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氣相互作用
- 外文名:land-atmosphere interaction
- 領域:氣候
- 提出時間:1984年
- 組織:WMO和ICSU
- 影響因素:反照率、土壤濕度、土壤溫度
早在1974年,世界氣象組織(WMO)和國際科聯(ICSU)就提出了氣候系統的概念,約占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陸地,是氣候系統重要而最為複雜的組成部分,發生於陸面的各種過程對氣候、環境均具有顯著的影響。1984年WMO和IC...
陸氣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大氣的溫濕變化,從而導致了天氣和氣候的變化。陸地表面的蒸散發是大氣水汽的主要補給源,同時還控制著潛熱從陸地反饋回大氣。據統計,在全球的陸地上平均來講,只有35%的降水來自於水平輸送的海洋上空的水汽,其餘65%的降水則完全來自於陸地表面的蒸散發(Chahine,1992)。蒸散發又受制...
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陸—氣相互作用對氣候影響的研究進展;土壤濕度—大氣相互作用對東亞氣候的影響;土壤溫度—大氣相互作用對東亞氣候的影響;植被—大氣相互作用對東亞氣候的影響;綠洲效應對局地氣候的影響。本書可供大氣科學類專業和相關專業的科研人員、高校教師和研究生參考。
《西北乾旱區沙漠綠洲陸氣相互作用》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世華等。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西北乾旱區三大觀測試驗之一的金塔試驗(JTEXs)及後續的巴丹吉林試驗(BDEXs)能量水分循環觀測和數值研究成果的專著。全書共10章,包括非均勻下墊面陸面過程觀測現狀及研究意義、沙漠綠洲觀測試驗及數值模式特點、沙漠...
結合地面觀測資料、全球通量網、衛星遙感和模式模擬資料,獲得了乾旱半乾旱區典型下墊面的能量、水分循環和物質交換特徵,以及不同下墊面類型地表反照率的變化特徵,並通過對比觀測數據和氣候模式模擬結果,證實氣候系統模式明顯低估了全球的乾旱演變速率,提出了陸-氣相互作用對乾旱區加速擴張的反饋機制。
《陸氣相互作用中地表地下水分側向運移過程機理研究》是依託河海大學,由袁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由於忽略地表地下水分的側向運動過程,經典的陸面模式通常低估河谷區域的土壤含水量,而高估山嶺和山脊區域的土壤濕度,由此產生的陸表土壤水分計算偏差會影響區域氣候模擬和數值天氣預報的精度。針對這...
《中國西北乾旱區陸》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榮輝。內容介紹 黃榮輝、陳文、馬耀明、高曉清、呂世華等編著的《中國西北乾旱區陸-氣相互作用及其對東亞氣候變化的影響》共分12章:第1章主要闡述中國西北乾旱區地理、地貌、氣候和環境狀況;第2章主要闡述中國西北乾旱區陸-氣相互作用對東亞季風氣候系統的重要作用、...
中國氣象局塔克拉瑪乾沙漠過渡帶肖塘陸氣通量觀測站與肖塘站氣象探測設備採集性能具有高度統一性,獲取的數據可比性高,數據採集軟體延續性好,為科研業務的支撐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研究方向 肖塘100m近地層陸氣相互作用通量綜合觀測系統,與塔克拉瑪乾沙漠腹地塔中80m近地層陸氣相互作用通量綜合觀測系統形成了南北縱橫...
地-氣相互作用 地-氣相互作用是2006年公布的地理學名詞。定義 地球下墊面與大氣之間互相影響的物理過程。出處 《地理學名詞》。
全球變暖及其區域氣候回響、氣候模式誤差/不確定性的評估及機制分析、亞洲及非洲季風未來變化預估、海洋不同時間尺度回響過程、海洋增暖的氣候效應、1.5℃和2℃低增溫目標下的氣候變化情況、ENSO及其對東亞氣候的影響、長江流域夏季降水和極端氣候、中/高緯度大氣環流相互作用、海-陸-氣相互作用、古氣候、全球水循環...
在氣候系統的各圈層的相互作用中,最重要的是海氣相互作用、陸氣相互作用和陸海相互作用。氣候不應局限於溫(氣溫)、濕(降水)、壓(地面氣壓)3個要素。從現代氣候學的觀點來看,氣候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局地性的,對氣候的研究與摸擬不能僅限於局地氣候和氣候要素,而是全球氣候系統。人類也成為全球氣候系統中...
主要從事陸氣相互作用和大氣邊界層、下墊面變異對區域氣候的影響、氣候動力學和短期氣候預測、陸面過程與地球系統模擬等的研究工作。 自1988 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陸氣相互作用和氣候變化的研究工 作,已參加完成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3項,主持完成面上基金 項目3項;作為主要參加人或課題、專題負責人參加或主持...
內容包括氣候系統概念、輻射平衡、能量輸送、水分交換,海氣、陸氣相互作用,冰雪與氣候,以及大氣的平均狀態和氣候變化的事實與可能原因,並對現代氣候學的研究方法的基礎理論予以介紹和闡述。本教材可作為大氣科學類本科生教材,還可以供地理、水文、環境、海洋、農、林等專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作為教學參考書,還可供...
高艷紅,女,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陸氣相互作用的數值模擬研究,對西北地區複雜下墊麵條件下的獨特的天氣過程進行了大量的模擬工作。個人簡介 對中尺度大氣模式MM5的物理過程、結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對高解析度大氣模式的運行機制有深入了解,分別在IBM大型機、微機和SGI工作站...
