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傳:人生歸去來

陶淵明傳:人生歸去來

基本介紹

  •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頁數
  • 開本
  • ISBN: 
  • 語種
  • 包裝
  • 用紙
  • 叢書名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第十章徵召而不到: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第一節困頓生活,一觴聊可揮
第二節感時傷事,心有寄託
第三節神鬼莫近,慷慨獨悲歌
第四節歲暮之言
第五節怡然自得的隱者
第十一章明志更名潛:賢者避其世,伊人亦云逝
第一節明志更名為潛
第二節述酒言事
第三節人間仙境何處有
第十二章隱士存風範: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第一節易代之悲與誰說
第二節陋室會友,斷然訣別
第三節隱士已去

作者簡介

易溟,歷史學碩士,喜歡沉浸在歷史的典籍長河中推尋人性的真相。很喜歡陶淵明超然物外的胸襟,每每在現實生活中效其姿態以處瑣碎:也很欣賞其詩詞文章里的獨到藝術造詣,總能在他悠然見南山的文字下窺見其有元氣、有個性的魏晉風骨,心甚仰慕!

序言

提起陶淵明,諸位讀者一定十分熟悉。無論是《桃花源記》還是《歸去來兮辭》,都足以使他名垂千古。然而,現代人或許對他的了解還僅僅止步於他的詩詞,對於他本人以及他一生的經歷都知之甚少。
一個詩人,如果沒有豐富的人生經歷,是無法創作出千古佳作的,陶淵明亦是如此。陶淵明出生於一個沒落的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曾是東晉的開國元勛,官至大司馬,封長沙公。陶淵明的祖父也做過太守一職,但是到了陶淵明這一代時,父親早死,家境已經沒落,因此他從小便過著十分清貧的生活。
少年時代的陶淵明是在潯陽紫桑的農村中度過的,這裡北面長江,南臨廬山,風景優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儘管家境很貧困,但是陶淵明的少年生活畢竟是快樂與寧靜的。“目倦川塗異,心念山澤居”(《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故鄉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印在了陶淵明的心裡。在他日後的人生道路中,少年時的經歷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成年後的陶淵明幾乎半輩子都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態,他曾多次入仕,也曾多次辭官。最初,他懷著一腔抱負進入了官場。但是他發現,這個時代是混亂的,這個天下並非他想像得那般,長江以北被異族侵占,東晉王朝則苟延殘喘,龜縮於江南地區,毫無建樹,江山危機重重,四面埋伏。而當時的文臣武將、豪門世家也只顧著自己的利益,恣意侵占平民財產,搜刮民脂民膏,導致長江以南也毫無寧日。而陶淵明的家鄉又剛好處於戰亂中心的三江之口,連年的征戰讓這一地區遭受了比其他地方更為嚴重的破壞。就是這樣一個內憂外患、破敗不堪的年代,磨去了陶淵明的銳氣,也磨去了他曾經寫下的“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般的壯志豪言。
陶淵明就是這樣一個人,在黑暗的現實面前,他只好選擇了歸隱,但是理想和現實的;中突又讓他再一次出仕,可是隨後的情況並沒有改變,他一次次地入仕一次次地辭官,他的心中充滿憤懣與無奈,到了後來,陶淵明索性愛上了田園生活,他終於徹底放棄為官一途,只想做一個田園詩人。然而,命運弄人,雖然陶淵明的理想變了,但是現實同樣變了,窘迫的生活又開始逼迫他去做官,去保全性命、去養家餬口、去做縣官、去當參軍。就是在一次次內心的掙扎與痛苦中,陶淵明寫出了一首首流傳千古的詩詞……
可是,如果我們只是單單地閱讀這些詩詞,或許只能理解其中不到一成的意境,比如陶淵明在寫《歸去來兮辭》時發生了什麼?他寫《桃花源記》的時候又遭遇了怎樣的心理變化?《止酒》一詩是否真的是戒酒詩,他最後戒酒成功了嗎?這些問題,只有在我們徹底了解陶淵明,深入他的故事後才能得出答案。要知道,只有了解陶淵明的故事,才能了解一個真正的陶淵明,一個真正的田園詩人……
下面,就讓我們翻開下一頁,深入陶淵明的生活,透過層層時間的迷霧,看一看在古老的東晉,這個胸懷天下的詩人又曾有過什麼驚人的舉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