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興(中國中醫研究院骨傷科研究所教授)

陳寶興(中國中醫研究院骨傷科研究所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寶興教授1920年9月18日——2002年10月28日 中共黨員 籍貫:遼寧省遼陽縣。中國足外學科創始人和奠基人、全國著名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中國中醫研究院骨傷科研究所教授、主任醫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寶興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遼寧省遼陽縣
  • 出生日期:1920年9月18日
  • 逝世日期:2002年10月28日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出生地:遼寧遼陽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經歷,成就及榮譽,社會評價,個人其他信息,

人物經歷

陳寶興教授1946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先後就職於北平醫院、北京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骨傷科研究所,歷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科副主任、主任、研究室主任、中國中醫研究院資深研究員。他從醫56年,在半個多世紀的醫學生涯中,為祖國的中西醫結合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富於鑽研探索,修養深厚,醫學知識淵博,具有紮實的醫學理論功底和高超的骨傷科專業技術水平,是國內外著名的骨傷科專家和學者。他先後擔任過《中華外科雜誌》編輯幹事、編委,《中華骨科雜誌》編委、副主編、顧問,《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副總編、顧問,《中國骨傷》雜誌副主編、顧問,美國《骨與關節外科》雜誌客籍編輯,《現代骨科學》主編。他還曾受聘於美國North Carolina大學醫學院,擔任過Oklahoma大學醫學院骨科客籍教授、英國牛津大學Nuffield骨科中心客籍教授、北京足外科研究所骨科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科客籍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同仁醫院骨科客籍教授,做了大量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成就及榮譽

陳寶興教授對足踝外科的臨床治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我國足踩外科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在全國首先引進了十幾項美國“小切口術式治療外翻”技術,獲得了成功。1987年10月至1990年9月分別在北京組織了兩次中美足踩外科學術交流會,並先後組織了4次全國性學術會議和4次全國性足踝外科學習班,有2000多名來自全國的骨科醫師參加了會議和學習班。1992年6月組織成立了中華醫學會骨科學會分會足外科學組,任首屆主任委員;1996年10月任第二屆足踩外科學組主任委員;2000年10月任第三屆足踝外科學組名譽主任委員。1992年以來,他接待國外足踝外科代表團3次。1998年以來,幫助指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同仁醫院骨科建立了足踝外科專科門診,成立了足踝外科專業組並引進新的治療技術40餘項,為國內外數千名足踝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是中國足外科創始人和奠基人,被尊為中國足外學科泰斗。
陳寶興教授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1984年在他62歲時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1年,他正值青春年華,積極地回響黨的號召,參加了抗美援朝醫療隊,冒著戰爭炮火,捨生忘死救治傷員。他克服缺醫少藥困難、發明血球藥物法救治傷員的事跡,曾刊登在當時的東北醫學刊物上。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迫害,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幾經風雨沒有動搖他熱愛黨、熱愛祖國、為人民服務一生的做人原則,他仍然以加倍的努力勤奮工作,回報祖國、回報社會、回報養育他的人民。在下放五七幹校期間,他仍然熱心地為當地老百姓治病;1976年唐山地震後,他剛從冤案中解放出來恢復工作,被任命為抗震救災醫療隊隊長,第一批進入災區,在沒有任何醫療器械、設備的情況下,創造一切條件,積極安排組織搶救工作,救活、治癒了許多災民。在北京醫院工作期間,他認真地為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健康服務。他對待病人不分貧富貴賤、職位高低,還經常慷慨解囊,幫助病人解決生活困難。他高超的醫術和醫德,深受患者的愛戴,與許許多多患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社會評價

他光明磊落,一身正氣,有著博大的胸懷。他寬以待人,為人慷慨,關心後生之輩的成長。他曾將他的許多弟子送到國外學習,甚至自己出資為一些可造之才創造學習深造的機會。他的學生中有許多人現在已成長為著名的醫生、專家和學者。

個人其他信息

陳寶興教授精通醫學英語,通曉日、德、俄外文,有較高的業務編譯水平和文字功底。他長年勤奮筆耕,發表過多部中、英文醫學著作和數十篇論文;他始終站在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關心醫學發展的最新動態。在66歲高齡時,他開始學習使用計算機,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儘快掌握國內外醫學科學的發展情況,並運用到自己的醫學實踐中,做出了許多項有益的、推進性的探索;他注意學術的交流和提高,多次應邀赴國外講學和學術交流,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高度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