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烹茶圖

陸羽烹茶圖

《陸羽烹茶圖》是元代畫家趙原創作的紙本水墨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圖繪遠山起伏,水面遼闊,臨溪有一座茅屋,屋外叢樹掩映。閣內一人坐於榻上,當為陸羽,一童子正擁爐烹茶。陸羽為唐代學者,閉門著畫,不願為官,以嗜茶聞名,有《茶經》傳世。此圖表現了文人隱居閒適的生活。遠山近坡用披麻皴,皴筆圓轉虬曲,頗多側鋒,樹法疏落,學董、巨而有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羽烹茶圖
  • 規格:縱27厘米,橫78厘米
  • 作者:趙原
  • 創作年代:元代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水墨畫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主題,技法,名家點評,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陸羽烹茶圖
此畫遠山綿延起伏,近山巍峨,山水清幽,布局重山復水,水勢承“之”字形環繞,營造出百轉千回的氣勢。近處廣水,有茅草屋臨水而築,四面草木繁盛,曲徑通幽處一條小道延伸出畫面,仿佛此處隱秘于山林間。閣內一人,扶膝踞坐於榻上,應為陸羽,一童子擁爐烹茶跽於一側。作者自題“陸羽烹茶圖”,並題詩一首:山中茅屋是誰家,兀坐閒吟到日斜。俗客不來山鳥散,呼童汲水煮新茶。
中間落款“窺斑”的題詩是:睡起山壘渴思長,呼童剪茗滌枯腸。軟塵落碾龍團綠,活水翻鐺蟹眼黃。耳底雷鳴輕著韻,鼻端風過細聞香。一甌洗得雙瞳豁,飽玩苕溪雲水鄉。
畫面右上角乾隆御筆題詠:古弁先生茅屋閒,課僮煮茗霅雲間。前溪不教浮煙艇,衡泌棲徑絕住遠。
鈐“趙”、“趙善長”二印,從右到左有許多依稀可辨的收藏印,如“子京”、“墨林秘玩”、“項子京家珍藏”、“乾隆宸翰”、“無逸齋”、“晚翠畫”等。

創作背景

此圖雖然大篇幅描繪山水,其實主要描述茶聖陸羽在山水間烹茶閒居的悠然生活。陸羽為唐代學者,閉門著書,不願為官,以嗜茶聞名,有《茶經》傳世。該圖以陸羽烹茶為題材。從根本上講,趙原作此圖也是為了更好的抒發自己對陸羽生活方式的嚮往。

藝術鑑賞

主題

《陸羽烹茶圖》的主題內容表現了元代文人的消遁思想,趙原正是想借畫中陸羽的“茶”澆心中的塊壘。圖繪山水清遠,茅檐數椽,屋內峨冠博帶、倚坐榻上者即為陸羽,前有一僮子涪爐烹茶。畫面圖文並茂,鑄造了士大夫煙霞痼疾、泉石膏肓的精神世界,從一個側面折射了元代的社會思潮。

技法

圖中人物精妙傳神,陸羽扶膝踞坐於榻上,神情悠然自得。圖中童子正在煮茶,與其身份跽比跪更為合適。趙原僅用寥寥幾筆,恰如其分的展示了時代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階級觀念與文人騷客安於清貧,不願為官,只願過閉門著書,無拘無束的隱居生活。畫中人物面相雖不夠精緻,但神態、動作生動傳神,特色鮮明,卻又共通的傳達出了閒適、文人的雅致氣息,令人領略到文人烹茶的藝術化情趣。

名家點評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藝術史和研究生院教授高居翰:牛毛皴使畫面生動,具有王蒙畫中的明暗效果,遠山的造型則令人想起吳鎮。畫是好畫,卻不是一幅逼真的陸羽肖像。

歷史傳承

此圖經明項元汴,清梁清標、安儀周所藏,後歸清內府收藏。經清人安歧《墨緣匯觀》卷四著錄。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作者簡介

趙原,生卒年未詳。元末畫家。一作元,字善長,號丹林。莒城(今山東菖縣)人。一作東平(今屬山東)人。寓吳(今江蘇蘇州)。擅長山水,遠師董源、巨然,也參用李成,郭熙畫風。曾與顧德輝、王蒙、倪瓚交友。善用枯筆濃墨,風貌郁蒼雄麗,得育深窮邃之致,兼能竹石,當時在乎江一帶頗負盛譽。他活躍於元末明初,明太祖洪武(1368—1398)間,征至中書令繪製往賢著功名者,因應對不合朱元璋意而被殺。傳世作品有《合溪草堂圖》軸,《聽松圖》軸,《水墨山水》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