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宇(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振宇(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振宇,男,1968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言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為漢語語言學、理論語言學、計算語言學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振宇
  • 外文名:Chen Zhenyu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四川省成都市
  • 出生日期:1968年7月
  • 職業:學者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 籍貫:江西省永新縣高市鄉新家村
  • 工作單位: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 職稱:教授
  • 研究方向:漢語語言學、理論語言學等
  • 職務:漢語言教研室主任
人物經歷,開設課程,科研成果,專著,編輯,發表論文,科研項目,

人物經歷

2019年至今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8年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1–2017年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8-2011年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講師
2006-2008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後(合作導師:袁毓林
2003-2006年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導師:戴耀晶
2000-2003年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碩士(導師:李恕豪)
1997-2000年 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學士(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文憑)
1993-1997年 成都市振宇天線微波技術研究所(私營)
1990-1993年 四川西物所天線公司工程部技術員
1988-1990年 四川銀河新技術開發公司電科所工人
1985-1987年 北京大學數學系機率統計專業(肄業)

開設課程

本科生:現代漢語(下)、生成語言學、計算語言學、現代語言學、《馬氏文通》精讀、漢語依存語法學
研究生:語言學專題研究、語言文學研究方法
留學生:留學生漢語

科研成果

專著

1.《時間系統的認知模型與運算》,學林出版社,2007年。
2.《疑問系統的認知模型與運算》,學林出版社,2010年。
3.《漢語的小句與句子》,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4.《漢語的指稱與命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編輯

