙石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5日,陽台寺雙石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陽台寺雙石塔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五龍鎮嶺後村淇河北岸天寧寺舊址內。
陽台寺雙石塔
  • 交通指引
五龍鎮人民政府距離約9千米,自駕前往大約10分鐘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