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雙王金礦床地質特徵及其成因類型的研究》是由陝西省地礦局第三地質隊、武漢地院北京研究生部、陝西省地礦局測試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攀碩成、金勤海、石準立、劉瑾璇、張文宣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雙王金礦床地質特徵及其成因類型的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880014[02485]
- 第一完成單位:陝西省地礦局第三地質隊、武漢地院北京研究生部、陝西省地礦局測試中心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19880014[02485] |
項目名稱 | 陝西省雙王金礦床地質特徵及其成因類型的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 | 陝西省地礦局第三地質隊、武漢地院北京研究生部、陝西省地礦局測試中心 |
主要完成人 | 攀碩成、金勤海、石準立、劉瑾璇、張文宣 |
主題詞 | 陝西;金礦;成因類型 |
成果摘要
研究報告論證了雙王金礦床所在的泥盆紀地層,西壩岩體與雙王金礦的關係,著重金構造角礫岩,成礦階段、礦床物質成分、金礦化的富集規律;對礦床式和找礦模式和找礦標誌進行了探討;對圍岩蝕變、區域地球化學及異亦進行了分析研究。通過對剖面調研和主要層位的追索、地層劃分,提產出於上泥盆統星紅鋪組的新認識。確定西壩岩體為兩期岩漿活動的產英二長閃長岩,晚期為二長花崗岩。在詳細研究角礫岩體內部構造和成基礎上,提出了角礫岩為構造成因的認識,是多期構造活動的產物。對套富鈉岩石,根據其分布、切層、角礫及圍岩發生顏色、硬度、化學成的變化,確定其為與礦化作用相伴生的蝕變岩石。礦區有六次熱液活動、Ⅳ期與成礦關係密切,第Ⅱ階段的產物構成了貧而大的礦(化)體,鐵礦的疊加形成了相對較富的工業礦體,這種多階段產物相互疊加決定格局。查明了礦區發育的礦物種類,獲得了它們的各種物性和譜學參數中黃鐵礦硫同位素組成說明為地層及隕石硫混合物;氫、氧同位素組成、Ⅳ成礦階段的水均介於岩漿水和變質水之間,第Ⅳ階段的硬石膏及石同位素組成也說明第Ⅴ階段與第Ⅰ、Ⅱ、Ⅲ階段有明顯差異,後者更與。礦物包體研究查明了成礦物理化學條件,主成礦階段(Ⅱ)成礦溫度00度,壓力為1.4-1.75×10(8)Pa,PH為5.3-5.99,屬還原環境;推算-6公里。該礦床與美國卡林型金礦有明顯差異。成礦溶液富Na、Co2、等特點,導致在構造角礫岩中形成碳酸鹽類礦物為主,鈉長石硫化物為輔的金礦床。這是一個獨特的金礦成礦新類型。此外,還總結了找礦的地質志,以及提出了存在的問題和今後工作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