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虞

陳希虞(1881—1941)號元龍,彭山縣城人。20世紀初,清王朝極度腐敗,陳希虞胸懷壯志,留學日本,就讀於早稻田大學。留日期間,他結識了好些同盟會人物,如孫中山、黃興、蔡松坡、吳玉章、但懋辛、熊克武等,並加入了同盟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希虞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81年
  • 逝世日期:1941年
  • 畢業院校早稻田大學
  • 出生地:四川省彭山縣城
  • :元龍
人物經歷,

人物經歷

辛亥革命前夕,陳希虞懷著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壯志豪情,回到家鄉彭山伺機發動起義。辛亥秋,成都保路同志會發動反清王朝的民眾鬥爭,各地風起雲湧,紛紛回響,吳玉章、龍鳴劍等首先在榮縣起義,宣布獨立。陳希虞也在彭山江口鎮聚眾起義,宣布獨立。
民國成立後,陳希虞一度任四川省臨時參議會參議員,後任孫中山先生組建的中國國民黨四川省黨部國民教育社教育組副組長(組長石青陽),統籌全省教育。民國2年(1913年),他在成都應董修武約請,執教於共和大學,為革命培養幹部,積極參加反袁(世凱)鬥爭。民國16年(1927年),四川省內軍閥割據,內戰頻頻,為了協調矛盾,一度在成都成立鄧(錫侯)、田(頌堯)、劉(文輝)三軍聯合辦事處,陳希虞被聘為該處顧問。後因內戰不休,他憤而去職,專心從事教育工作,先後執教於成都高等師範學堂、成都大學、四川大學、華西大學等校,講授心理學、倫理學、哲學通論等課。
民國22年(1933年),他執教華西大學時,被選為該校董事會董事(共30人)。民國24年(1935年)夏,國民黨成都行轅派便衣特務進入華大,抓捕了7名愛國進步學生(徐慶堅、艾西由、饒式俊等)囚於行轅。事後,華大師生十分憤慨,紛紛要求校方向行轅抗議,立即釋放被捕學生。陳希虞、李兆文、楊少荃等教授積極參加了這次鬥爭,行轅軍法處迫於學校及社會壓力,只得宣布無罪釋放。
陳希虞從小喜愛書法,先鐘於二王,後又鐘於趙孟頫,經過長期苦學苦練,最後自成一家。他的書法瀟灑飄逸,圓潤秀麗,柔中見剛,特別長於行草。現僅存書法手稿兩份,即六朝孔稚圭的《北山移文》和唐朝書法理論家孫過庭的《書譜》,均是草書。少年時期,每逢春節,他常在縣城十字口為農民寫春聯,無錢的就贈送,頗受歡迎。勤工儉學留學日本時,如遇經濟拮据,就出賣書法,補助生活。成都執教時期,與劉文輝、余中英等,在書法方面過從頗密。
晚年,陳希虞隱居彭山縣江口鎮壽泉村他親手建造的林泉別墅——陳家花園研讀佛學,栽花寫經,直至去世。民國30年(1941年)冬,陳希虞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