研究中心以我校傳統優勢的季風、熱帶大氣環流與系統和中小尺度氣象學與數值模擬等研究為基礎,以富有區域性特色的觀測、資料分析、動力診斷和模擬研究為手段,重點開展季風與海陸氣相互作用、颱風與暴雨、華南區域氣候環境與全球變化三方面的科學研究。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有:(1) 季風與海氣/陸氣相互作用;(2) ...
對各種天氣過程發生髮展的機理認識也是永久的課題,更何況大氣並不是封閉系統,海氣、陸氣相互作用使大氣動力過程更為複雜。這一切都說明數值預報不可能盡善盡美,對其產品釋用的研究也將是一個長期的課題。數值預報產品的釋用技術,不僅需要具備動力學、統計學、天氣學知識,而且還需要了解各種大氣探測原理及如何運用...
可以看出,陸氣實驗室是隨著中國科學院在我國西部大氣科學研究的發展變化逐步形成並建立起來的,具有數十年的歷史和深厚的基礎。科研方向 數十年來,陸氣實驗室及其前身主要承擔著我國西部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與大氣科學相關的關鍵性、基礎性科研課題,以陸氣相互作用、大氣邊界層物理和氣候動力學為主攻方向,強化...
②流動沙漠區陸氣相互作用觀測試驗:獲取沙漠區陸氣相互作用特徵,陸氣相互作用參數,研究陸面過程參數化方案。已獲取塔克拉瑪乾沙漠陸氣相互作用特徵和地表參數和參數化方案。③流動沙漠區地表參數觀測試驗:獲取塔克拉瑪乾沙漠不同下墊面地表比輻射率參數。已獲塔克拉瑪乾沙漠不同下墊面地表比輻射率參數。④流動沙漠...
《統計理論的氣象套用:丁裕國論文選集》是2015年氣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統計理論的氣象套用:丁裕國論文選集》是為紀念丁裕國教授(1941-2012)而出版的,全書內容是從丁裕國教授已發表的論文中精選、彙編而成。主要涉及:氣候統計理論和套用、短期氣候預測、極端氣候事件、陸氣相互作用等氣候研究主要領域。本...
將改進的陸面過程CLM引入區域氣候模式RegCM,針對東亞地區夏季風期分別進行陸面離線模擬試驗和陸氣耦合模擬試驗,前者旨在檢驗降水單向強迫下陸面過程模擬性能的改進效果,後者檢驗降水條件下陸氣相互作用對氣候模擬能力的影響。項目研究成果是對陸面過程參數化理論的重要完善和創新,對提高陸面水文過程模擬能力和改進陸氣相互...
王壬,男,1991年1月生,中山大學理學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培養,現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專任教師、副教授,主要從事陸氣相互作用、水文氣候學、全球變化等方向研究。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2015/08-2019/07 中山大學,自然地理學,理學博士 2017/09-2018/09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地球與環境工程系,聯合...
同時,學院還組建“中高緯氣候變異與機理”、“陸氣相互作用”、“颱風與中尺度氣象”等16個院級科研創新團隊。學院已形成國內大氣科學領域中最具特色、相對穩定的六個主要研究方向:大氣環流及其動力過程、季風與海陸氣相互作用、數值模式與氣候預測、氣象資料處理與同化套用、中尺度氣象與颱風、氣候變化與區域回響。...
《淮河流域淺層地下水對陸面水文過程的影響機理研究》是依託河海大學,由楊傳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地下水是陸面水文循環的重要環節,在陸氣相互作用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作為人類社會用水的重要水源,地下水長期受到人類活動開採利用的影響,改變著流域陸面水熱過程。本項目以淮河流域為研究...
華文劍,男,漢族,中共黨員,1986年生於江蘇海安。主要從事陸—氣相互作用、陸面過程和氣候數值模擬等方面的研究。曾獲得2012年、2013年度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1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先後主持和參與各類研究課題6項,已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個人簡介 教育經歷:2004—200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為構建複雜地形上邊界層參數化方案、提高大氣模型在黃土高原半乾旱區的模擬能力、認識氣候變化背景下該地區地氣相互作用提供觀測資料和理論依據,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結題摘要 依託蘭州大學半乾旱氣候與環境觀測站進行定點連續觀測和加強期外場實驗,獲得了黃土高原半乾旱區複雜地形上邊界層湍流、陸氣相互作用和邊界層結構...
將非飽和土壤水和飽和地下水的運動建立聯繫,再將該擬三維地下水模型耦合到通用陸面過程模式(Common Land Model,簡稱CoLM)當中,生成新的考慮地下水-土壤水相互作用和地下水側向流的通用陸面過程模式CoLM_GW, 用其分析考慮地下水的動態變化對陸面過程模式輸出變數尤其是陸氣間水熱變數的影響。
得到那曲河流域地表特徵參數、蒸散發和土壤水分狀況時間序列資料。揭示了那曲河流域地氣間的水分交換過程主要受限於能量因子,而與動力因子和水分因子之間的關係存在不確定性。研究成果為大尺度的陸氣相互作用和氣候變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而且在流域的農牧業生產、水資源的管理和乾旱監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套用價值。
它集中反映了本項目在關於青藏高原和我國西北乾旱區熱狀況、陸面過程陸—氣相互作用及其對我國重大氣候災害影響的觀測、分析和理論研究成果。本書可供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和環境科學的科研人員、有關院校師生參考;也可供從事防災減災、環境保護的工作人員和從事全球變化研究的人員參考。本書目錄 ■ 第一部分 青藏高原熱...
2013年6月召開了珠海氣候-環境-生態綜合觀測試驗站選址及一期建設專家論證會,2014年11月,該試驗站的主體工程60米高碳通量和陸氣相互作用觀測塔已經建成並開始正式觀測。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未來地球研究院已經在人才、學科、基地建設等各個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發表了高質量的研究論文,關注珠海市及其區域的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