1.陶寰、陳振宇、盛益民,《漢語方言疑問範疇研究》,中西書局,2017年。

發表論文

(包括合寫)
1.陳振宇、陳振寧,怎樣計算現代漢語句子的時間信息,《中文信息學報》2005年 第3期。
2.陳振宇,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整體分析,《語言界面》,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3.陳振宇、朴珉秀,話語標記“你看”“我看”與現實情態,《語言科學》2006年第2期。
4.陳振宇、劉承峰,“不是…就/便是…”與“語用數”,《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第4期。
5.陳振宇,疑問範疇中形式與標記的組合計算,《中文計算技術與語言問題研究——第七屆中文信息處理國際會議論文集》,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年。
6.陳振寧、陳振宇,“稍”類副詞與量性特徵,《漢語語法研究的新拓展》(四),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7.鄭妵妍、陳振宇,變化動詞與“過”,《漢語語法研究的新拓展》(四),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8.陳振宇,現代漢語中的非典型疑問句,《語言科學》2008年第4期。
9.陳振宇、劉承峰,語用數,中國語文雜誌社編《語法研究和探索》(十四),商務印書館,2008年。
10.陳振宇,完形體“了1”,《現代漢語虛詞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第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11.陳振宇、朱慶祥,“X是誰/哪(一)個/什麼(人)”與“誰/哪(一)個/什麼是X”,《語言研究集刊》(第五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
12.陳振宇、劉承峰,“數”範疇的修辭視角,《修辭學習》2009年第4期。
13. 陳振宇,“知道”、“明白”類動詞與疑問形式,《漢語學習》2009年第4期。
14. 陳振宇,三層七元的時間系統,《語言研究集刊》(第六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
15. 陳振宇,關於終結和非終結的區別,《東方語言學》(第六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16. 陳振宇,疑問範疇中的形式與標記,《漢語語法研究的新拓展》(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17.陳振宇、袁毓林、張秀松、周強,親屬關係的邏輯意義及其自動推理,《計算機工程與套用》2009年第16期。
18.陳振宇、袁毓林,漢語親屬關係的語義表示和自動推理,《中國語文》2010年第1期。
19.陳振宇、袁毓林、張秀松、周強,一種基於大知識庫的親屬關係自動推理模型,《中文信息學報》2010年第3期。
20. 陳振宇,現代漢語副詞與疑問,北京大學《語言學論叢》(第四十一輯),商務印書館,2010年。
21. 陳振宇、邱明波,反預期語境中的修辭性推測意義:“難道、不會、怕、別”,《當代修辭學》2010年第4期。
22.陳振宇,漢語中阻止疑問提取的詞語和結構,《語言研究集刊》(第七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23.陳振宇,疑問範疇中副詞的功能,《對外漢語研究》(第六期),商務印書館,2010年。
24.陳振宇、陳振寧,一種基於對齊的時間信息提取方案,《語言研究集刊》(第八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25.劉承峰、陳振宇,數的一致性假設,《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
26.張秀松、袁毓林、陳振宇、周強,基於情境網路的漢語親屬名詞的語義描寫體系,《世界漢語教學》2011年第3期。
27.王曉凌、陳振宇,再析副詞“只”的量特徵,《中文研究與國際傳播》(第一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28.陳振宇、古育斯,疑問代詞的不定代詞用法,《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2年第3期。
29.劉林、陳振宇,從“了、著、過”看操作和說明語體問題,《當代修辭學》2012年第6期。
30. 陳振宇、劉承峰,謂詞前後不對稱與“都”字句,《語法研究和探索》(十六),商務印書館,2012年。
31. 陳振宇、李於虎,經歷“過2”與可重複性,《世界漢語教學》2013年第3期。
32.陳振宇、李於虎,“過2”句的論元和可重複性,《漢語語法研究的新拓展》(六),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
33.陳振宇,成都方言的領屬結構,《語言研究集刊》(第十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
34.陳振宇,漢語句子否定的類型學性質,《語言研究集刊》(第十一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
35.陳振宇、安明明,反問的語義和功能——以漢語與馬達加斯加語的反問標記為例,《對外漢語研究》(第十期),商務印書館,2013年。
36.陳振宇、劉 林,副詞“只”的邏輯語義,《漢語副詞研究論集》,上海三聯書店,2013年。
37.周思佳、陳振宇,“一量名”不定指名詞主語句允準條件計量研究,《語言科學》2013年第4期。
38.祁峰、陳振宇,焦點實現的基本規則:以漢語疑問代詞為例,《漢語學報》2013年第1期。
39.陳振宇,對疑問語氣提升的研究,《走向當代前沿科學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紀念朱德熙教授誕辰90周年和慶祝陸儉明教授從教50周年》,商務印書館,2014年。
40.陳振宇、葉婧婷,從“領屬”到“立場”——漢語中以人稱代詞為所有者的直接組合結構,《語言科學》2014年第2期。
41.李雙劍、陳振宇、潘海峰,人稱與陳述的關係研究——從人稱和“了2”的搭配談起,《當代修辭學》2014年第6期。
42.李雙劍、陳振宇,允準否定詞在“把/被”之後的動因——記一種特殊的否定式“把”字句和“被”字句,《語言研究集刊》(第十二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
43.陳振宇、李於虎,再論“過1”“過2”,《語法研究與探索》(十七輯),商務印書館,2014年。
44.葉婧婷、陳振宇,再論漢語完句條件,《語言研究集刊》(第十三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
45.邱明波、陳振宇,漢語動詞的指向對反身代詞句內回指的制約,《漢語學習》2014年第6期。
46.陳振宇、錢鵬,蘊涵、預設和完備性,《當代語言學》2015年第1期。
47.李紅葉、陳振宇,副詞“沒”的非常規搭配,《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5年第2期。
48.陳振宇、陳振寧,為什麼“不、沒(有)2、別”是副詞而不是附綴———漢語句子結構的類型,《語言研究集刊》(第十四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
49.陳振宇、陳振寧,通過地圖分析揭示語法學中的隱性規律——“加權最少邊地圖”,《中國語文》2015年第5期。
50.陳振宇、杜克華,意外範疇:關於感嘆、疑問、否定之間的語用遷移的研究,《當代修辭學》2015年第5期。
51.劉林、陳振宇,從與“了2”的共現關係談漢語副詞的意義類型,《語言教學與研究》2015年第5期。
52.杜克華、陳振宇,成都話句末語氣詞“嗦”——“領悟”範疇及其功能,《語言研究集刊》(第十五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
53.李紅葉、陳振宇,對“副詞+VP/AP”結構的句法否定,《漢語副詞研究論集》(第二集),上海三聯書店,2015年。
54.陳振宇、劉承峰,再談總括副詞“都”,《對外漢語研究》(第十三期),商務印書館,2015年。
55.陳振宇、馬寶玲、薛時蓉,從漢語角度看極性問的類型學性質──真性極性問形式與疑問語氣成分的區別,[台灣]《清華中文學報》(第十四期),2015年。
56.陳振寧、陳振宇,用語圖分析揭示語言系統中的隱性規律——贏家通吃和贏多輸少算法,《中文信息學報》2015年第5期。
57.陳振宇,概念化中的主觀化——Ronald W. Langacker的主觀理論簡介,上海市語文學會編《現代語言學》第1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6年。
58.張汶靜、陳振宇,信息的確定性對否定表達的制約,《語言教學與研究》2016年第5期。
59.陳振宇、吳越、張汶靜,相對信息價值與語言研究,《語法研究和探索》(十八輯),商務印書館,2016年。
60.葉婧婷、陳振宇,漢語方言中源於領屬結構的立場範疇,《漢語句式問題探索——漢語句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61.陳振寧、陳振宇,基於偏向相似性的自然語言關聯和聚類研究,《中文信息學報》2017年第1期。
62.杜克華、陳振宇、陳振寧,成都話“哇”字句語用功能的形成,《語言研究集刊》(第十七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年。
63.陳振宇、甄成,敘實性的本質——辭彙語義還是修辭語用,《當代修辭學》2017年第1期。
64.陳振宇、劉林,“才”的必要條件標記功能,《對外漢語研究》(第十五期),商務印書館,2017年。
65.李雙劍、陳振宇、范軼贇,漢語否定提升研究,《語言科學》2017年第3期。
66.陳振宇、李雙劍,副詞化——兼論複雜句構造策略,《漢語副詞研究論集》(第三集),上海三聯書店,2017年。
67.陳振宇、杜克華、石岩,“意外”範疇中的副詞化,《漢語語法研究的新拓展》(八),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
68.張帆、翟一琦、陳振宇,再說“我們”——人稱代詞、複數與立場,《語言研究集刊》(第十九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年。
69.李雙劍、陳振宇,否定詞在“對”字句否定式中浮動的制約因素,《語言教學與研究》2018年第2期。

科研項目

1.真實文本語義標註中論元語義角色的判定操作,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二等資助金(53050),已完成。(主持人)
2.面向內容計算的漢語語義角色知識庫的研究和建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07AYY004),已完成。(主要參與人)
3.漢語親屬關係自動轉換信息處理,復旦大學金苗項目(EYH3151078),已完成。(主持人)
4.基於一階謂詞邏輯和時間邏輯的現代漢語文本蘊涵識別機制研究,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2010BYY002),已完成。(主持人)
5.現代漢語句法與語義計算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項目(13YJA740005)。(主持人)
6.現代漢語及方言中的否定問題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2AYY001)。(主要參與人)
7.關於漢語否定與否定的套用研究,復旦大學985三期整體推進人文學科項目 。(主要參與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