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和卿

陳和卿,宋代佛師。籍貫、生卒年不詳。日本安德天皇壽永元年(1182),與弟陳佛壽共至日本。其後,應俊乘房重源之請,至奈良,重修東大寺於治承四年(1180)遭受兵亂被燒毀之大佛首,壽永二年(1183)五月完工。不久,又造鎌倉長谷寺之觀音像。建久元年(1190),後白河法皇授與大佛鑄造獎,賜伊賀國阿波廣瀨山田有丸莊及播磨國大部莊,陳氏發善願,前者捐贈淨土堂,後者供養大佛。七年,奉後鳥羽天皇之詔,建東大寺之中門,以運自中國之石材雕成獅子。(東大寺要錄卷二、吾妻鏡卷十五)p482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和卿
  • 外文名:Chenheqin
  • 國籍:南宋
  • 民族:漢
  • 出生地:明州
  • 信仰:無神論
人物簡歷,文獻記載,

人物簡歷

陳和卿為南宋時期明州人。根據日本鎌倉時期九條兼實所寫的日記《玉葉》記載,日本壽永元年(1182年),重源已經籌集了最先需要完成的東大寺大佛修建所需的資金以及材料,但一直找不到能夠勝任這一重任的傑出工匠。其時聽說宋朝鑄師陳和卿在日本,於是邀請陳和卿參與東大寺的重建。作為工程總負責人,陳和卿根據重源提出的基本構想,一手承擔了從規劃、設計乃至具體的估料、算料、施工等工作。在重修東大寺期間,重源極力想要引入宋代——特別是明州寺院建築——的建築和雕刻風格,但又不得不擔心與當時日本寺院建築太過不同而引起朝廷和寺院的不滿。因此重源和陳和卿依照當時明州寺院的建築樣式不斷摸索,併合作創造出了全新的、被後世稱為“大佛樣”的建築樣式。由於陳和卿在東大寺重修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建久元年(1189年),日本官方將伊賀國境內的阿波、廣瀨、有丸三個莊園賜給陳和卿。

文獻記載

來自:【佛光大辭典】
鎌倉時代前期渡日的中國工匠,稱東大寺總大工。渡日時間為壽永元年(1182)(玉葉),具體時間不詳。這一年,應從九州回到日本的俊乘坊重源之邀,開始從事東大寺大佛的再建工作。陳和卿率領其弟陳佛壽等宋人佛師七人,以及日本佛師草部是助・助延等十四人於次年壽永二年五月成功鑄造了大佛的佛頭。大佛於文治元年(1185)年八月開眼供養。此後,陳和卿被朝廷授予伊賀國山田郡有丸・廣瀨・阿波杣山以及播磨國大部莊等莊園為領地,當然,這些領地都以淨土堂或者大佛領的名義寄進給東大寺。文治二年以大佛殿建造為中心,周防國被定為東大寺造營料所,重源被任命為國司。同年四月,陳和卿和其它宋人工匠與重源一起前往周防,進入佐波川上流的杣山準備木材。建久六年(1195)三月,東大寺落慶供養時,源賴朝曾想於大佛殿召見陳和卿,然而陳卻以“貴客殺人眾多,罪孽深重,恐無緣相見(非原文)”為由拒絕了源賴朝的請求。然而,從一開始,就傳出陳和卿與日本工匠有不和,此後陳和卿也與重源沒能繼續合作。建永元年(1206)兩人分道揚鑣。建保四年(1216)六月陳和卿赴鎌倉,謁見將軍源實朝,陳和卿以“將軍本為宋朝阿育王山長老,當時我也是您的門第”告源實朝。源實朝自此決意渡宋,命陳和卿造船。次年建保五年四月,船即造好,欲在鎌倉由比浜試航卻遭到失敗,此後陳和卿再無訊息。此外,根據《廣大和名勝志》,大佛殿前的金銅八角燈籠傳為陳和卿所作,《和州舊跡幽考》則稱東大寺念佛堂里安置的重源牌位是陳和卿所雕刻。另外,近世的《櫻塢漫錄》則記載四條天皇時運慶之孫康圓與陳和卿共同開始雕刻法華堂的佛具等等。(原文:三浦勝男)
來自:【國史大辭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