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盛陽虛證

陰盛陽虛證,中醫病證名。陰陽相互制約,保持相對平衡。陽虛則不能制陰,故陰偏盛。常見於腎陽虛不能溫養臟腑所致的陰寒內盛證候。

病因,病機,臨床表現,治法,方劑,常用中藥,預防調護,

病因

陰陽相互制約,保持相對平衡。陽虛則不能制陰,故陰偏盛。

病機

陽虛於外,故浮取則脈細小;陰盛於內,故沉取則脈實大。

臨床表現

形寒肢冷,尿清便溏,面色晄白,舌淡胖嫩,脈沉遲弱等。

治法

溫陽散寒。

方劑

金匱腎氣丸。

常用中藥

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澤瀉、桂枝、附子、牛膝、車前子。

預防調護

少食肥甘厚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藉助食療方調理,起居有常,忌熬夜,房事有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