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陋井 ,亦稱“大諾井”。井礦鹽產場。位於雲南鹽興縣(今祿豐縣)東南九十里,同黑井、元永井、琅井諸場相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陋井
- 別名:大諾井
阿陋井 ,亦稱“大諾井”。井礦鹽產場。位於雲南鹽興縣(今祿豐縣)東南九十里,同黑井、元永井、琅井諸場相鄰。
阿陋井 ,亦稱“大諾井”。井礦鹽產場。位於雲南鹽興縣(今祿豐縣)東南九十里,同黑井、元永井、琅井諸場相鄰。明洪武年間開創。歷代政府分別置鹽課司、鹽大使、督煎督銷委員、場務分局、場務分署等管理場務。民國初年產地分為十一區,...
城外又有四井,勸百姓自煎。”徐霞客在《滇游日記》中對安寧井也有描繪。阿陋猴井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廣通縣。明代《景泰雲南圖經志書》卷四《楚雄府》云:“曰阿陋井,曰猴井,在廣通縣舍資村。皆出鹵泉,煮以為鹽。”《阿陋猴井圖說》云:“阿陋之名,不識何所取,義名雖陋,而鹽法事宜頗稱嘉焉。”...
一背 一背,鹽政用語。清代雲南井鹵多以“背”為計量單位,每背之輕重各井場不一,以石門井為最重,一背為一百五六十斤;黑井最輕,一背僅五十餘斤。天耳井每背為一百一十斤,大井為一百斤,金泉井為九十餘斤,琅井為九十六斤,元永井為八十餘斤,阿陋井為七十五斤。
滇南鹽法圖,圖名。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滇南鹽驛使李蘇命畫師繪製的反映滇南地區井鹽生產情景的巨幅畫卷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滇南鹽驛使李蘇命畫師繪製的反映滇南地區井鹽生產情景的巨幅畫卷。分九幀。描繪黑井、白井、琅井、雲龍井、阿陋井、景東井、彌沙井、只舊草溪井等鹽場的生產全過程,並標註各廟宇、山川、...
雲南鹽運使署 雲南鹽運使署鹽務管理機構。駐昆明。民國三年(1914)設定,以鹽運使領之,為雲南全省最高鹽政機關。下轄元永井、黑鹽井、琅井、阿陋井、白井、喬後井、喇雞井、雲龍井、磨黑井、石膏井、按板井、抱母井、香鹽井場公署及開化、騰越分銷局。
雲南鹽務稽核分所 鹽務管理機構。駐昆明。民國三年(1914)設立。下設元永井、黑井、阿陋井、琅井、安寧、白井、喇雞井、喬後井、雲龍井、石膏、香鹽、按板收稅局,芷村、板橋、黃泥河、騰越、龍陵稽核局,白井區、磨黑稽核支所,阿墩子鹽厘局,益香、抱母分稅局。主要掌徵收保管鹽稅、撥發準單、稱放鹽斤等事...
琅井 琅井是位於雲南鹽興縣(今祿豐縣)南三十里的礦鹽產場。琅井亦稱“琅鹽井”,俗稱“狼井”。井礦鹽產場。位於雲南鹽興縣(今祿豐縣)南三十里,同黑井、阿陋井、元永井、白鹽井等場相鄰。
民國二年(1913年),將定遠縣的黑井、琅井,廣通縣的猴井、阿陋井劃出,成立鹽興縣。建國後,羅次屬武定專區,祿豐、廣通、鹽興屬楚雄專區。羅次縣將原煉象鎮劃歸祿豐縣,祿豐縣將米川鄉與易門縣北區盤龍鎮(即今恐龍山鎮)對調,廣通縣、鹽興兩縣基本不變。1953年4月,武定專區撤銷併入楚雄專區,羅次縣隨之...
謝良臣,字柱材,楚雄鹿城人。青年時出外謀生,到阿陋井經營鹽巴生意。後回楚,在中大街開設土雜商店。1948年被選為楚雄縣救濟院院長,對所收積穀和募捐款勤加管理,使孤貧老殘得以勉強活命;死者施予棺木,收殮掩埋。目睹舊社會的黑暗腐敗,他積極支持子女參加革命。解放前夕,其三子謝樹勛參加中共地下黨組織,...
鹽興縣 1958年撤銷,併入廣通縣 區域介紹 鹽興縣,舊縣名。1913年由定遠縣屬黑鹽井、琅井和廣通轄元永井、阿陋井合併設定,治黑鹽井(今雲南省祿豐市西北黑井鎮)。1960年廣通縣裁撤,併入祿豐縣。