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體介紹
研發
U.C.0079年2月7日,
吉恩公國軍發動地球空降作戰欲結成“重力戰線”將聯邦軍圍困在地球這口炙熱的重力坩堝之中,由衛星軌道直接向各大洲的主要都市降落,到3月為止占領了約三分之二的地區。在聯邦軍的“V作戰計畫”緊鑼密鼓進行的同時,聯邦軍高層強令開發部門儘快拿出一種可用的反MS兵器解決方案,於是陸軍召回了正在參與RX系列設計的工程師們,用以開發陸戰用的、應急用MS。U.C.0079年7月,聯邦軍實行了RX-79計畫,開始試生產適合陸戰運用的量產型MS。其中一項產物,便是以RX-79【G】
陸戰用先行量產型高達為基礎設計開發的這款
RGM-79【G】陸戰用先行量產型吉姆(GM Ground Type),編號中的“G”代表該型號為陸戰用型號。
結構特點
相比同期在宇宙開發製造的
RGM-79【E】宇宙用先行量產型吉姆,該型吉姆的開發由於位於地球本土,擁有廣袤的大地和地球聯邦本部作為支持,因此在資源上並非孤立在宇宙中的月神二號可比。這一點從該型機所使用的裝甲材料仍是月神鈦合金便可看出。同時,因為是完全用於陸戰的MS,技術人員陸戰進行了最佳化設計,高高站立在大地上的MS跟宇宙中的不同,下半身往往較容易獲得隱蔽,而上半身特別容易受到攻擊。為此特彆強化了上半身和頭部的裝甲防護。
該型機頭部的主攝影機採用的是與
RX-77-2 鋼加農一樣帶護目鏡式的雙眼探測器,而後這種設計也在許多吉姆系MS上得以採用。頭部2門60mm火神炮被取消了,富餘的空間內改裝對陸戰較為有利的潛望鏡。頭部下方有類似高達系的“下顎”,兩邊也裝載了散熱性能優秀的散熱槽。
為了便於緊急情況時的脫離,駕駛艙位於軀幹前端,上部艙門開啟便可射出彈射座椅。這種設計也便於機體在仰臥或者俯臥時駕駛員進出,因此在當時的駕駛員之間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另外,將高達設計上的核心區塊去除之後,軀幹部重新配置了承重方式,均勻的布置兩個塔基姆NC-3動力爐。
不同於陸戰型高達,該型吉姆左右胸部對稱布置了散熱口,改善了散熱問題。陸戰MS對噴射背包的推力要求並不很大,因此RGM-79[G]的背包比RGM-79[E]的要簡單不少,還是標準的兩套火箭發動機。背包默認安裝為雙發LE-703火箭發動機的標準型,燃料棒可以輕鬆抽取更換,且成本不高。當有需求的時候,這個背包可以快速吊裝,更換為陸戰型高達的武裝背架式背包。另外,因為背包採用通用掛架的關係,軍工企業八洲重工還特意設計了一個能獨立為長程光束步槍供能的背包,繼續使用兩個LE-703火箭發動機作為推力。
機體的兩肩部也和陸戰型高達一樣,采新設計的肩裝甲獨立於上臂傳動系統的設計,在損耗的時候可以不影響肩關節並且能夠快速裝卸,吊環也能配合降落傘包使用或者MS吊運。
腰部裙甲和手臂外側都有與陸戰型高達一樣的通用掛點,但腰部股間區塊取消了傘包位。側裙甲則是預留了YF-100型100mm機關炮的備用彈匣扣,後裙甲也保留火箭筒掛架。
雙腿的基本設計也同陸戰型高達,膝蓋裝甲位置內容物也變更為對地面探測用的感應器組件,幫助MS適應地形,提高地形通過率。膝蓋裝甲頂端加入帶可動關節的刺釘裝甲,為MS增加格鬥武器。腳掌使用新設計的零件,靴式三段關節的腳掌大大提高了MS在不平整地形上的行走性能,而且其使用的簡易裝卸方式即便是單人也能對磨損率高的零部件做好日常維護。
機體配備的光束劍也和陸戰型高達一樣收容在小腿部外側的裝甲內,以方便複雜環境中抽取和減少上半身的外露設施。這些措施使得陸戰用先行量產高達和吉姆的外觀與RGM-79[E]或者RX-78有顯著不同。
而因為共用生產線的關係,該型吉姆與陸戰型高達的零件通用性極高,這在當時緊張的戰局中顯得非常重要,戰時互相作為備用零件的實例也較為多見。武裝方面也可以與陸戰型高達通用,在戰爭後期,適應陸戰環境的新型光束步槍開發完成,遂給部分高達和吉姆追加了光束步槍,但因為陸戰型吉姆的反應爐出力較低,因此雖然也能使用光束步槍但出力會有所下降。
戰史
作為應急用先行量產型機體,陸戰用先行量產型吉姆的生產數量比同期生產的陸戰型高達要多,根據資料顯示,截止一年戰爭終戰為止,投入到戰場的該型機共有42機,其中十二機被列裝給東南亞方面軍機械化混成營,另有30部參加了敖德薩戰役。RX-79【G】因為擁有背部武器櫃,很容易攜帶笨重的武器行軍,RGM-79【G】對後勤支援的依賴性則要大一些,因此東南亞機械化混成大隊在同時擁有這兩種MS的情況下,一般讓高達小隊負責進攻敵軍據點或者游擊,吉姆小隊擔任要點守備任務。
一年戰爭之後,由於泛用型MS性能高漲,陸戰用先行量產型吉姆與陸戰型高達隨著其它專門的陸戰用MS一起退出了歷史的舞台。終戰後,決定進軍MS開發市場的阿納海姆電子公司從聯邦軍手裡買下一批已經退役的此機型的所有權,作為本社開發研究的樣本對象以及提取各種數據的實驗機而延續著剩餘的價值,其中有一部分被加利福利亞工廠加入了本社製造的零件而成為了“弗蘭肯斯坦”進行運用試驗。
機體資料
基本概要
機體型號 | | | |
---|
機體代號 | | | |
---|
出現作品 | |
---|
機體類型 | |
---|
製造商 | |
---|
所屬 | |
---|
初次配備 | |
---|
機師名稱 | | | |
---|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 |
---|
尺寸 | |
---|
本體重量 | |
---|
全備重量 | |
---|
裝甲材料及結構 | |
---|
發動機功率 | |
---|
推進力 | |
---|
加速度 | |
---|
裝備及設計特徵 | |
---|
固定武裝 | |
---|
選用武裝 | |
---|
選用手部武器 | 100mm機槍 火箭發射器 6連裝飛彈發射器 狙擊用光束步槍(部分改裝型號使用,需要外置能源提供能量) 光束步槍(後期配備) |
---|
遠程武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