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熙

陳同熙(1883—1914) 字會亭,號敬甫。陝西華陰上窪村人,幼受祖父啟蒙,12歲考中秀才。

基本介紹

  • 本名:陳同熙
  • 字號:字會亭,號敬甫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陝西華陰上窪村
  • 主要成就:進士,同盟會成員,議員。投入反袁鬥爭,積勞成疾
人物經歷
考中秀才後攻讀於涇陽味經書院,受翰林學士賀子言、彭小皋及壽軒、沈淇泉等人的資產階級革命教育,於光緒壬寅鄉試時,中第11名舉人,他在鄉試論文《勸農桑慎選舉論》、《尚文言滿口不塞便論》、《種樹宜仿西策》、《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義》中,“言之井井”,“不假粉飾”,對“古今時勢,政治得失,洞若觀火,且筆力矯健”。
光緒二十八年(1902)後,同熙於三原宏道學堂充司書7年,先後又於華縣高塘學堂、臨潼關山學堂、蒲城學堂、富平學堂、西安健本學堂任教習,培養出胡笠僧等一批人才。此間,與于右任、李希堂、張奚若、常明清、井勿慕等來往密切,經井勿慕介紹,加入同盟會。光緒三十四年(1908)“蒲案”爆發時,陳同熙為蒲城縣高等國小堂教習。當時,民主革命蓬勃發展,學潮日高,縣令李體仁於是年10月16日(古歷九月二十二日)藉故帶領衙役200餘人鎮壓,並逮捕進步師生。陳同熙“遂星夜趕西安,向有關方面報告了事件經過,痛述了蒲城縣學堂師生遭受殘酷迫害的情況”,要求罷免縣令,釋放師生,獲各界人士支持。此次鬥爭,轟動了陝西,影響北平及至日本陝籍學界,為3年後陝西辛亥革命爆發,產生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宣統二年(1910)1月2日,庚戊會試陳同熙中進士,御筆欽點為戶部主事
民國元年(1912)1月2日,臨時參議院成立,陳同熙當選為議員。同陝籍議員(每省定額2人)於《大公報》撰文,陳述治國主張。翌年4月6日,袁世凱就任總統,8日成立國會,解散臨時參議院。陳同熙東渡日本,投入反袁鬥爭,積勞成疾。民國三年(1914)返回北平,病故,年僅32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