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大欽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78年7月
- 職業:研究員
- 畢業院校: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主要成就:Scopus尋找未來科學之星
- 學位:博士
光學博士,水產專家,
光學博士
隨後進入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工作,2008年獲得凝聚態物理博士學位,2012年12月評為研究員。迄今,作為第一作者已在JACS, Nano Energy, Acta Mater., JMC, CC, APL和OL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44篇(IF>3的22篇,他引超過800次,一作論文h因子為19),受邀在《PHOTONIC GLASSES AND GLASS-CERAMICS》中撰寫專章一篇,授權發明專利2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面上基金和福建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並參與多項研究課題。3項稀土發光玻璃陶瓷研究工作連續入選2007、2008和2009年中國光學重要成果(均為第一完成人),2009年獲得首屆“Scopus尋找未來科學之星”青年科學之星獎,2011年入選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2012年獲得中科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
研究領域:新型無機稀土發光材料及其在光伏與LED上的套用。
近年代表作:
1) D Q Chen, Y S Wang*, M C Hong*, Lanthanide nanomaterials with phot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for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 Nano. Energy., (invited review article) 2012, 1, 73.
2) D Q Chen, Y S Wang*, et al, Lanthanide dopant-induced formation of uniform sub-10 nm active-core/active-shell nanocrystals with near-infrared to near-infrared dual-modal luminescence, J. Mater. Chem., 2012, 22, 2632.
3) D Q Chen, Y S Wang*, et al, Ultra-broadband near-infrared excitable upconversion core/shell nanocrystals, Chem. Commun., 2012, 48, 5898.
4) D Q Chen, Y S Wang*, et al “Monodisperse upconversion Er3+/Yb3+: MFCl (M=Ca, Sr, Ba) nanocrystals synthesized via a seed-based chlorination route,” Chem. Commun., 2011, 47, 11083.
5) D Q Chen, Y S Wang*, et al, Dopant-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a new strategy of synthesizing hexagonal upconversion NaYF4 at low temperature, Chem. Commun., 2011, 47, 5801.
6) D Q Chen, Y S Wang*, et al, Phase transition from hexagonal LnF3 (Ln=La, Ce, Pr) to cubic Ln0.8M0.2F2.8 (M=Ca, Sr, Ba) nanocrystals with enhanced upconversion induced by alkaline-earth doping, Chem. Commun., 2011,47, 2601
7) D Q Chen, Y S Wang*, et al, Lanthanide activators doped NaYb1-xGdxF4 nanocrystals with tunable down-,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and paramagnetic property, J. Mater. Chem., 2011, 21, 6186.
8) D Q Chen, Y S Wang*, et al “Modifying the size and shape of monodisperse bifunctional alkaline-earth fluoride nanocrystals through lanthanide doping,” J. Am. Chem. Soc., 2010, 132, 9976.
水產專家
陳大欽,1924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42年高中畢業後,在福建鹽務管理局硝磺處任駐廠檢驗員,後任會計員。1946年考入廈門大學海洋系繼續深造,半工半讀,先後在福建象山國小、廈門大同中學執教,並擔任《廈門聲報》記者和翻譯。1950年在大學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同年,大學畢業,回響黨的號召,支援東北邊疆建設,來到大連水產養殖場任見習技術員。同年11月,調到哈爾濱水產試驗場任技術員。
