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琰

陳之琰,女,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8級本科生,學習期間參加了近十次的社會實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之琰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8級本科生
  • 主要成就:2010年獲國家獎學金(綜合一等獎學金)
  • 性別:女
清華大學陳之琰,遼寧教師陳之琰,

清華大學陳之琰

2010年獲國家獎學金(綜合一等獎學金)和“首都高校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稱號,2011年獲清華大學第29屆“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並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兩篇署名文章。2011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獲得者。
陳之琰是外國語學校的保送生,大一時,她在一門課上花了很多的時間,但結果並不理想。於是她開始分析存在的問題,發現自己在大一一年的學習還停留在高中比較應試的層面,看的書不多,用的多是些“死方法”。總結了經驗後,陳之琰更注重閱讀和積累,也開始有時間去選擇一些自己更感興趣的課程。大三的時候課程和社工都不多,陳之琰差不多每天的閱讀時間都能達到6-7小時。她說:“看得越多,說得越少。因為很多的事情不單純能用一兩個概念就說清楚,不少事情沒有表面上那么簡單。在閱讀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還要進行思考和消化,把抽象化的東西轉變為自己的理解。”陳之琰在時間利用方面頗有心得,她提到:“要過有規律的生活,讓自己成為時間的主人。是你在主宰生活,而不是繁多的事務在主宰你。”一直以來,陳之琰都保持著良好的作息習慣,每天堅持7點之前起床,12點之前睡覺。她認為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會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在清醒的時間裡不應該被事情拖著走,而是保持自己的節奏。陳之琰在大三參加了《人民日報》組織的活動“追尋”,是活動成員中唯一的本科生。這次活動她走到了江西和福建,期間發表在人民網上的部落格文章點擊量超過8000次,並在活動結束後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兩篇署名文章。這次“追尋”讓她真正體會到文字的力量,也確定了自己在做的事是有意義的。陳之琰這樣解釋自己為什麼選擇新聞傳播專業:“記者,記錄者也。讓我有機會去記錄更多人的故事,也將故事告訴更多的人;另外也讓我用一個不同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能發現其中的問題,也思考如何去建設。”
才女陳之琰才女陳之琰

遼寧教師陳之琰

陳之琰 男,1932年1月生。1948年畢業於東北商業專門學校。1951年初在遼寧省商業幹部訓練班學習後留校任輔導員,後改為遼寧省商業幹部學校任教師,講授商業會計及會計管理。1959年於遼寧大學財政信貸系畢業到東北電業管理局,先後在省電力局、農電局、財務處工作,現在東北電業管理局工作。1988年被評聘為高級會計師,被推選為東北電力會計學會副秘書長。四十多年一直從事財務會計工作,曾參加農村售電價的測算和調查,提出農村售電範圍,等級和優待電價優待率方案。八十年代初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擴大企業自主權,曾提出"改進七項專用基金管理的意見"。1987年初參與制定"電力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工程投資包乾試行辦法",通過幾年實踐收到一定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