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概述
守拙園項目是古建築“異地搬遷”保護利用模式的典型代表,於2013年4月啟動,規劃總占地150畝,主要依託對陶淵明文化研究、展示及衍生產業打造,在陶氏後裔居住地建設陶淵明文化展示區、陶淵明故居生活展示區、桃源文化研究中心和管理區等四大功能區,打造集陶文化研究、休閒養生、非遺展示、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新業態。
該項目不僅依規對瀕臨倒塌、村民無力維修的非國有古建築進行異地搬遷保護利用,探索破解零星偏僻、瀕臨倒塌古建築保護利用的難題,同時在“修舊如舊”基礎上又不拘泥於“舊”,建設中充分考慮現代生活特點,融入新的理念,特別是陶村,度過了太平天國的戰亂,加上文革時期的破壞等等因為這些歷史的原因,很多古建已經損毀嚴重。為了保留古建原有的風貌和建築特點,必須了解徽州古建的多方面知識和掌握大量的建造技術。因此,很多能工巧匠從實踐中學習,不辭辛苦的勞動,為徽州古建、古村的保護和傳承默默地奉獻。如與旅遊區產業融合,增加了休閒旅遊、養生旅遊項目,整體布局新巧,引人入勝。項目核心區明年五一前能開放。項目建成後,將再現陶淵明時代生產生活場景,在滿足都市人休閒、度假、尋幽訪古及鄉村養生需求的同時,帶動農家樂休閒、度假市場開發,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增加農民收入。
名字來源
之所以稱作“守拙園”,是從陶淵明詩句:“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中得來的。“拙”是笨、不靈巧,但“守拙”是守正不阿的意思,也有質樸的含義,引申為自由。這裡的“守拙園”就是守住這份純真和質樸了。
當今的社會物慾橫流,很多的人比較冒進,總想著一夜致富,其實財富是靠勤奮和艱辛工作創造和積累起來的,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通過團隊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能最終實現的。守拙是基礎,要以拙立身,以拙創業,以拙求進。
旅遊景點
剛到門口,立在眼前的是一座門楣上刻有“守拙園”題名的徽州特色石牌坊,樸拙、剛正,如同園名一般。穿過石牌坊,走上數十步石階,跨入徽州古民居的門樓,映入眼帘的屏風上刻著《
桃花源記》全文。停頓片刻,讀罷文章,記者低頭走在窄小靜謐的石徑上,回味著文中的句詞,不覺跨入中門,一抬眼,卻是另一番景象,12畝的無邊天池如鏡面一般,還有那三面的遠山,一排排的徽州古民居,沒有任何的過渡,沒有任何的圍擋,豁然開朗,真真讓人欣喜不已。這一切活脫脫就是“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意境。這裡是陶淵明《
歸園田居》中的“草屋八九間”,那裡是“池魚思故淵”。
地理位置
守拙園景區所在的赤嶺村為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次子陶俟之後裔陶庚四遷居地。村中至今仍保留大量歷史古蹟和文化遺址,如保存完整的《陶氏宗譜》、陶氏祖塋、陶家池塘、陶嶺古驛道、陶氏宗祠等。
電視拍攝
2015年1月19日,電視連續劇《搭錯車》在黟縣守拙園拍攝。據了解,該劇在黟縣從1月8日開拍,直至四月中旬完成影視拍攝,其中百分之八十的場景取自守拙園,另外還有縣城、宏村、秀里等場景。該片已在山東衛視、安徽衛視等上映,並更名為《啞父》。
《搭錯車》劇情改編自三十二年前曾轟動亞洲的台灣同名電影,講述了以收破爛為生的啞父佟林,收養了孤女“佟美”,靠著微薄的收入將其養大並支持其走上音樂道路。當阿美學有成就時,佟林卻因為成年累月的勞作而罹患了癌症,阿美懷著深深的感恩之情為父親佟林唱起了《酒干倘賣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