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村
- 外文名:Shaanxi Village
- 源於:清朝時起義的回族士兵
- 也被稱作:東乾族
- 職業:以務農為生
- 位置:三國交界處
簡述,歷史,
簡述
中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交界處,居住著一群特殊的居民———黃皮膚黑頭髮,講著地道的陝西方言。他們稱呼政府部門為衙門,稱呼幹部為衙役,把飛機叫風船。村內的兒歌“月亮月亮漸漸高,騎白馬帶腰刀……”已經唱了百餘年,秦腔仍是村內人的傳統項目。他們居住的地方被統稱為“陝西村”。
生活在俄羅斯的貫穿于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的一條楚河兩旁生活著的一群樸實的陝甘新的回民後裔。他們在廣闊的平原上以種植而生存,雖然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但仍然保持著我們西北人的生活,你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們期待著一個願望的實現!也能看出無情的官府、軍閥官僚和統治者壓迫和鎮壓過的創傷。看到他們在異國他鄉生活100多年的歷史還有那樣一個偉大的願望時你的內心有怎樣的感動呢?他們善良、淳樸的笑臉使我們的心情無比的激動和感動。
他們分四個階段到達了俄羅斯,第一階段是1862年至1877年西北回族在清政府時由白閆虎率領的一萬多騎兵和家屬從新疆喀什越過天山卡科瑪山口到達俄羅斯,實際到達時只剩大約3000多人;第二階段,1881年2月簽訂《中俄不平等條約》,沙皇俄國1877年7月4日占領了新疆伊犁,到1882年 3月歸還中國,當時這裡的回族為免受清政府的追殺,到達俄羅斯;第三階段,1957年至1962年由於塔城事件的發生導致很多維族同胞遷到俄羅斯;第三階段,1991年解放後,由於蘇聯的解體,在中國內地的很多回族與中亞的商人經商,到此時與當地已定居的回族建立家庭關係留在此地。
生長在俄羅斯的幾個陝西回族村莊,從祖輩們的口傳中保留著陝西西安的老方言,他們只會說不會寫,沒有形成文字。從新疆過去的維族同胞也說西安方言、會說維語,由於時間太長他們現在只保留了簡單的方言。有西安方言的"娃子、炕"等特別地道的方言,有些知道自己的老根在西安、寶雞或伊犁等。他們中都是穆斯林,採訪者問他們的第一句你是陝西回族嗎?他們回答:是回族。還有他們的食物烹飪,都是跟現在我們西北的回族飲食烹飪一模一樣,你可以看到做飯的土鍋灶台,大鍋、小鍋灶,炕和炕桌,用餐的 筷子和叉子等,都同西北回族平時生活中所用用具相同,包括儲存養殖草的方式,房屋結構等特別相似,除了他們的生活起居外還有他們的好客。從他們的講述中你可以知道他們勤勞致富的精神,剛到俄羅斯時給當地的俄羅斯民族等放羊、蓋房,但他們經過多年辛勤的耕耘現在他們已經脫貧致富了,不下地幹活,現在俄羅斯人給他們放羊、蓋房、種植。另外,他們跟我們西北的回族一樣,蓋頭和禮拜帽使你從遠處第一眼得知他們是穆斯林。他們不光有淳樸形象和質樸的語言,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有虔誠的信仰,你從採訪者跟當地民眾和阿訇的對話中發現很多中國穆斯林的教門術語質感、阿訇等,因採訪者是一個非穆斯林所以沒有設計到教門,但他們說方言時有說出教門上的專用術語方言。從短片中你可以看到有幾個特別虔誠的穆斯林老者和阿訇拒絕採訪者的鏡頭對準他的面部。這時讓人不得不想起他們對教門的虔誠。
100年的歷史長河中他們至今還保持著陝西質樸的方言,我為他們的偉大而感動,也為他們時刻記得自己是從陝西出來的人的精神而感動。軍閥和官僚統治雖然迫使他們離開了祖國和家鄉,但是他們內心的一種精神能深深的激勵和促使著我們的內心。我也為有這樣的同胞而感動,也為他們的精神而感動,他們體現出了中國人民的骨氣,回族人民的勤勞,我為我的民族同胞而驕傲,祈求安拉給他們堅強和幸福!祈求安拉給他們一切!給他們兩世吉慶!阿米乃!!!
歷史
120年前,一支陝甘回亂殘兵害怕報復逃離國境,進入蘇俄境內,這支衣衫襤褸的隊伍奇蹟般地生存下來,由寥寥數千人繁衍生息到今天的12萬人。
12萬"進村講陝西話,出門說俄語”的黃膚色人,引起了國際一些專家學者的注意,將他們稱之為“東乾人”。
早在1979年王國傑就陝西師大歷史系研究生時,專攻蘇俄史的他偶然讀到一篇外國學者的論文,談到這段歷史,或許是學術敏感使然,亦或是發自對同宗同脈兄弟民族的關注,總之那段文字牢牢地牽動了他的心:一百多年過去了,這些回民生活得可好?他們是怎樣走過這滄桑歲月?王國傑急於知道更多的信息。
1990年,王國傑以地區俄語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國家教委公派留蘇的資格。踏上了飛機舷梯,抑制不住內心的衝動:一定要在短暫的留學期間抽空出來探望陝西老鄉親。
在聖彼得堡師範大學學習期間,他利用一切機會搜尋信息,查找資料。邁出國門不到三個月,性急的王國傑就風塵僕僕踏進4000公里外哈薩克斯坦境內。這裡有一處被認為是東乾人聚集中心的村鎮——營盤。
後來的情景更讓王國傑刻骨銘心。操一口地道的陝西話,他與村頭小伙子們交談,幾個青年一愣:你怎么會說這種話?王國傑興奮了。驚喜的小伙子們抬起他圍著村子轉了一圈,邊走邊喊:老舅家來人了(陝西回民稱漢人為老舅)!
坐在父老鄉親們中間,品味著百年前原汁原味的陝甘風俗禮儀,王國傑感慨萬千。歷史的原因,近百年的隔絕使東乾人對今日中國幾乎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兩年後,1993年的6月,王國傑又傾其所有,自費踏上二訪“陝西村”的路途。這一次他走了100多戶人家、15個東乾村莊,與東乾人生活了三個多月。回來時,滿滿一箱子書籍資料竟掙斷了捆綁的帶子。
現為陝西師大教授的王國傑決心要把這段歷史——東乾族的形成發展史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