從1951年開始,陳大欽走遍了黑龍江省的幾條主要水系,多次進行大麻哈魚的人工孵化試驗。從幾次失敗中,總結經驗,研究鮭魚的生長繁育規律,終於在1954年秋取得成功。1956年,主持籌建我國第一個鮭魚人工放流基地——饒河大麻哈魚試驗站。1957年春,代表我省到蘇聯考察、交流大麻哈魚放流技術,為我國大麻哈魚的增殖做出了貢獻。
1953年,陳大欽被推選為試驗場養殖室副主任後,又開始進行大面積的科學實驗。首先提出鱘魚的移殖、馴化計畫,並親自進行1年的蓄養試驗,取得可喜的成績。隨後,又組織制定鱘魚增殖計畫,組成課題組專門從事研究,突破種魚的選擇、蓄養、催情、人工授精、人工孵化、仔魚飼養管理等增殖技術難關,並探討胚胎髮育的基本規律,從而填補了我國鱘魚人工養殖技術的空白。為了解決北方淺水養魚的難題,在此期間,他帶領部分科技人員到瀋陽市郊區自然泡沼進行養魚適地調查,並選擇出7個自然泡沼開展養魚實驗,取得寶貴經驗,從而結束東北地區單純靠江河捕魚的歷史。
1958年,根據廣東、浙江兩省草、鰱魚人工孵化試驗成功的經驗,陳大欽著手進行在北方寒冷氣候條件下的草、鰱魚人工繁殖試驗,1962年獲得成功,正式投入生產。他曾主持召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四省區草、鰱魚人工繁殖學術討論會,為解決北方魚苗自給問題開闢一條新路。1963年,首先採用尼龍袋密封充氧運輸魚苗,解決了魚苗運輸不便的難題並在生產實際中推廣套用。當年,陳大欽被聘為太平洋西部四國漁業會議的中國專家。
“文化大革命”中,竟以莫須有罪名加害於陳大欽,並被停職反省。1969年恢復工作。1970年,陳大欽為解決黑龍江省由於氣溫低,致使草、鰱魚人工產孵期晚的問題,進行多方面的調查試驗。1971年,在雞西發電廠進行利用電廠餘熱溫水促使草、鰱魚提早產孵的試驗,繼而在哈爾濱、佳木斯、齊齊哈爾等地進行推廣,為黑龍江省和東北地區延長培育期、當年培育出大規格魚種提供了較完善的新技術,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項研究成果先後榮獲黑龍江省科學大會和全國科學大會獎。
陳大欽著有《草、鰱魚人工繁殖技術》、《實用養魚技術》等書,受到有關部門的好評。他還主持籌建我國第一個冷水性魚試驗站。
1978年,陳大欽被選為黑龍江省和全國第五屆人大代表。曾任中國水產學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水產學會副理事長、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黑龍江省水產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等。1981年1月5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2月27日,因患肝癌醫治無效在哈爾濱逝世。終年56歲。
從1951年開始,陳大欽走遍了黑龍江省的幾條主要水系,多次進行大麻哈魚的人工孵化試驗。從幾次失敗中,總結經驗,研究鮭魚的生長繁育規律,終於在1954年秋取得成功。1956年,主持籌建我國第一個鮭魚人工放流基地——饒河大麻哈魚試驗站。1957年春,代表我省到蘇聯考察、交流大麻哈魚放流技術,為我國大麻哈魚的增殖做出了貢獻。
1953年,陳大欽被推選為試驗場養殖室副主任後,又開始進行大面積的科學實驗。首先提出鱘魚的移殖、馴化計畫,並親自進行1年的蓄養試驗,取得可喜的成績。隨後,又組織制定鱘魚增殖計畫,組成課題組專門從事研究,突破種魚的選擇、蓄養、催情、人工授精、人工孵化、仔魚飼養管理等增殖技術難關,並探討胚胎髮育的基本規律,從而填補了我國鱘魚人工養殖技術的空白。為了解決北方淺水養魚的難題,在此期間,他帶領部分科技人員到瀋陽市郊區自然泡沼進行養魚適地調查,並選擇出7個自然泡沼開展養魚實驗,取得寶貴經驗,從而結束東北地區單純靠江河捕魚的歷史。
1958年,根據廣東、浙江兩省草、鰱魚人工孵化試驗成功的經驗,陳大欽著手進行在北方寒冷氣候條件下的草、鰱魚人工繁殖試驗,1962年獲得成功,正式投入生產。他曾主持召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四省區草、鰱魚人工繁殖學術討論會,為解決北方魚苗自給問題開闢一條新路。1963年,首先採用尼龍袋密封充氧運輸魚苗,解決了魚苗運輸不便的難題並在生產實際中推廣套用。當年,陳大欽被聘為太平洋西部四國漁業會議的中國專家。
“文化大革命”中,竟以莫須有罪名加害於陳大欽,並被停職反省。1969年恢復工作。1970年,陳大欽為解決黑龍江省由於氣溫低,致使草、鰱魚人工產孵期晚的問題,進行多方面的調查試驗。1971年,在雞西發電廠進行利用電廠餘熱溫水促使草、鰱魚提早產孵的試驗,繼而在哈爾濱、佳木斯、齊齊哈爾等地進行推廣,為黑龍江省和東北地區延長培育期、當年培育出大規格魚種提供了較完善的新技術,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項研究成果先後榮獲黑龍江省科學大會和全國科學大會獎。
陳大欽著有《草、鰱魚人工繁殖技術》、《實用養魚技術》等書,受到有關部門的好評。他還主持籌建我國第一個冷水性魚試驗站。
1978年,陳大欽被選為黑龍江省和全國第五屆人大代表。曾任中國水產學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水產學會副理事長、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黑龍江省水產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等。1981年1月5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2月27日,因患肝癌醫治無效在哈爾濱逝世。終年5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