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經濟發展專題論叢

陝西經濟發展專題論叢

《陝西經濟發展專題論叢》是2015年5月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康喜平。

基本介紹

  • 書名:《陝西經濟發展專題論叢》
  • 作者:康喜平
  • 類別:改革發展.區域經濟發展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5月
  • 開本:850×1168mm1/3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陝西經濟發展專題論叢》一書是陝西省委黨校陝西經濟研究所所長康喜平老師從事20多年陝西經濟發展教學與研究基礎上的獨立撰寫的一部專著。該書分十部分設計了陝西發展戰略分析與發展對策、加快結構調整,推進陝西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陝西區域特色優勢產業選擇、陝西統籌城鄉發展新探索、新型工業化與陝西工業發展戰略、推進陝西特色城鎮化建設、收入分配問題分析與陝西糾偏取向、陝西縣域經濟發展思路與對策、陝西民生工程建設和陝北能源開採區生態環境治理研究等,全面展示陝西經濟社會發展巨大成就,全面探索陝西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因,全面梳理陝西經濟發展重點內容,全面反映陝西未來發展戰略與任務。從理論研究、未來走勢、路徑選擇、重點內容、對策思路作了深入系統地探討。
陝西的發展實踐有許多值得梳理和進一步探索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該書首先從理論上提練陝西經濟發展這一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律性,特別是當人均GDP達到和超過3000美元後,進入戰略調整期和矛盾凸顯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極為關鍵時期,研究金融危機以來外圍環境對陝西經濟社會影響;研究陝西進入工業化中期發展階段後,陝西經濟從傳統文明向現代文 明轉型的歷史過程;研究建設西部強省這一戰略決策對實現富民強省和社會和諧戰略意義。
該書書寫作構思是基於作者長期從事陝西經濟教學與研究積累的結果,也是經過近幾年的專題研究,系統地將區域經濟理論與陝西發展實際結合起來,經過不斷思考的基礎上形成的,是立足陝西實際,對陝西經濟發展若干層面的一次系統性研究探討,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推進陝西富民強省有一定現實意義。
該書於2015年5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康喜平, 1987年畢業於延安大學政教系,2000年西北工業大學經濟系兩科教學研究生班畢業,現任陝西省委黨校陝西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區域經濟學碩士生導師。
自87年工作以來,一直在省黨校系統從事區域經濟學、陝西經濟發展戰略等學科教學和研究,曾在《中國黨政幹部論壇》、《經濟改革》、《黨建研究內參》、《學習時報》、《人文雜誌》、《陝西日報》《理論導刊》等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獨著、合著6部,主編相關專業教材5部;主持參與國家級省級課題7項,獲省部級獎十多項。近些年主要成果:專著《陝西特色新型工業化研究》《退耕還林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兩部;先後主編了《陝西經濟發展戰略專題研究》、《陝西縣域經濟發展研究》、《陝西經濟發展戰略專題研究》、《發展經濟學》、《陝西經濟發展大思路》、《陝西經濟發展概論》、《陝西新十年》等書。主持完成全國黨校系統重點調研課題《新農村建設中工業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實證研究》 與陝西省省社科規劃課題《陝西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研究》兩項。

圖書目錄

陝西經濟發展戰略分析與對策
加快結構調整 推進陝西發展方式轉變
陝西區域特色優勢產業選擇
陝西統籌城鄉發展新探索
新型工業化與陝西工業發展戰略
推進陝西特色城鎮化建設
收入分配問題分析與陝西糾偏取向
陝西民生保障政策實施現狀與問題研究
陝西縣域經濟發展對策研究
陝北能源開採區生態環境治理研究
參考文獻
後 記
(二)以擴大內需為重點,著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
陝西城鄉居民收入偏低,消費水平不足現已成為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最大制約因素。1978年,陝西農民人均純收入居全國第12位,2009年後退到27位。1978年,陝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平均水平只低33元,2009年比全國平均水平要低3046元。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扭轉陝西投資增長過快,而消費需求增長乏力的結構失衡問題就成為陝西“十二五”調整經濟結構的首要任務和當務之急。為此,陝西“十二五”必須將“民富”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從城鄉居民收入偏低這一經濟社發展主要問題入手,完善收入分配格局,縮小收入差距,切實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富裕程度,這不僅是實現擴大內需的現實途徑,也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發展後勁的戰略舉措。
1.調整收入分配結構,讓利於民,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鑒於陝西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極不協調的現實,要從統籌經濟社會協調持續發展的高度,自覺調整收入結構,提高居民在社會財富分配中的比例,讓利於民。各級政府要利用經濟成長速度較快、財政收入增幅較大的機會,繼續實施八大民生工程,針對民生薄弱環節,加大社保障、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投入力度,更好地解決民生問題,改善百姓福利,這是政府職責所系,也是財政向公共財政轉型的必然選擇。要加快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要特別關注低入人群、貧困群體的生活狀況,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幫扶救助的力度,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制度,特別是在養老、醫療、教育、住房、貧困等百姓易於困頓的領域,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推進社會保障事業快速發展。
2.建立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的長效機制,規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完善企業工資指導線和最低工資制度,在提高效益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和離退休人員待遇;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力爭通過十年努力,使全省城鎮居民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趕上全國平均水平。
3.通過實施相應的財政稅收和轉移支付政策,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建立健全有利於居民收入合理增長和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體制機制,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趨勢。逐步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
4.注重解決失業,意識到就業關係著人民富裕程度的關鍵所在。如果說,從“國富” 到“民富” 的轉變是“十二五”公眾關注的最大亮點,而增加就業就成為關注民生,擴大內需的最大出口。“十二五” 期間,各級政府要把增加就業這一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作為富裕三秦百姓、公平合理地分享經濟成果和維護社會公平公正的主要職責。大力發展包括社區服務在內的第三產業,發揮非公有經濟在增加社會就業主渠道作用,鼓勵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繼續實施“人人技能工程” 統籌城鄉勞動就業,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