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陀寺是緬甸佛教寺院。位於緬甸蒲甘。於1090年為緬甸國王江喜佗(1084—1112在位)所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難陀寺
- 性質:佛教寺院
- 地點:緬甸蒲甘
- 建造時間:1090年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
歷史沿革
先是有印度僧人入緬,受到江喜佗的禮敬,他們向江喜佗言及印度阿難陀寺之建構、事跡,江喜佗遂仿建此寺,復命名為“阿難陀寺”,為蒲甘最早建造的大寺。
1090年,寺院竣工,國王江喜佗親乘白馬,率領大隊僧眾士民為阿難陀寺行開光典禮,並以六村土地及人眾財物獻於阿難陀寺,使此寺聲名傳播遐邇,並成為緬甸佛徒舉行各種佛事活動的重要宗教場所。
建築布局
寺院為封閉式建築,以磚石為廓,將寺內所有通道柱石及壁龕全部遮覆其中,緬甸人稱之為“石窟”。寺院通道中有佛龕八十餘所,供奉著姿態各異的大小石刻佛像。在西面通道盡處,有二尊石刻雕像跪於佛像之前,一為寺廟建造者國王江喜佗,另一為國師阿羅漢。寺外有石雕壁畫一千五百幅,主要敘述釋迦佛生前的各種行事,每幅壁畫均附有解釋其內容的巴利文或得楞文之銘文。壁畫中各色人種形貌逼肖,雕刻精工,與寺內石刻佛像一道,表現出印度雕塑藝術的特點。從外看去,其眾多金光燦爛的塔尖,潔白的柱石,不僅使整個寺院顯露出濃厚的宗教氣氛,還使整個建築顯得宏偉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