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寫《輓歌》

陶淵明寫《輓歌》

《陶淵明寫〈輓歌〉》是陳翔鶴創作的歷史題材短篇小說,於1961年首發於《人民文學》11月號上。

小說描寫了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東林寺訪友、田間漫步、席間閒談、榻上凝思等幾個晚年日常生活場景,表現了陶淵明對生死問題的平靜坦然和對世事清醒超越的態度。作品中陶淵明舉世皆濁我獨清的精神氣度,寄託著作者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態度。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陶淵明寫《輓歌》
  • 作者:陳翔鶴
  • 作品出處:《人民文學》1961年11月號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發表時間:1961年
  • 正文字數:約 9287 字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點,作品評價,作者簡介,作品爭議,

內容簡介

元嘉四年,已經快六十三歲高齡的陶淵明清晨起來後,回想起昨天因在廬山東林寺看了做法事內心感到特別不快而提前回家的情景,關於生死的思考令他昨夜在床上折騰了一晚。秋天瑟縮的寒氣,使躺在過道間胡床上的陶淵明想起阮籍《詠懷詩》,他告訴孫子小牛說,他再也不會去廬山了。聽說親家把他的詩稿拿去重抄,留作傳家之寶,他心中有些快慰,但對於刺史王弘、檀道濟等大官前來攀親論友又感到由衷的厭煩。傍晚,陶淵明與兒子阿通、媳婦喝酒時,談論朋友顏延之及慧遠和尚在生死問題上的不同見解,還講了一個和尚論道的笑話。三更醒來,陶淵明為他的三首《輓歌》定稿後,又在繼續推敲《自祭文》。

創作背景

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由於“雙百方針”帶來文藝政策調整, 領導號召文藝界加強團結、克服困難。《文藝報》專門發表題材問題專論。這時文藝界的氣氛比較和諧、寬鬆 , 創作也漸趨活躍。主持《人民文學》工作的陳白塵是作家陳翔鶴的老友,遂向陳翔鶴約稿。陳翔鶴既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又喜寫小說,對他來說,寫歷史題材小說駕輕就熟,於是欣然應命。(另一說為陳翔鶴在寫完小說後投稿給陳白塵。
1958年至1960年,古典文學研究領域曾開展過一次關於陶淵明的討論,大部分文章都在《文學遺產》上發表。作為《文學遺產》的主編,陳翔鶴對陶淵明也有較為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對於陶淵明的討論大多圍繞陶淵明的詩歌是否是現實主義、有多少現實性和人民性等問題,而對於詩人的思想和內心活動性注意不夠;陶淵明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而且就是從這種思想出發寫了三首《輓歌詩》。陳翔鶴想就此對生死問題發表一些看法,因此,《陶淵明〈寫輓歌〉》應運而生。在創作過程中,他曾就晉代服裝問題請教了老友沈從文,沈從文在他的手稿上加了不少眉批,提出建議。

人物介紹

陶淵明
東晉、南朝劉宋時期的大詩人,因不滿政治黑暗,辭官歸隱田園。他性格曠達寧遠、清貧自守,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儘管貧窮卻保持著樂觀和自尊,對於生死問題平靜坦然,對於世事保持清醒超然的認識態度。
龐氏
陶淵明的兒媳、詩人龐通之的侄女,父親龐迭之是江州刺史的後軍功曹,娘家家境殷實。她聰敏、賢淑,不多言不多語,平時很喜歡詩。她過門後辛勤持家,令脾氣古怪的公公也感受到天倫親情之樂。
阿通
陶淵明的小兒子,龐氏的丈夫。書讀得少,識字不多,不喜歡讀書人,種莊稼是一把好手,脾氣憨直,平時不愛開口,但在喝酒時會不時露出開朗的笑容。
慧遠法師
東晉、南朝時代著名的佛學領袖,通六經,懂老莊之道理,且講經非“乾巴巴”,還有膽有識。但是他對匍匐在面前的信眾十分冷漠傲慢。陶淵明曾就生死問題與他辯論。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小說中,作家一方面藉助歷史人物——陶淵明表達了個人對於歷史、現實、生死的態度和立場,另一方面,傳達出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對現實的沉重的殷憂,文字間氤氳著難以言說的感傷和生逢季世的沉重。小說中,陶淵明的形象主要通過幾個極為簡單的場景得以凸現,而每個場景都基於作家對陶淵明以及對自身和同時代知識分子的理解。在廬山法會上,慧遠的“我慢”讓陶淵明看穿了他的虛偽和裝腔作勢,進而對這位眾人心中的精神領袖進行疏離。對於現實生活中的權貴——聲威顯赫的刺史檀道濟的援助,他更是刻意規避與拒斥。陶淵明與兒媳日常閒談中對周圍人物的品評,則體現出他在一個混濁不堪的時代,對自身人格的守持。無論疏離、拒斥還是守持,都彰顯了陶淵明那特立獨行的精神立場。然而,小說也通過陶淵明吟詠、欣賞阮籍的《詠懷詩》的情節,傳達出他憂時傷世的苦悶與悲憤。這種情緒在陶淵明寫輓歌自祭中達到高潮。而文字間所瀰漫的傷感、苦悶與悲憤不僅僅是陶淵明的,也不僅僅時作者的,而應該是當時時代知識分子所共有的。

藝術特點

作者能通過對日常生活的細緻描繪,來再現歷史人物的生活場景,心理活動描寫細膩真切,使作者心聲與歷史人物心聲契合無間。在語言上,作者能將古典詩詞、佛教用語自然地引用到現代漢語的敘述之中,敘述語言質樸平易,人物語言也能生動凸現其性格特徵,如陶淵明的曠達寧遠、清貧自守,品評人物的持中公允,兒子阿通的憨直,兒媳的賢淑體貼。

作品評價

中國作協理事黃秋耘:“《陶淵明寫〈輓歌〉》真可以算得是‘空谷足音’,令人聞之而喜……陳翔鶴同志將陶淵明寫活了,寫出了陶淵明的本來面目。寫歷史小說,其竅門倒不在於征考文獻……更重要的是,作者能夠以今人眼光,洞察古人的心靈,要能夠跟所描寫的對象‘神交’……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古人的情懷 ,揣摩到古人的心事,從而……讓古人有血有肉地再現在讀者面前。《陶淵明寫〈輓歌〉》是做到了這一點的。”

作者簡介

四川重慶人。1920年入上海復旦大學外語系學習。1923年與馮至、林如稷等人在上海成立淺草社,開始創作與編輯活動。同年轉北京大學專攻英國文學和中國文學。1925年,又與淺草社成員及楊晦在北京成立沉鐘社。早期短篇小說《西風吹到了枕邊》及一些劇本,用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方法表現“五四”以後青年的苦悶。1927年後一直在山東、吉林等地任教。抗日戰爭爆發後返回四川,曾擔任中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都分會常務理事。 建國後,任四川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古典文學部副部長、《文學遺產》主編等職。發表了歷史小說《陶淵明寫輓歌》、《廣陵散》,有很大影響。
陶淵明寫《輓歌》
陳翔鶴

作品爭議

1965年、1966年,該小說兩度遭受嚴厲批判。1965年,《文藝報》上發表文章批判該小說是“反社會主義逆流的產物”、作者“對舊世界留戀和嚮往”等等。1966年5月,該小說又被指為“惡毒攻擊廬山會議”。1969年,陳翔鶴含冤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