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墓群地處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龍樹鎮幸福村,東靠老墳山,西為開闊莊稼地,南為碑坪山,北臨梓江河,墓葬密集分布於老墳山第二台地,長約200米,寬約50米的一平台上,有碑記的墓葬總計18座,為大清乾隆至光緒年間六個時段。
該墓群獨具特色的有:光緒十年(1884年)鄧芝富、賈氏夫婦合葬墓,該墓坐西向東,方向110°,重檐四柱三開,呈八字形仿木結構建築,面闊4.95米,殘高2.45米,正廳立兩檐柱,浮雕“八仙”故事,四隔扇三開門,內置墓誌,其門額、門眉、隔扇、地腳枋等雕刻“四藝”及人物故事,檐間之隔斷四面皆雕刀馬、人物故事,兩配房建築格局相同,壁間雕飾神話故事八幅,壁間中部為鹽邑文生、武生之題刻,側施撐鼓,脊飾寶頂(寶頂為瓶、牡丹組合,寓意“一品富貴”)及鴟吻,其二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鄧昌華之墓,坐西向東,方向150°三重檐仿木結構塔式建築,通高3.3米,四面通寬1.98米,立四角柱支撐懸脊,正面枋間分組雕飾刀馬人物、神仙故事及神獸,餘三面皆為素麵,中開門洞,內置四方體抹角碑記,第二、三層檐與檐之間為仿木花窗雕刻,其頂分四層,分飾蓮瓣紋,整體保存完整,宏偉高大。
該處墓群同屬當地鄧氏一族,且分布集中,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雖為同一時代,但卻延續六個不同的時段,每通墓碑皆有繁疏不一的各類精美雕刻,局部施彩,部份題刻文筆、書法頗具造諧,這對研究清代川西北地區當地當時的民風、民俗、喪葬習俗及石刻、書法藝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極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